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心安處即故鄉

2021-01-21 騰訊網

《奇葩說》裡,有一場辯題是《婚禮現場,發現自己不愛新娘,要不要逃婚》,當楊冪問反方辯手熊浩:「如果是你,你要逃去哪裡呢?」熊浩想了想,說了這樣一句話說,「此心安即是歸處,反正離開那個婚禮現場,哪裡都好。」

所以,重點是,此心安處是歸處。

千百年來,「心安即是歸處」這句話,安撫了太多太多受傷的心,堅定了太多太多大大小小的人物,著名的,寂寂無名的。激勵著人們,朝著內心的安寧靠近。

一、江州司馬的心安

白居易的詩《初出城留別》是這樣寫的。

朝從紫禁歸,暮出青門去。

勿言城東陌,便是江南路。

揚鞭簇車馬,揮手辭親故。

我生本無鄉,心安是歸處。

白居易因上書得罪權貴,被貶江州,得了「江州司馬」的名號,「揚鞭簇車馬,揮手辭親故」,為解除親友擔心,他離別時的心態還是積極正向,很不錯的。

「心安是歸處」也一語道出了一個人身處逆境所該保有的精氣神。白居易身處中唐,人生的起伏跌宕,令他以冷峻的姿態看待時事,成了一代現實主義大家。

晚年買了豪宅,偏居一隅,自得其樂,也算是全身而退,自得其所,把個心安,也落實到了身安之上。

二、寓娘的心安

多年以後,另一個大文豪蘇軾,寫出了另一首聞名天下的詩篇——《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

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乞與點酥娘。盡道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

萬裡歸來顏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此詩裡的「王定國」是蘇軾的好友,「侍人寓娘」是王定國的侍女歌妓柔奴。

王定國因「烏臺詩案」的牽連,被貶嶺南那蠻荒之地,歸來依然風流翩翩,與蘇軾會宴,外帶了柔奴來助酒。蘇軾看到佳人,不禁為之一振,這個女人太美了,「清歌傳皓齒,雪飛炎海變清涼」。友人及佳人給蘇軾的世界,帶來了無限的愉悅和快樂。那一刻,他對好友王定國,應該是羨慕嫉妒都有吧。

柔奴,這個女人沒有因為隨王定國去了嶺南那樣荒涼僻遠又陰溼的地方而灰頭土臉,一臉菜色,反而在顏值霸屏中,更加了一些內在的氣質美,愈發地楚楚動人了。

既是恭維,又是發自內心的讚嘆,蘇軾問柔奴青春常駐的秘訣,柔奴回他,「此心安處是吾鄉」。

心安定下來了,也就不再為外在環境的惡劣而在意了。心安即精神,心安即力量。有了內在的力量,一個人,也就容易做到開心常在,超強適應,該怎麼生活,便怎麼生活,遇山開路,遇水搭橋了。

正是這種樂觀與隨遇而安的適應性,令艱苦歲月強加在一個女人頭上的困苦不再成為障礙,進而變成一種經歷而有所斬獲。展現在容顏上,也就有了堅定和剛毅的神情,一如既往的從容和篤定氣質。

嗯,就是這樣。

柔奴一個小小的婢女,尚能有這樣的心境。這給了蘇軾極大的鼓舞與另眼相看。

當然了,這種美,是需要有一些眼光的人才能看到的。這個世界上,最能夠欣賞美的,還得是文人雅士。

懂欣賞的男人,才能夠在如花的女人堆裡,找出那個有著獨特氣質的人,欣賞到女人身上除了顏值以外的內在氣質美。

彼時的蘇軾與柔奴,交輝呼應,完成了一次重大的歷史交匯。

懂欣賞,並且能夠思考的人,也才能夠把自己與欣賞相結合,從而創造出自己與眾不同的人生境況來。

蘇軾也因此而變得不同。

三、蘇軾的心安

「此心安處是吾鄉」這句話,也一直是蘇軾的人生底色。在柔奴這裡,蘇軾再一次得到了確定,他的人生,格外豁達與從容。

蘇軾自述「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對他來說,顛沛流離格外「眷顧」他,被貶成了家常便飯,可是,這有什麼了不起的?他可以從從容容,只當遠山遠水地去旅行。無論到了哪一處,都有哪一處的風景,哪一處,都有哪一處的樂趣和欣賞,體驗和所得。

不知道是世界感染了蘇軾,還是蘇軾感染了世界,或許,人生與世界,本來就是多次交集,相互感染的。

雖多次被貶,他卻也得到了上至太后,大臣等權貴,下至獄卒,普通人的保護。

蘇軾也一次又一次地,拿自己最在行的詩文,才情,和治世之才回饋這個世界。

人生終結時,蘇軾說,他這一生,「沒有遇到一個壞人」。他該是多愛這個世界,才會說出這樣的話。

這是一個歷經波折,過盡沸騰人生的大家的豁達胸襟和情懷。

他不願意讓那些帶來不堪的人走進他的世界。

人世間有什麼,能夠敵得過一個內心安定的人呢?再多的困苦,再多的難,在他面前,大概都雲淡風輕,不值一提。

才華與心性相浸潤,才會產生曠世的影響。這就是蘇軾。

再往後,另一大家橫空出世。

四、王陽明的心安

王陽明人生的最後一句話是「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王陽明的一生,更是了不得。從儒生到良將名臣,再到聖人,歷史和後人給了他至高無上的評價,他本人,則是用一身的功績與淡薄的姿態,無愧於這評價。

無論身份如何轉變,王陽明的心性,始終光明坦蕩。對他來說,世事都易,心性不易。只有心所想簡單,人才能夠做到真正的通透與明了。

王陽明為將的戰場上,沒有一場敗績。因為洞察人性,也因為,他心有所安,無所畏懼。

在政治生涯中,功名也好,利 也罷,他都看得很淡。中國文人的最大理想,都是想做聖人,哪怕是做不到,許多人終其一生,也在朝著這個目標奮進。

王陽明最終,從一個政治人物,走向了聖人之巔。

聖人的最高境界,就是把整個世界的安然,未來,背負到自己身上,以天下為已任,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後世有言,百無一用是書生,真的嗎?或許,他們只是不懂書生。

王陽明,即使到了千年以後的現代,仍然為人們所稱道。最終的出發點與落腳點,歸結到一處,就是心安。

五、你的心安在哪裡?

此心安處是吾鄉,這句話,幾經時空轉換,歷史來到今天,也依然煥發著無盡的生命力,依然有著閃光的著力點兒,也依然承載著力量與魅力。

在這個浮躁世界上,面對物質的極度豐富,一日暴富的神奇故事,日新月異的人生轉場,想要做到風動雲動心不動地心安,太難了。

別人的香車美女大豪宅,別人的名牌傍身,別人的豪華奢侈高大上,別人的滿世界遊輪,豪華遊,別人吃喝玩樂,詩和遠方。別人有的,你沒有。你沒有,像個鑽進腦子裡的怪物,很快將一個折磨,將一個人摧毀,將一個人吞噬。

這種時候,人人只想努力追趕。心安太難了。

但不是所有的所求,都能夠如願。無盡的浮躁跳出來,人也就為難自己了。

但我們必須在某一時刻,把心安放在人生的內心深處。唯有心安,才能夠活出自我。

心安,絕不僅僅是對物質的一無所求。它只是在追求的過程中,伴著靈魂,一起行走和飛行,是不斷的自我超越和進階,是內心始終有著定力的前進。

對每個人來說,人生就是個體體驗。世間百態,你只要找到一個自洽的情感與人生底色,自然就能夠過得自洽與快樂,超脫與安寧。

吾心安處是吾鄉的故事,是些延綿不斷的好故事。

相關焦點

  • 吾心安處是故鄉!
    如果不是此次肺炎疫情,他們又何曾見過故鄉的春?疫情耽誤了他們外出務工的步伐,加重了他們生活的壓力,但卻給了他們一個難得的機會與故鄉的春親密接觸,曾幾何時,夢裡不知身是客,卻把他鄉作故鄉?故鄉捨不得他們,他們也是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 留在寧波過大年,吾心安處即故鄉
    每個留在寧波的人都不能置身事外,唯有齊心協力、共同應對—— 在企業,留工優工、增產促投舉措一個接著一個,讓你們安心工作; 在社區,貼心服務、暖心行動陸續推出,讓你們快樂過年; 在學校,許多外地大學生退掉回家的機票,抱著書本,走進教室、食堂、宿舍三點一線…… 吾心安處即故鄉
  • 吾心安處即故鄉
    疫情防控,成為當前頭等大事,每個留在寧波的人都不能置身事外,唯有齊心協力、共同應對——在企業,留工優工、增產促投舉措一個接著一個,讓你們安心工作;在社區,貼心服務、暖心行動陸續推出,讓你們快樂過年;在學校,許多外地大學生退掉回家的機票,抱著書本,走進教室、食堂、宿舍三點一線……吾心安處即故鄉!
  • 就地過年:吾心安處是故鄉
    而對於出門在外工作或學習的遊子們來說,「過年回家」更是緊緊牽動著他們的心。  中國人「家」的情懷是極其強烈的,故土總是難離。過年回家,對於中國人來說,更是一種難以割捨的情節,在數九隆冬,億萬中國人跨越大半個中國,只為了年三十吃一頓團圓飯,這是中國人在繁雜的生活中得以堅持的信念。人們背井離鄉,走進別的城市,而每年年末能回到老家過年,應該就是一年中最快樂的事之一了。
  • 【人才感悟】吾心安處是故鄉
    而一個人與一座城的融合,貴在「為人之道、重在心安」,只有將自己的心安定下來,才能真正感受一座城市的脈搏,才能與之心意相通,才能將之視為內心深處的故鄉。很多人與我一樣,或因理想抱負、或因為人民服務的追求,作為異鄉人初次來到永州工作。
  • 經世傳承,吾心安處是故鄉——記教育人陳經紹
    這就是教育人陳經紹,在他的信念裡,做事業,吾心安處即是故鄉。自1963年7月從山東師院數學系(現山東師範大學)畢業,被分配到東平一中任教數學起,到2001年6月從泰安師專(現泰山學院)退休,陳經紹在教壇整整耕耘了39年,39年的人生芳華,終於成就了陳經紹如今的桃李滿天下。
  • 吾心安處是吾家 健康平安是好年——所有崆峒人請注意:以愛為家...
    吾心安處是吾家 健康平安是好年——所有崆峒人請注意:以愛為家,我們就地過年!新春佳節,不管在哪裡過年只要心在一起,哪兒都是家只要情意在,哪兒都有年的味道無論是留守在家的父母孩子還是漂泊在外打拼的遊子
  • 留在寧波過大年 吾心安處即故鄉
    每個留在寧波的人都不能置身事外,唯有齊心協力、共同應對—— 在企業,留工優工、增產促投舉措一個接著一個,讓你們安心工作; 在社區,貼心服務、暖心行動陸續推出,讓你們快樂過年; 在學校,許多外地大學生退掉回家的機票,抱著書本,走進教室、食堂、宿舍三點一線…… 吾心安處即故鄉
  • 此心安處是吾鄉,吾心安處是何方
    有段時間這句話特別的火爆,故鄉容不下靈魂,異鄉人容不下肉身。開始也就一笑了之,後來不斷的來回奔波突然就有一種想大聲呼喊的衝動,怎麼可以說的這麼巴適呢,一下子就給說到了掏心窩子處。還有這句那時候讀起來特別的彆扭,什麼此心安處是吾鄉,吾心安處是何方。
  • 吾心安處是吾鄉
    關於民俗習俗還有很多有趣的傳說,寫這篇文章勾起了我許多兒時的回憶,現在年輕人大多都出門打拼,家鄉都在記憶深處,回憶裡,吾心安處是吾鄉,有傳承家鄉才有靈魂!
  • 孟渭泰散文:從渭南到鹹陽,吾心安處是故鄉
    此心安處是吾鄉本文來源於公眾號大美西部觀察。吾心安處是故鄉孟渭泰我出生在渭南市臨渭區,童年是在合陽縣黑池鎮幸福村和爺爺、奶奶一起度過的。1972年回到父母身邊,在渭南市臨渭區度過學生時代。作家方英文先生曾說:「一個作家的最大幸運,是其擁有鄉村的童年生活。」
  • 此處我心安,此心安處是吾鄉
    只是,天色將晚,已是日暮時分,面對浩渺煙波,崔顥不禁傷感地發問:故鄉邈遠,今夜我的歸處在哪裡呢?詩人為何要這般發問,因為浮世匆匆,那羈旅中不停的腳步,實際上象徵著詩人內心的不安定,象徵著詩人靈魂的無處放置。身歸何處,進而心歸何處,這不是崔顥一個人的問題,而是一個永恆的哲學命題。
  • 不二情書:秭歸秭歸,此心安處是吾鄉
    不二情書:秭歸秭歸,此心安處是吾鄉 2020-05-08 02: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吾心安處是吾鄉
    柔奴的歌聲,清脆悅耳,幾乎可以讓一顆焦躁的心瞬間平息。在蘇軾眼裡,柔奴的歌聲甚至可以讓炎海之水變得清涼。關於炎海,岑參有過這樣的描述,「側聽陰山胡兒語,西頭熱海水如煮。海上眾鳥不敢飛,水中鯉魚長且肥。岸上青草長不歇,空中白雪遙旋滅。蒸沙爍石燃虜雲,沸浪炎波煎漢月。」
  • 吾心安處•是家鄉,2021安丘春晚邀您一起回家過年!
    吾心安處•是家鄉,2021安丘春晚邀您一起回家過年!春晚是每年必吃的一頓「大餐」2021年安丘市春節聯歡晚會將是你必看的一場視聽盛宴讓我們一起期待原標題:《吾心安處•是家鄉,2021安丘春晚邀您一起回家過年!》
  • 《大學》分享提綱(簡釋)之五——吾心安處是故鄉
    靜而安 安:原 意:女子坐於房中; 引申意:心安; 靜是相(展現),安是心 身安為富 心安為貴,真能做到,既富且貴夫復何求? 吾心安處是故鄉——蘇軾 平安平安,心平方能安啊!安不容易:禪宗二祖慧可(神光)少林寺見達摩就求一個「心安」; 心不安則「慌」 例:心慌之人辦不好事且易出事; 心神不寧是出大事的前兆; 心安的前提:「正」,正道而行,合道而行 老百姓講:對的起良心。
  • 此處我心安,此心安處是吾鄉
    只是,天色將晚,已是日暮時分,面對浩渺煙波,崔顥不禁傷感地發問:故鄉邈遠,今夜我的歸處在哪裡呢?詩人為何要這般發問,因為浮世匆匆,那羈旅中不停的腳步,實際上象徵著詩人內心的不安定,象徵著詩人靈魂的無處放置。身歸何處,進而心歸何處,這不是崔顥一個人的問題,而是一個永恆的哲學命題。
  • 「今日作家」古道蒼狼 ‖ 心安處是吾鄉(散文)
    心安處是吾鄉文/古道蒼狼談起家鄉總想等我風燭殘年時,就回到自己的家鄉壽終正寢為父母做墊腳石。故鄉的一草一木,一瓦一磚都魂牽夢繞我的靈魂。故鄉的親朋,無時不在勾起無盡思念。故鄉的河流,一直流淌在我的心裡。永遠眷戀的故鄉,在我心中最淳樸最善良最溫暖最能體現中華五千年美德的就是那些最質樸的鄉親們那爽朗的笑容,那落地有聲的笑容不慘一丁諂媚,沒有一絲的陰霾。掐指算來漂泊外在40餘年,可心依舊深深的眷戀家鄉的一堵老牆和土的掉渣的鄉鄰。
  • 靜:吾心安處是吾家
    心無雜念,便會靜如止水,澄明、通透。生活,也自是從容、清涼。亦學草木,落於紅塵,悠然恬靜,不爭、不憂、不擾。懂得,靜以修身,隨遇而安。正所謂:心美好,人間均是景;心安靜,草木皆是禪。心靜,紛擾盡散。入目之處,皆是美好。願,我的安靜,似歲月一縷馨香。生活也會因你,而芬芳,而豐盈。
  • 顧國標:難忘海安這十年 此心安處是吾鄉
    顧國標:難忘海安這十年 此心安處是吾鄉 2021-01-12 19: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