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調整5條地鐵線路規劃;新機場線終點調整為麗澤商務區;冬奧支線等4條線路2022年開通
日前,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在官網上發布了《北京市軌道交通第二期建設規劃調整》的環境影響評價公示,涉及28號線(CBD線)、新機場線、22號線(平谷線)、冬奧支線、13號線擴能提升工程等五個建設項目。本次調整後,將新建車站56座,改造車站15座,有61.1公裡將調整,既有線路改造39.7公裡。未來,平谷線將設20站,連接城市副中心並預留三河支線;新機場線終點站將調整為麗澤商務區站;CBD線的終點站由原規劃的九龍山站調整為廣渠東路站。
記者注意到,「北京市軌道交通第二期規劃」共建設12條線,除平谷線、CBD線外,其餘項目已開工。本次調整涉及5條線,分別為平谷線、CBD線、13號線擴能提升、冬奧支線及新機場線。其中,平谷線、CBD線和新機場線為原建設規劃中的項目,13號線擴能提升和冬奧支線為本次調整增加的項目。調整方案首次明確了除新機場線外其餘4條線路的開通運營時間,均為2022年。調整後的布局新增近20座換乘車站,將有力緩解既有線網運營的壓力。此外,新機場線調整了草橋以北線路,避免穿越主城區,大大縮短了在城市區段的線路長度;平谷線大幅增加地下線佔比;CBD線繞避了北京電視臺,避免對精密設備的振動影響;13號線擴能提升工程有效緩解了局部敏感區段噪聲影響。
11號線西段(冬奧支線)
支撐首鋼北區交通出行
調整方案:環評公示顯示,冬奧支線線路長度約3.6千米,設站4座,分別為金頂街站、金安橋站、北辛安路站、首鋼站。計劃2019年開工,2022年開通運營。在遠期規劃上,首鋼站還將與規劃中的R1線(18號線)實現換乘。
調整原因:冬奧支線為本次調整新增項目,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滑雪大跳臺比賽場館落戶首鋼北區,距金安橋站、古城站步行距離分別為2.5千米、3.5千米。冬奧支線作為一條南北向骨幹線路,將支撐首鋼北區的建設及交通出行,保障2022年冬奧會及賽後大型活動的大客流疏散。
13號線擴能提升
緩解北部區域擁堵
調整方案:13A線由車公莊站至天通苑東站,線路全長30.28千米,其中新建16.76千米,全線設車站18座,新建車站13座,改造5座。新增停車場1處,面積23公頃。13B線由東直門至馬連窪,線路全長32千米,其中新建5.8千米,全線設車站15座,新建車站6座。計劃2019年開工,2022年開通運營。
調整原因:13號線擴能提升工程屬於既有項目改造,主要是為了緩解北部軌道交通線路的供需矛盾。13號線目前存在的諸多問題已經不能單靠通過新建線路來解決,迫切需要通過制定合理的擴能改造方案來緩解北部區域的擁堵。
28號線(CBD線)
增強線網對CBD的服務
調整方案:28號線的終點由原規劃的九龍山站調整為廣渠東路站,線路由4.9公裡調整為8.77公裡,車站由8座調整為9座。設車輛基地1座,選址由慶豐公園調整為廣渠東路,面積增加18公頃。計劃2019年開工,2022年開通運營。
調整原因:環評公示指出,本次調整是為了增強線網對CBD的服務,完善線網布局的均衡性,彌補中心城東部「井」字形軌道交通線網的不足,同時銜接北京東站鐵路樞紐,提升中心城與副中心聯絡的通達性。28號線有必要向外延伸,解決東西向的交通問題。
新機場線
將與三條地鐵線路銜接
調整方案:新機場線的終點由牡丹園調整至麗澤商務區,線路長度由原規劃的59.8公裡調整為47.5公裡,車站由原規劃的6座調整為5座,原規劃車輛段和停車場不變。其中,新機場線草橋以南段44公裡和原規劃方案一致,包含4座車站、磁各莊車輛段和新機場北停車場。本次調整的工程為草橋至麗澤商務區段,線路長度為3.5公裡,全部為地下線,設麗澤商務區站1座。
調整原因:早在2017年下半年,有關單位就開始著手研究新機場線引入麗澤商務區方案。麗澤商務區目前在建有14號線、16號線兩條線路並規劃11號線,新機場線與這三條線路銜接,可大大擴展一次換乘的服務範圍,帶動優質要素在南部地區集聚。
22號線(平谷線)
實現主副中心之間快速聯繫
調整方案:平谷線將連接通州副中心,地下線路長度大幅增加。此外,平谷線將預留三河支線。調整後的平谷線起點由東風北橋站調整至東大橋站,終點由洵河灣站調整為平谷站。線路長度由71公裡調整為78.6公裡,車站由11座調整為20座。設一段一場,原規劃選址調整,規模增加61公頃。計劃於2022年建成通車。
調整原因:通過軌道交通建設推動「一核兩翼」區域協同發展,支撐「一核一主一副、兩軸多點一區」的城市空間布局;滿足中心城與城市副中心之間的通勤需求,實現主副中心之間的快速聯繫,增強副中心對於北三縣地區以及東北部外圍新城的輻射帶動作用;滿足燕郊區域大客流出行需求,緩解東西部交通走廊客流壓力。
新京報記者 裴劍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