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集團軍某特戰旅:雪楓旅

2021-02-16 愛特種部隊

 看過《我是特種兵》、看過《戰狼》,特種兵的智慧與技能深入人心,愛國與忠誠,責任與大愛,將特種兵優於常人,高於常人的一面展現在世人面前。

  從銀川到吳忠再到青銅鎮,這是一個很小的鎮,只有一條很短的街,街道兩旁是各類商店餐館和賓館。

  很冷,雖然沒在下雪,雖然有點陽光,但空氣中充滿了煤味,風很大,住在這的人基本上臉都被風颳得有些粗糙,兩頰上是一道道細小的風颳的痕跡。

  過了崗哨,走進大門,不遠處是「雪楓旅」三個字的刻石,右邊是訓練場地。

  不同連隊不同宿舍樓,號稱「天狼突擊隊」的八連,是這一次待地時間最長的地方。

  作為軍人, 這是一份職責,也是一份職業。

  每天堅持強度訓練,在這惡劣的天氣裡,不是每個人都做得到的,他們也許已經習以為常,但對於我們這些常人而言,冷就是冷,苦就是苦。

  與外界隔離,雖然有電腦可以上網,雖然有智慧型手機可以與外界聯繫,但遠離喧囂,遠離繁華,少了些誘惑,多了份純真。

  特種兵鋼鐵般的意志就是在這樣的環境與氛圍下鑄成的。

  拋開他們身上神秘的光環,他們也同時是一個普通人。

  要考慮收入,考慮職業晉升,考慮結婚生子,考慮轉業後的出路。

  有人說當兵出來沒有一技之長,保安是他們大部分人擇業的必經過程。

  誠然,學校是個學習技能的地方,部隊同樣也是,有自己的課程,也有自己的專業。

  讀完書出來是廢材的人有很多,部隊也同樣會有這樣的情況。

  但是,特種兵,從這個名字,我們就知道他們不是一般的兵,他們是兵中之王,是佼佼者,是無論在多麼惡劣的形勢下都可以生存下來的人。

  所以,以學歷來判定一個人的能力是極為片面的。有些學歷很高的人,人品可以很差;有些學歷一般的人,卻懂得什麼是責任,什麼是忠誠。

  與特種兵的近距離接觸,你會覺得他們就是一群一直在不斷接受正能量與挑戰的戰士,面對社會,也遠離社會,有自己的小九九,但使命感會讓他們不同於一般人:無所畏懼,無比忠誠,無堅不摧,無往不勝。

新世紀以來,隨著國內外形勢的變化和軍隊職能使命的拓展,反恐成為解放軍的一項重要使命。2000年,「雪楓團」以特種作戰連8連為依託,成立了團隊歷史上的第一支反恐特戰分隊。如今,8連有一個響亮的名字——「天狼突擊隊」。天狼突擊隊作為中國西北地區首屈一指的反恐特戰分隊,隸屬西部戰區。

「天狼突擊隊」的名稱來自「西北狼」,在西北這個中國重要的戰略方向上,它承擔著獨一無二的重任。「雪楓團」政委王龍宏說,「無論使用的武器如何先進,無論擔負的任務如何變化,也無論面對的對手有多強大,忠誠、忍耐和血性永遠是中國反恐特戰隊的精神標記。」

特種大隊每年評選一次「天狼猛士」,八連官兵當選的人數最多。「鋼鐵虎教頭」趙世虎是全大隊的格鬥搏擊教練;人稱「蜘蛛俠」的陳少鵬是全大隊應用攀登課目紀錄保持者。戰士崔新成是連隊年齡最小、兵齡最短的戰士,加入反恐突擊隊僅僅半年,先後掌握了特種射擊、快速滑繩下等12種特戰本領,能熟練操作5種高新偵察裝備,榮立三等功。

天狼淬火 雪楓特戰旅五晝夜「魔鬼周」訓練

體能訓練

一位特戰隊員每天跑一個5公裡,一周跑兩次10公裡武裝越野。

每天睡覺前是「6個100」——100個仰臥起坐、100下推舉槓鈴、100個伏地挺身、100次握力掌、100個深蹲、100次壓腿。

「培養一名優秀的特種兵,需要多長時間?」

「至少三年。」面對《嘹望東方周刊》的提問,王慶新乾脆利索地做了回答。

練就一名合格的特戰隊員沒有捷徑可言,只能靠長時間地反覆鍛鍊。腰力、臂力、爆發力,一項項艱難累加,直到「煉」成鋼筋鐵骨。

單從體能訓練來說,一位特戰隊員的日常「食譜」是這樣的:每天跑一個5公裡,一周跑兩次10公裡武裝越野。每天睡覺前是「6個100」---100個仰臥起坐、100下推舉槓鈴、100個伏地挺身、100次握力掌、100個深蹲、100次壓腿。

這些訓練內容看似簡單,但長期不懈地堅持下來,練就了特戰隊員超乎一般軍人的能力。

九班班長宋振海為本刊記者演示了手槍快速射擊:從槍套中出槍、上膛、瞄準、射擊、擊中目標,全部完成不到2秒鐘。

這位24歲的戰士平靜地告訴本刊記者:「對於特戰隊員而言永遠沒有第二槍。要麼你首發命中,要麼就被對方擊中。」

宋振海的雙手密布老繭,右手大拇指和食指因長時間接觸槍體而受傷最多,手指第一節已有些變形。

除了體能和射擊,特戰隊員還要學習各種特種作戰戰術和技能,包括樓房突入、街道反恐、自由搏擊、多能攀登、快速繩降等等。

2010年7月3日下午,在「雪楓團」的攀登樓前,中方特戰隊員展示了快速攀登和應急下滑的拿手絕技---徒手從平地攀上4層樓高的垂直崎嶇巖面,用時不到20秒;從4層樓上通過繩降快速下滑到地面,則是不到一秒鐘的眨眼工夫。

獵人基地

委內瑞拉的「獵人學校」乃是當今世界最為著名的特種兵訓練基地。它始建於20世紀80年代初,初衷是提高委內瑞拉陸海空偵察分隊的訓練水平。

由於「獵人學校」訓練強度大、水準高,各國紛紛選派特種兵前往進行強化訓練。「獵人學校」以其艱苦、甚至殘酷的「魔鬼訓練」聞名遐邇,淘汰率高達50%至80%。其校訓是「這裡造就的最具戰鬥力、最兇猛、最有頭腦的戰士」。

「天狼突擊隊」與「獵人學校」有一段不解之緣。

2001年,特種大隊軍官黃和平奉命赴「獵人學校」訓練。

他在抓繩塔攀越課目時,曾因體力透支從12米高的塔頂摔了下來,昏迷4小時。但被醫護人員搶救清醒後,他回到訓練場,最終通過「魔鬼訓練」。

到這一期學員畢業時,參訓的68名各國學員僅剩下22人。學校榮譽牆上原有的11面參訓國國旗,這時也只剩下中國、美國和委內瑞拉三個國家的國旗。

在畢業典禮上,「獵人學校」的校長親自為黃和平佩戴「最具有獻身精神突擊隊員楷模」榮譽獎章,其頭像被永久鐫刻在委內瑞拉「獵人學校」榮譽牆上,為中國軍人贏得了榮譽。

黃和平回國後即擔任「天狼突擊隊」指揮官。他在訓練中引入「魔鬼訓練」的方法手段,先後培養出一批「超級小獵人」。「獵人基地」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建立的。

在「獵人基地」大門口的宣傳牌上寫著:「這裡鍛造的是魔鬼獵人,我們必須挑戰極限絕地求生;這裡只有無所畏懼的獵人與智勇雙全的獵手,沒有任人宰割的獵物。」

獨家探訪「獵人基地」的《嘹望東方周刊》看到,「獵人基地」中有連續31組高難度障礙:特戰隊員在沙土、泥濘、碎石中匍匐穿越百米低樁鐵絲網;在離地面8米的高空手抓兩條鋼索走過長30米的鋼索;憑藉爆發力攀上45度傾斜的隔絕牆;穿著溼滑的軍靴,在爆炸中快速通過蛇形獨木橋;跳進2米深的泥潭,保持浮力並連續託舉彈藥箱50次。

「『魔鬼訓練』的目的就是在心理、意志和身體承受力達到極限的情況下磨練特種兵的戰鬥意志,把頑石變成鋼鐵。」這麼多年來很少有戰士能夠在兩年義務兵服役期就通過全部課目。但是通過「魔鬼訓練』的特戰隊員都可以孤膽深入敵後,在關鍵時刻發揮反恐尖刀的作用。

其實在解放軍中,有許多部隊都可以劃入「特種部隊」的範圍,包括空軍和海軍中的快速反應部隊。不過,隨著現代戰爭顯示了不同以往的種種特點,更加小型、精銳,負有非傳統戰爭或者非對稱戰爭使命的特戰隊更符合「特種部隊」的定義。

一名特戰隊員的「行頭」至少是這樣的:一身特種迷彩服,一套作戰背心,一副繩降裝具,一頂頭盔,一雙作戰靴,一副護膝。如果需要跳傘機降還要背負一套主副傘包,當然還少不了臉上塗的油彩和醒目的特種兵臂章。不算攜帶的武器,這樣一套裝具下來,至少也在20公斤左右。如果要野外生存,還要攜帶一個重達30公斤以上的野戰背囊。

精選內容:

1. 7米之內,一個訓練有素的槍手VS一個訓練有素的刀客

2.部隊死亡400米障礙,跑過的請傳下去!你最快多少秒?

3. 哪裡的風最重要?風如何的影響遠距離射擊,狙擊手如何進行修風

4. 手槍速射的三種方法:本能射擊法、反應射擊法和突擊射擊法

5.軍人為什麼老說髒話?

溫馨提示:

商務合作微信:zyd-198119    需要特戰資料和諮詢問題添加微信號:tzzj09  投稿微信:DD18250763860或QQ郵箱:2840886498@qq.com

歡迎來稿,選題、內容、題材不限,文章、漫畫、視頻均可。

關注國際時事熱點,致力愛國主義國防教育。

相關焦點

  • 「雪楓特戰旅」網絡直播點擊量1.41億
    日前,由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網絡輿論局組織的「戰鼓陣陣」網絡直播活動,第一站走進王傑生前所在部隊,第二站走進火箭軍「東風第一旅」,第三站來到第76集團軍「雪楓特戰旅」。中國軍隊以前所未有的開放姿態,通過各大網絡直播平臺,將最真實、最火熱、最生動的軍營生活呈現出來,網民的熱情引爆了網絡,觀看人次不斷刷新。
  • 「戰鼓陣陣」系列網絡直播第三站:走進「雪楓特戰旅」
    他們被稱為「雪楓傳人」   他們中的精英被譽為「天狼勇士」   他們就是西部戰區陸軍第76集團軍   「雪楓特戰旅」
  • 李善清丨雪楓特戰旅的「修理神匠」
    李善清丨雪楓特戰旅的「修理神匠」來源:中國軍網八一電視作者:陳萌 裴澤成 吳春江責任編輯:焦國慶2018-11-30 19:27> 雪楓特戰旅有一位被戰士們稱為「修理神匠」的四級軍士長。
  • 第83集團軍某特戰旅:鍛造全域破襲的特戰尖刀
    特戰精英 / 正文
  • 第74集團軍某特戰旅
    7月中旬,在地表溫度近40℃的訓練場上,第74集團軍某特戰旅作戰二連中士石慶軍捧過涼茶一飲而盡。而就在幾天前,石慶軍還因為在訓練間隙到自動售貨機買飲料被機關通報,在連隊做了檢討。「喝飲料不好我也知道,但是天氣炎熱、訓練強度大,駐地又停水長達數周,如果人員補水不夠,不僅影響訓練狀態還容易中暑……」石慶軍將自己的苦惱曬到旅強軍網「首長面對面」欄目。
  • 舌尖上的雪楓特戰旅「魔鬼周」
    提起特種兵的飲食,大家一定會不自覺地想起去年那段雪楓特戰旅魔鬼周訓練的視頻。那麼今天,強軍號記者就帶你去感受一下美食製作過程吧!
  • 雪楓特戰旅魔鬼周:無人區,艱難求生
    陸軍第76集團軍「雪楓特戰旅」的戰士們奮勇向前,接受一系列超常考驗。鋒不捲刃,須得加鋼淬火。兵鋒無敵,更要千錘百鍊。挺過「魔鬼周」的戰士,都是好樣的!艱難困苦,玉汝於成■楊 磊今天這一組士兵,來自於陸軍第76集團軍所屬的「雪楓特戰旅」。該旅是一支戰功卓絕、享譽軍內外的特種部隊。走訪該旅,上到領導幹部、下到普通一兵,他們的身上都有著一股異於常人的「勇」。
  • 第71集團軍特戰旅年終考核,單兵裝備搶眼
    11月25日的央視7套「國防軍事早報」節目聚焦了71集團軍某特戰旅的年終考核,在節目中,該特戰旅換裝了星空迷彩和下一代單兵作戰裝備。特戰旅的裝備星空迷彩,下一代單兵作戰裝備,夜視儀和裝有QMK171瞄準鏡的95-1式自動步槍 本文圖源:軍事報導眼下,各部隊正在組織年度軍事訓練考核,作為訓練質量的檢測儀,操場到戰場的轉換器,年度軍事考核唯一的標準就是對接實戰。這幾天,第71集團軍某特戰旅就展開了一場戰味兒十足的年終大考。
  • 15個特戰旅精銳大比拼,新特種部隊就一定差勁?咱用實力來說話
    這種優勢給了新特戰單位很大的壓力,比如在軍事紀實節目中,第81集團軍特戰旅參賽隊員在賽前備戰階段就明確提到過。 就拿81集團軍特戰旅參賽隊來說,該旅就取得了士官組總評第二、體能尖子第二名、特戰小隊總評第六的成績。 而在其他新特戰單位中,也不乏好成績的記錄。
  • 疫情之下,雪楓特戰旅練兵潮湧
    ▲槓鈴輔助訓練 當下,強軍號記者在第76集團軍某旅營區看到不一樣的訓練場景——原本專業的健身器械設施都搬到了戶外該旅領導介紹,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他們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部隊訓練,要求部隊暫時不搞大規模訓練,減少室內訓練,增加室外、器械類訓練內容,確保戰鬥力建設不斷線。
  • 第82集團軍某特戰旅女子特戰連體能訓練微觀察
    原標題:沙場怒放「霸王花」——第82集團軍某特戰旅女子特戰連體能訓練微觀察    長城腳下、媯水岸邊,秋老虎的燥熱尚未褪去,只見一隊清一色齊耳短髮、膚色黝黑、身手矯捷的女兵全副武裝飛奔而過,速度與男兵無異。這就是正在訓練的第82集團軍某特戰旅女子特戰連,陸軍首支女子特戰連。
  • 西部戰區陸軍雪楓特戰旅的「年終獎」,發!汽!車!
    1月24日,在西部戰區陸軍雪楓特戰旅立功表彰頒獎典禮現場,兩名獲評最高獎勵的官兵笑的合不攏嘴。在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中,他們分別領走了自己的「年終獎」——一輛汽車。特別大獎。2018年,這個旅圓滿完成上級賦予的幾十項重大任務,11人榮立二等功,4人受到戰區陸軍以上表彰。
  • 直擊雪楓特戰旅
    人民網銀川8月1日電 為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雪楓旅特別組織開展「軍營開放日」活動,通過網絡發布邀請函,邀請部分軍人家屬、退役老兵及來自中央和自治區等30餘家網絡媒體記者共同走進軍營了解軍旅生活。 雪楓旅是一支有著光榮歷史的英雄部隊,由一代抗日名將彭雪楓、原軍委副主席張震、原中顧委常委肖望東等老一輩革命家於1938年6月在河南確山縣竹溝鎮創建。
  • 解放軍某特戰旅堅守戰位守衛國家安全
    海上能操舟潛行空中能傘降機降「三棲精兵」之稱是未來戰場決定勝負關鍵的「殺手鐧」連日來,第71集團軍某特戰旅從嚴從難從實戰出發年初至今,這個旅相繼組建了獵人狙擊手、槽道舟、潛水、傘降等集訓隊,他們堅持以晝夜聯考、逢訓必考的訓練機制逐人逐項「篩篩子」「擠水分」,實戰化水平不斷攀升。
  • 雪楓特戰旅魔鬼周,女兵單人帶著手電跑到墳山上去抄墓碑
    還記得那場《戰鼓陣陣·走進雪楓特戰旅》網絡直播嗎?短短兩天、三場直播,累計有1.12億人次觀看,彈幕、評論近5300萬條,點讚3800萬人次,雪楓特戰旅、天狼突擊隊一下子成為超級網紅,「赤膽忠誠、崇文尚武、機智勇猛 、生死相依」的「雪楓精神」一下子席捲各大媒體……直播裡的特種兵英勇、威武,你可曾想到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光環下是他們身上那一道道傷疤,是他們不斷地挑戰生理極限,是他們不斷地超越自我。
  • 新型頭盔、先進瞄準鏡:特戰旅考核單兵裝備搶眼
    11月25日的央視7套「國防軍事早報」節目聚焦了71集團軍某特戰旅的年終考核,在節目中,該特戰旅換裝了星空迷彩和下一代單兵作戰裝備。特戰旅的裝備星空迷彩,下一代單兵作戰裝備,夜視儀和裝有QMK171瞄準鏡的95-1式自動步槍 本文圖源:軍事報導眼下,各部隊正在組織年度軍事訓練考核,作為訓練質量的檢測儀,操場到戰場的轉換器,年度軍事考核唯一的標準就是對接實戰。這幾天,第71集團軍某特戰旅就展開了一場戰味兒十足的年終大考。本次考核的科目,是山地追擊清繳。
  • 解放軍特戰旅乘大飛機成建制高原跳傘
    解放軍特戰旅乘大飛機成建制高原跳傘6) "← →"翻頁   據央視報導,近日,蘭州軍區第21集團軍某特戰旅組織了一場成建制高原跳傘訓練
  • 陸軍某特戰旅首次高原大飛機跳傘
    前不久,陸軍第77集團軍某特戰旅赴青藏高原腹地與空軍某部聯合展開固定翼運輸機傘降實跳訓練,針對多傘型、多高度展開徒手跳傘、二級開傘和吊掛跳傘等險難課目訓練,錘鍊特戰隊員在高原環境下遠程傘降滲透作戰的能力。
  • 我第1集團軍某摩步旅向空騎旅轉型 可飛越海峽天塹
    6月27日出版的《解放軍報》頭版頭條《「陸地猛虎」轉型變身空騎新銳》,首次公開報導東部戰區第一集團軍某摩託化步兵旅「向空騎快反新型作戰力量轉型」的事跡。第1集團軍是我軍擔負統一祖國作戰任務的重點部隊,這是一支由兩棲機步師、裝甲旅、機步旅、摩步旅、炮兵旅、火箭炮旅和防空旅、陸航旅組成的強大作戰部隊。軍報的報導表明,該摩步旅很可能已經在向空中騎兵旅轉型。
  • 解放軍特戰旅小組鑽防禦縫隙定位敵指揮所助斬首
    解放軍特戰旅小組鑽防禦縫隙定位敵指揮所助斬首 2016-01-27 09:34:33參與互動    第四十二集團軍某特戰旅貫徹落實軍改精神打造新型作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