今天這條新聞,青年君是帶著悲傷的心情來寫的。
就在前兩日,大阪警方通報,在大阪港區的一所公寓內,發現了兩具已經去世數月的屍體,經過警方解剖發現,這兩具屍體一具(42歲)是因為低營養症引發的心力衰竭,另一具(60多歲)是因飢餓引發的低營養症。
這兩具屍體的胃裡都是空的,家裡也沒有發現任何食物。
經警方判斷,這兩名死者是被活活餓死的。
60多歲的死者死時體重只有30公斤,小朋友的體重也不過如此吧!
警方的進一步調查顯示這兩名死者為母女關係,女兒是42歲的松本暢子,職業不詳,她與60多歲的母親同住在這所公寓中,平時二人很少和外界交流。
兩人屍體被發現的契機是門口的郵件已經堆積如山,公寓通知警方進行搜查,警方進入屋內時,發現一人倒在一層的地板上,另一人倒在二層的地板上,已去世數月之久。
21世紀,在便利店和超市嚴格遵守過期食品按時處分的今天,真的很難想像還會有人在家中餓死。
據住在附近的女性說,這兩個人就算是遇到了生活上的困難,感覺也是不太會說出來的類型。據悉,這兩個人十幾年前就住在這所公寓裡,有人說最後一次看到他們是在今年夏天,兩人買完食物回家,看起來很高興的樣子。
附近一位60多歲的男性說:「幾個月前,還聽到她們在屋內看電視的聲音。」
居民在家中餓死的新聞,在大阪今年已有一起,今年2月,大阪八尾的一間公寓內,57歲的古賀香代子和24歲的兒子森田幹雄被發現一齊死亡。死亡原因同是餓死。
家中水電全停,食物只有吃剩的一點人造黃油。
據調查,這家的經濟來源只有57歲母親的低保,後因母親聯繫不上,zf到家裡看過也沒有找到人,就以失蹤為理由取消了這位母親的低保。
目前不清楚為什麼24歲的兒子要靠老母親的低保度日,每人家庭環境不同,在沒有搞清事情真相前,青年君這裡先不批判兒子的啃老行為了(但啃老是絕對不對的!)。
生活有困難的公民在家中被活活餓死的新聞除了讓我們這些外國人感到不可思議以外,也震驚了很多日本網民。網民評論在同情這對母女的遭遇同時,不乏對現行日本社會保障制度的批判。
(在這個飽食的時代,安全網竟然接觸不到那些真正有困難的人,這就是現實……)
日本網友提及的安全網,原本是指消防員防止高樓墜人架設的保護網,後被引申為社會低保福利制度。有一位網友在評論中說他曾看過年邁的母子申請生命保險被拒被餓死的新聞,本應該是保護低收入者的安全網,在這種情況下,卻不能發揮它應有的效果。這無疑讓人十分痛心。
(不能讓不應該得到生活保障的非勞動所得者和非法領取者獲得生活保障,而真正需要生活保障的人被拒之門外。)
(不管再怎麼沒錢,至少要保證他們有的吃吧,(平時)扔了很多吧,我想總會有辦法的。)
(真的很討厭電視臺的大胃王節目,馬上就會換臺。)
沒錯,國內前段時間為了倡導環保節約,也打擊了吃播類節目。
(中國有首古詩: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我覺得放在這裡正合適。)
還有一些比較激進的評論牽扯到日本zf和外國人問題,青年君就不在這裡放了。
在我們的印象裡,日本是一個發達國家,餓死人的新聞就像是天方夜譚,但也不要忘記,日本社會學家也寫了兩本書,一本叫《格差社會》,一本叫《下流社會》,在城市霓虹燈的的背後,必然也會滋生陽光觸及不到的角落。
伴隨著近年來日本愈演愈烈的老齡化社會和孤獨死話題,未來,在公寓內發現屍體的新聞可能會越來越多,媒體和和個人的呼籲是一方面,但最終還是要回歸到制度保障。最近,青年君已經看到NHK做過兩個「孤獨死」專題的節目了,深深感覺這是一個悲涼又繞不開的未來難題。
「就在那裡,去世了喲」
「和死者有關係的人,一個都沒有」
救助孤獨死的支援員紅了眼眶對鏡頭說道
文中所提及的貧困者餓死的悲慘現象,據青年君所知,在民間有Food Bank等公益組織致力於為低收入者提供食物,但與真實情況相比,也許還是杯水車薪。而日本是全球食物浪費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援引2019年數據,日本可以食用卻被丟棄的「食物浪費」每年達到643萬噸。
作為一個平凡的普通人,青年君真誠希望,無論在哪個國家,都不要再出現餓死這樣悲慘的死法,對去世的死者,青年君想真誠地說一句,ご冥福をお祈りいたします。希望天堂中沒有飢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