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莫許杯深琥珀濃,未成沉醉意先融」「不須歸去。琥珀杯深能幾許。」古人常用琥珀比喻美酒,可見琥珀的顏色是多麼炫目迷人。
琥珀的傳說
中國古人對琥珀的認識頗為奇特,認為它是老虎變得,謂「虎死精魄入地化為石」,如宋代黃休復在《茅亭客話》中,就記載有老虎魂魄入地化作琥珀的傳說。
古希臘人認為琥珀是凝聚在海上的陽光,斑斑點點伴著浪花漂泊而來;也有傳說認為琥珀是由古希臘太陽神女兒赫麗提斯的眼淚幻化而成。而在北歐的民間傳說中,琥珀是海神的女兒為心愛的王子留下的眼淚。
琥珀的定義
琥珀是中生代石炭紀晚期至新生代第三紀松杉綱松杉目(松科、柏科、杉科、南洋杉科)和雙子葉植物綱薔薇目(豆科)等植物分泌的樹脂,經地質作用而形成的具美觀、耐久、稀少特性,可加工成飾品的有機寶石品種。
琥珀的形成
琥珀的形成可以分為三個階段:植物分泌樹脂-樹脂被掩埋、石化-石化樹脂經歷化學作用和地質作用形成琥珀。
1. 植物分泌出樹脂
植物在正常的代謝過程中,或受到外來的刺激(高溫導致的樹皮開裂),亦或是遭受外界的創傷時,都會分泌樹脂用以保護傷口、防禦傷害。
2. 樹脂被掩埋,經歷石化作用
遠古時期植物分泌的樹脂,會先在空氣中硬化發黃,隨後被埋入地下,經歷了自然凝固和掩埋固化。因此,石化是樹脂演化為琥珀的一個關鍵性的過程。石化過程不僅需要非常嚴苛的前提條件,更需要經歷千萬年或者上億年的時間。
需要注意的是,並不是所有植物分泌的樹脂都能夠被形成琥珀。現代寶石學中的琥珀主要是遠古時期松柏科、南洋杉科、豆科等植物分泌的樹脂,經沉積、石化後的產物。現代植物分泌的樹脂只能算是硬化。
3. 石化的樹脂被衝刷、搬運、沉積,經成巖作用形成了琥珀
成珀樹脂在離開樹體後,仍含有大量的揮發性組分和聚合程度較低的未石化樹脂。這些未石化的樹脂必須要經過一系列的化學反應和地質作用,才能石化為琥珀。
從石炭紀至今,成珀樹脂的演變結果大體分為三種基本類型:未石化樹脂、半石化樹脂、石化樹脂。未石化樹脂,即現代樹脂;半石化樹脂,石化不完全,即市場上常見的用來冒充琥珀的柯巴樹脂(<500萬年的時間);石化樹脂,寶石學意義上的琥珀。
琥珀中的白堊紀公園
琥珀是有生命的寶石,每一塊精美的珠寶級琥珀內部:昆蟲孤寂的身影、植物細細的根莖、遠古時代的泥土……都是時間與空間的巧合,更是美麗的驚喜。把玩琥珀,追隨其內部獨特的內含物,進入那個被封存的年代,見證歷史不滅的印記。
近年來收藏琥珀的人越來越多,而市場上琥珀的各類仿製品也是層出不窮,因此您購入琥珀時一定要謹慎。如果您想了解更多資訊,可以在評論區留言給我哦~「色如葡萄,光瑩可愛」——2月生辰石:紫水晶來自「大海」的問候——Aquamarine2020年的第一抹紅色——石榴石
部分圖片素材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