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記團風縣回龍山鎮扶貧工作隊員包珊和她的夥伴們轉戰抗「疫」故事
黃岡新視窗網(通訊員 馮珍)「社區領導不一般,有老有小又加班。吃喝拉撒找包珊,接了一單又一單。大家看了不過意,萬不得已才下單。」這是團風縣回龍山鎮居委會抗疫物資代購微信群裡,一位吳姓村民發的一首「打油詩」。
原來,市委、縣委近期作出新冠肺炎防疫管控升級決策以後,回龍山鎮居委會在特殊時期也加強了人員出行管控。但是,這個介於城市與農村之間的鄉鎮社區居民居家防控的特殊困難凸顯出來,特別是生活必需品和日用品的購置成了大問題。
「我有私家車,又會電腦,社區居民物資集中購買的事我來負責!」說這話的是縣新港辦派駐回龍山鎮居委會的扶貧工作隊員、共產黨員包珊,她顧不上家裡還有老人孩子需要人照顧,按照縣裡要求就地轉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突擊隊員,大年初二就趕到社區報到,一天也沒有間斷過。2月14日起,包珊邀請社區婦聯主任孫冬梅、網格員王燕,迅速組建了一個「媽媽代購團」,整合聯防聯控微信群裡收集的群眾需求信息,主動擔起了抗疫期間居家群眾生活物資「代購員」重任。「代購媽媽」起早貪黑地收集信息、整理匯總、核算收付款、裝車分送,每天忙得團團轉,有時候連專心吃飯的時間也沒有。
上級規定組織群眾生活的基本物資代購,但根本滿足不了居家居民多樣化的物資需求。除了基本的米麵油、藥品、日用品,還有很多的個性化需求,每天購買量猛增。最高峰期的2月26日這一天,代購物品114種2600多件(個),因為分送的物品太多又雜,破損毀壞的只好自己買單。儘管如此,有些品種因為疫情影響不能及時配貨有人有想法,價格有差異抱怨沒有盡到責任,即使提供商家小票還有人說代購員在發「國難財」, 「代購媽媽」們還要承受一些不被理解的怨言。
包珊不計較這些怨言,她甚至忘了自己因為免疫力差,有時一場感冒就會高燒好多天;她有對疫情肆虐的恐懼,卻沒有忘記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包珊以一個共產黨員的責任和擔當,同她的夥伴們在防疫一線組建「媽媽購物團」,為社區居民搭起一座抗疫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