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遊夷陵「三遊洞」

2020-10-24 銅陵社科

長江三峽的西陵峽口

這是今年疫情防控常態化後,我第一次陪同老伴出門遠遊,而「三峽5日遊」行程的第一個景點,是離湖北宜昌很近的一個叫「三遊洞」的風景區。

宜昌古稱之為夷陵。對宜昌「三遊洞」我並不熟悉,也是第一次遊覽,是在前往遊覽「三遊洞」大巴車上,通過當地導遊的介紹,才得知「三遊洞」的地名來歷還有兩個典故:一個典故說的是相傳唐元和十四年(819),白居易、白行簡、元稹三人,會於夷陵(今湖北宜昌)同遊洞中,各賦詩一首,並由白居易作《三遊洞序》寫在洞壁上,「三遊洞」由此而得名,人們稱之為「前三遊」;另一個典故說的是到了宋代,著名文學家蘇洵、蘇軾(東坡)、蘇轍父子三人,也一同前來夷陵遊過此洞,各題詩一首於洞壁之上,人們稱之為「後三遊」。

「三遊洞」位於湖北宜昌市西北7公裡,是長江西陵山北峰峭壁上的一座巨大山洞。不到半個小時,大巴車來到景區停車場,我們在當地導遊的引領下,走進了「三遊洞」。「三遊洞」背靠長江三峽的西陵峽口,面臨下牢溪,洞奇景異、山水秀麗,曾被古代文人喻為「幻境」,是湖北省著名的名勝古蹟,國家AAAA級風景區,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宜昌「三遊洞」風景區

「三遊洞」風景區內主要景點有三遊洞、至喜亭、楚塞樓、古軍壘遺址、張飛擂鼓臺、陸遊泉等。眺望「三遊洞」,好似鑲嵌在西陵峽口一條支流的絕壁之上,有一條長長棧道可通。我們是通過景區大門走進「三遊洞」,首先躍入我眼帘的「三遊洞」上方的石壁上,刻有清代陸維的隸書「鬲凡」二字,右邊崖壁上刻滿歷代文客的詩文。此洞寬約20米,高10餘米,深約30米,洞中橫排有3根鐘乳石柱,洞內陳列有歷代碑刻。

「三遊洞」的一條長長棧道通往西陵峽口

山壁之上刻有一偶聯,聯曰:「一洞凌虛佛自在,萬方多難我重來」。行至洞內,有三石像立於廳內,分別為白行簡,白居易,元稹。站立在洞前,導遊介紹說,洞頂之懸石,如擊之有聲,名為「天鍾」;而地面之凸石,如跺之有聲,稱為「地鼓」。我繞洞一圈看到,歷代途經夷陵(宜昌)的文人墨客,如白居易、元稹、白行簡、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黃庭堅、陸遊等大都到此一遊,並以楷、隸、行、草各種字體和詩歌、散文、壁畫、題記等形式寫景抒懷,鐫刻於石壁之上。至今洞內外尚存有宋代歐陽修題記、明代重刻之《三遊洞序》等各種壁刻和碑文40餘件,給我們後人留下了寶貴的文化史料。尤其是唐代文學家白居易所寫的《三遊洞序》,以記敘、描寫、議論、抒情相結合的手法,將三人同遊西陵峽口北岸巖洞時的人、景、情,相互映襯、相互融合,渾然成篇。這篇序文的語言更是凝鍊精粹、晶瑩潤暢;且善用比喻,善於描摹,生動地寫出了人與景物的本質特徵。特別是在序文的第二段,三人進洞遊覽時,作者緊緊抓住此洞的「險」「驚」「幻」的景象,描繪得神奇與美妙,並以「驚動耳目」四字,抒寫出自己的獨特情感,讀後讓人感慨萬端。

遊客沿著古代名人的足跡走進「三遊洞」

我沿著古代名人的足跡,在「三遊洞」前,目睹清澈碧透的下牢溪,水石相擊,飛珠濺玉。又沿洞旁的小路登上山頂的至喜亭,西眺遠望,可見長江雄姿。站在此處,我好像看到,在那峰巒疊嶂之中,萬裡長江就像一把利斧,從長江上遊的瞿塘峽闢開一線通道,衝破巫峽群山,直瀉西陵峽口,激流咆哮著破門而出,流經「三遊洞」旁,則水勢轉平,江面豁然開闊,又呈現出險、夷交替之奇觀。這次初遊「三遊洞」,當我行至山腰間的懸崖下,見有一小潭,稱之陸遊泉。據宜昌地方志記載,宋代愛國詩人陸遊,路經夷陵遊覽「三遊洞」時,發現下牢溪上方有一潭清冽的泉水,並取水煎茶,品嘗後,頓感氣香味甘,讚賞之餘便留下「囊中日鑄傳天下,不是名泉不合嘗」的詩句來,這就是「陸遊泉」的來歷。

洞內三石像立於廳內,分別為白行簡,白居易,元稹

此行我還了解到「三遊洞」不僅是湖北宜昌著名的古蹟勝地,而且也是重要的革命遺址。據悉,在土地革命時期,「三遊洞」曾是中共鄂西特委和宜昌縣委的地下交通聯絡站,當時廟中「道士」有的是我黨地下交通員。解放後的1958年3月1日,周恩來總理為實現毛澤東主席「高峽出平湖,當驚世界殊」的宏偉藍圖,造福子孫後代,曾沿著陡滑的小道,親臨「三遊洞」察看巖石的層次時,作了極為重要的指示。而如今,偉人的預言「高峽出平湖」卻變成了現實。

遊玩是短暫的,回味是無窮的。坐在大巴車上,回首漸漸遠去的夷陵「三遊洞」,我思緒萬千:如此不起眼的小山洞,只是古代文化名人遊過此洞,並留下了一些詩文,便就成為名勝古蹟,成為歷史文化旅遊資源,為我們現代人創造豐厚的、取之不盡的財富。

這正是:善哉、壯哉、美哉!

「三遊洞」上方的石壁上,刻有清代陸維的隸書「鬲凡」二字

「三遊洞」古軍壘遺址上的張飛擂鼓臺雕像

作者:詹敬鵬

相關焦點

  • 魂牽夢縈三遊洞—劉慧三峽遊記之一
    三遊洞唐時有白居易兄弟偕元稹到此一遊,各賦詩一首寫於石壁上,並由白居易作《三遊洞序》寫在洞壁上,三遊洞由此得名,稱為前三遊。山頂上是一演出大廳,演出內容是與古代夷陵有關的名人故事,如王昭君,屈原,蘇軾父子三人等,高科技的聲電光布景給觀看者留下深刻印象
  • 文旅融合 傳遞書香——「蒲公英漂流書屋」走進三遊洞景區
    11月7日,「蒲公英漂流書屋」走進三遊洞活動在三遊洞景區舉行。此次活動由宜昌市婦聯主辦,宜昌市圖書館、宜昌三峽旅遊度假區開發有限公司、宜昌市三遊洞管理處和夷陵區婦聯承辦。宜昌交旅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殷俊宣布「蒲公英漂流書屋」走進三遊洞暨三遊洞讀書林項目正式啟動。
  • 詩詞中的宜昌 | 遊三遊洞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詩詞中的宜昌 | 遊三遊洞 2020-04-01 18: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風光無限好,尋找最美的「夷陵與江陵」
    古稱夷陵,位於長江上中遊節點處。建制歷史在2000年以上。「宜昌」之名始於東晉,市的建制始於解放初,後歷宜昌專員公署、宜昌地區等行政建制,於1992年形成轄縣的市體制的宜昌市。,然後在夷陵廣場乘坐10-1路公汽(公汽站在均瑤大廈對面,均瑤是地標建築,一眼就看到了),可以直接坐到三峽人家下車。
  • 惠遊宜昌 | 壯麗三峽 水墨夷陵
    在「惠遊湖北 愛上宜昌」的旅遊惠政之下,三峽夷陵款款走來,邀你前往,體驗山水之美、民俗文化,享受最舒適的夏季旅行假期。 「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夷陵歷史文化名片—三遊洞唐代詩人白居易、白行簡、元稹三人曾一同遊覽此洞,後又有宋代詩人蘇洵、蘇軾、蘇轍父子三人也一同遊覽此洞,並都留下豐富的詩文碑刻,後來被世人稱為「前三遊」和「後三遊」,三遊洞也就由此而得名
  • 三峽畫廊 精彩夷陵(圖)
    青島·夷陵旅遊產品推介會「金色三峽,銀色大壩,綠色宜昌」,4月12號,在青島市旅遊局、青島市國內經濟合作辦公室、宜昌市夷陵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12年青島·夷陵旅遊產品推介會在青島市山孚大酒店順利舉行
  • 央媒助力夷陵旅遊業復甦!三峽人家免門票,還有這些景區岔起玩!
    央媒助力夷陵旅遊業復甦!三峽人家免門票,還有這些景區岔起玩!良好的宣傳效應疊加「免門票」惠民政策,助推夷陵旅遊業復甦!三峽人家風景區提前預約人數連續兩天突破6000人次,其它個景區景點人氣也逐漸回暖,為推動夷陵疫後重振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著力量。據悉,湖北A級景區向全國遊客免門票開放政策將一直持續到今年12月31日,包括「十一」黃金周在內。不僅三峽人家免門票,夷陵區這些A級景區門票都免了!
  • 船遊西陵峽碧水藍天多美好 三遊洞懸崖餐廳嚇得讓人腿發軟
    【西陵峽三遊洞】西陵峽西起秭歸縣西的香溪口,東至南津關,歷史上以其航道曲折、怪石林立、灘多水急、行舟驚險而聞名。現在水勢已趨於平緩,然綺麗景觀如舊。下午來到【三遊洞】AAAA景區,三遊洞摩崖,簡稱三遊洞,位於湖北省宜昌市西北7公裡的長江邊的山崖上,位於西陵峽峽口處。
  • 藍天白雲與三遊洞風景區,清新亮麗
    湖北宜昌:藍天白雲與三遊洞風景區,清新亮麗2020年10月7日,湖北宜昌,雨後初晴,藍天白雲與三遊洞風景區,清新亮麗。三遊洞風景區位於長江西陵峽峽口,距宜昌城區約10公裡。三遊洞風景區內主要景點有三遊洞、至喜亭、楚塞樓、古軍壘遺址、張飛擂鼓臺等。
  • 三遊洞景區大悲洞壁刻佛像,精美
    湖北宜昌:三遊洞景區大悲洞壁刻佛像,精美2020年10月7日,湖北宜昌,三遊洞景區大悲洞壁刻佛像,精美。湖北宜昌,三遊洞景區大悲洞壁刻佛像湖北宜昌,三遊洞景區大悲洞壁刻佛像湖北宜昌,三遊洞景區大悲洞壁刻佛像
  • 夷陵,你憑什麼這麼好看?
    夷陵,現今下轄於宜昌市。是宜昌市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市轄行政區。楚成王三十八年(前634年),楚滅夔,乃歸於楚並為其西疆邊防要地。」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故名」夷陵」。是楚文化的發祥地! 除了傳統農業,新興的工業產業鏈之外,夷陵的旅遊資源還十分富集。壯美三峽,水墨夷陵。「夷陵風景異,攬勝各不同饒是千百態,集美在一身。」這樣的天賦資源。夷陵!
  • 三遊洞聯 在莒堂聯話
    三遊洞聯 有人於群中,偶然拈來二聯。餘不揣固陋,妄加指摘。最喜其中一聯語言清淺直白,遂尋常字句,甚是可喜。此聯為題宜昌「三遊洞」聯,聯曰:「把臂曾來幾,念唐也三人,宋也三人,及今可與誰遊衍;論心欲問何,囊酒之一袋,詩之一袋,入洞且看雲往還。」讀來稍覺不足者,在四分句之七言,略顯臃腫。
  • 千裡行之宜昌三遊洞
    三遊洞在宜昌的景點中,並不是特別有名的,臨下船的前夜,去選照片,駐船的攝影師,向我們極力推薦此景點。衝著他是宜昌人這一點,我們就相信了。唐時,白居易攜弟弟白行簡,與元稹在宜昌相遇,時當淮西亂平(可能是「李朔雪夜入蔡州」後吧?)
  • 湖北宜昌旅遊風景區三遊洞歡迎您
    湖北宜昌三遊洞旅遊風景區歡迎您提起湖北宜昌,不免有人想到三峽大壩、三峽人家、三峽大瀑布三遊洞在夷陵區,這裡依山傍水,引來無數遊人來此觀看、遊覽。
  • 【泛亞出品】醉臥西陵、夜眠神遊,三遊洞引爆宜昌夜遊經濟
    ******分享下遊客留言,三遊洞夜遊太精彩,我們走起……@@@踏雪無痕19:10 抵達西陵峽風景區三遊洞。趁夜幕低垂,月懸高空,體驗三遊洞夜遊的魅力。三遊洞景區飛簷翹角的古建築,在精心設計的光帶映照下,顯示特別的美感和韻味。
  • 宜昌三遊洞,千年前文人墨客熱衷遊歷的地方,絕壁石刻是其一絕
    宜昌市歷史悠久、旅遊資源豐富,除了大家所熟知的三峽人家、三峽大壩外,「三遊洞」也非常值得一去。關於三遊洞名字的由來有兩個說法,其一為唐代詩人白居易、元稹、白行簡三人一同遊歷過這裡,被稱之為「前三遊」;其二為宋代時期的蘇洵、蘇軾、蘇轍父子三人一同來此遊歷,被稱之為「後三遊」。
  • 9月12日,相約三遊洞,精彩演出免費看
    截止9月6日,三遊洞預約93777人,核銷83074人,西陵峽預約75766人,核銷63701人。三遊洞和西陵峽兩個4A景區累計預約169543人,累計核銷146775人。力求讓廣大遊客獲得豐富的觀演和觀景現場沉浸式藝術體驗「與愛同行 惠遊湖北」宜昌市歌舞劇團、宜昌市京劇團聯合進景區演出 時間:2020年9月12日上午10點半地點:三遊洞景區古軍壘廣場
  • 走遍中國|宜昌:川鄂咽喉,古稱夷陵,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
    宜昌遠古屬西陵部落,據《宜昌府志》記載:夏、商、周三代,夷陵為古荊州地,春秋戰國時為楚國的西塞要地,建有城邑。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置郡縣,改夷陵置巫縣。「漢承秦制」,西漢時夷陵屬荊州南郡,東漢建安十三年(208年)改夷陵為臨江郡。建安十五年(210年)又改臨江郡為宜都郡,領宜都(今宜昌)、秭歸、枝江、夷道(今宜都)等四縣。
  • 精彩惠民演出進景區,三遊洞裡看大戲
    2020年9月12日上午,在湖北宜昌市三遊洞景區古軍壘廣場,宜昌市舞劇團、宜昌市京劇團聯合進景區惠民演出 ,歌 舞《相約長江邊》、京劇《貴妃醉酒》選段、舞 蹈《擺手女兒家》、歌 曲《三遊洞》、京劇《徐九經升官記》選段——當官難、舞 蹈《千秋簡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