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發帖稱,浙江警察學院教師王某蔚、濟寧市任城區應急管理局公務員孫某東長期通過QQ群、貼吧等渠道發布、交流和販賣虐殺小動物的信息。
網友把搜集到的信息資料遞交到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下文簡稱「中國綠髮會」、「綠會」)反虐待動物立法促進組,促進組的工作人員在經過核實後,以執行機構的名義給王某蔚工作單位的上級主管部門浙江省公安廳等多部門發函,向孫某東所在轄區公安機關及濟寧市紀委反映,建議徹查。反虐待動物立法促進組負責人告訴紅星新聞,孫某東將自己的個人信息被洩露後遭到網友「人肉」一事,向警方報案。
綠髮會給相關部門發的公函
12月14日,浙江警察學院宣傳處工作人員告訴紅星新聞,目前王某蔚已暫停工作,接受調查,調查工作仍在進行當中。
15日下午,濟寧市12345市長熱線回復紅星新聞稱,已接到多次來電反映孫某東虐殺動物的情況,目前已將此事派發到具體管轄部門,進行調查。濟寧警方人士稱,相關轄區公安已接到關於舉報孫某東虐殺小動物的報警。
網友舉報公職人員虐殺動物並散播虐殺信息
網友提供的信息顯示,王某蔚的虐殺動物行為疑似始於2018年,後來他建立了多個虐待動物信息交流的QQ群,其虐殺動物頻率愈發加劇,僅2020年上半年就虐殺貓狗300隻左右。同時,王某蔚還曾在朋友圈發布過在小區裡餵流浪狗,熱愛流浪貓狗的內容。而孫某東除了分享虐殺信息之外,還會將虐殺內容製成視頻售賣。
另外,根據網友搜集的信息顯示,王某蔚一直致力於研究兒童和女人相關的領域並完成多篇相關領域論文。在浙江警察學院官方網站的科研經費使用信息公開表(十四)中,紅星新聞記者看到,王某蔚是科研項目《網絡婚戀交友中的詐騙防控研究》的負責人,項目所在部門為偵查系,其職稱顯示為「助教」。
學術類網站「萬方分析」顯示,數據來源為浙江警察學院王某蔚作者的研究興趣涉及輿論宣傳、犯罪、幼兒安全教育、視頻監控等方面。曾發表過《淺談視頻偵查在公安偵查辦案中的作用》、《公安民警是幼兒安全教育不可缺少的角色》等文章。
而根據網友發布的孫某東虐殺動物的信息顯示,其在濟寧市任城區應急管理局任職。紅星新聞記者檢索發現,該單位發布的新聞稿件中,有一通訊員與網友發布的孫某東名字一致。
公益組織以機構名義向有關部門反映情況
中國綠髮會反虐待動物立法促進組以執行機構名義發給浙江省公安廳等多部門的關於王某蔚虐殺動物的函件中寫道:此人(指王某蔚)虐殺動物手段殘忍,虐殺動物數量多,傳播力非常大。
王某蔚QQ名為「興漢龍騰」。「興漢龍騰」建立了許多不同的QQ群,在裡面傳播、教導、討論如何虐殺動物……2020年上半年,「興漢龍騰」虐殺了300隻貓狗,僅六月就虐殺了20隻貓5隻狗。「興漢龍騰」還混入杭州動保圈,時刻關注愛心市民發布的領養求助信息。一則領養求助信息顯示,在杭州某小區地下車庫有六七隻幼貓等待領養,「興漢龍騰」看到消息後立刻去把所有幼貓殘忍虐殺。
中國綠髮會反虐待動物立法促進組負責人羅夏告訴紅星新聞,其機構的微信、微博後臺於11月21日接到濟寧孫某東虐殺動物的投訴材料,12月7日收到了杭州王某蔚的投訴材料。
「興漢龍騰」被指為浙江警察學院老師
「由於我們一直在做反虐殺動物,推動立法,所以我們的後臺經常有熱心網友發來投訴材料,其中證據充分的,我們都會跟進。」羅夏說,向他們機構發來投訴材料的舉報者中,有的是臥底過虐殺小動物QQ群的志願者,有的是在網上看到相關信息的熱心網友。
羅夏稱,在與投訴的熱心網友及志願者取得聯繫並進一步核實信息後,12月初,中國綠髮會反虐待動物立法促進組以執行機構的名義分别致函浙江省公安廳、浙江省監察委員會等,建議徹查浙江警察學院教師王某蔚虐殺動物、傳播血腥信息事件。「但截至目前,我們尚未收到回復。」
同時,羅夏稱機構工作人員也向濟寧市紀監委及當地公安和轄區公安機關就孫某東虐殺動物並傳播、販賣血腥視頻進行了電話舉報。「同時我們獲悉,孫某東就自己的個人信息被洩露一事,向警方報案。」
相關部門介入調查
針對此事,12月6日,浙江警察學院在其官方微博上發布通報稱:「網傳我校教師王某蔚虐待動物事件,學校高度重視,已經開展調查,目前正在進行中。」
12月14日,浙江警察學院宣傳處工作人員告訴紅星新聞,王某蔚本身就不在教學崗位,已暫停手頭工作,目前對於其涉事的接受工作還在調查當中,將在調查結束後給出答覆。
15日,濟寧市12345市長熱線回復紅星新聞稱,已接到多次來電反映孫某東虐殺動物的情況,目前已將此事派發到具體管轄部門,進行調查。濟寧警方人士稱,相關轄區公安已接到關於舉報孫某東虐殺小動物的報警。
濟寧市紀檢監察機關舉報熱線工作人員稱,關於孫某東虐殺行為的舉報以及處理進程,需向領導反映並了解情況後回復,截至發稿未獲回復。
@浙江警察學院官微回應
公益組織:希望促進動物虐殺行為納入法律範疇
羅夏告訴紅星新聞,多年來反虐待動物立法促進組一直在關注反虐殺動物領域,「但大多數時候我們的舉報很難收到執法部門的正面反饋,主要理由都是證據不足或關於此領域的法律依據尚不清晰。」她稱,中國綠髮會反虐待動物立法促進組曾向司法部致函,建議在《治安管理處罰法》中明確虐待動物行為的違法性,目前尚未收到回復。
根據2020年9月11日農業農村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2654號建議的答覆》,暨「關於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反對虐待動物法》或將虐待動物及相關行為納入《治安管理處罰法》適用範圍的建議的答覆」顯示:目前,多數虐殺動物的行為可以通過現有法律規定進行調整,公安等多部門都在對相關違法犯罪行為進行嚴厲打擊。在社會生活中虐待動物只是極少數現象,更多公民與動物是和諧相處的,針對這種很少的違背道德行為專門制定一部法律,缺少必要性,而且基本可以通過完善現有法律法規來解決。
對此,羅夏認為,「根據我們的不完全統計,僅今年4月至11月,光是網絡曝光的動物虐殺事件就有177起,因此我們並不認為動物虐殺是『極少數』事件。」羅夏說,「動物虐殺是挑戰人類道德底線和違背社會公序良俗的行為,並且通過網絡傳播虐殺的影像也會造成民眾的不適。」
紅星新聞記者 沈杏怡 實習生 龔阿媛 陳怡帆
編輯 李文滔 受訪者供圖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