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第一頁是從互相猜忌、搞陰謀和耍手腕開始的。——米·左琴科(蘇)
文章分類|歷史奇聞
文章字數|1076字,閱讀約3分鐘
愛爾蘭詩人葉芝有一首名為《當你老了》的詩歌,在詩中他深情地寫道:「多少人愛過你曇花一現的身影,愛過你的美貌,以虛偽或真情。唯獨一人曾愛你那朝聖者的心,愛你哀戚的臉上歲月的留痕。」這是詩人寫給自己愛戀之人的詩篇,葉芝一生都在愛著茅德·岡,從青春年少到白髮蒼蒼,無論容顏如何變幻,他的感情從未改變。
葉芝用詩歌告訴人們,真正的愛情與年齡無關,與外表無關,有的只是一顆純潔的心。在中國,也有這樣一段跨越年齡界限的愛情,妻子李良友比丈夫譚婉萍大23歲,但他們還是跨越重重障礙走到一起,愛情的堅定令人敬佩。
2015年11月,23歲的譚萬平在萬州自行車賽上遇到了46歲的李良友,兩人相談甚歡,相約一起衝向終點。但在騎行過程中,李良友不慎摔倒,導致鎖骨骨折,譚婉萍放棄了比賽,抱著李良友去了醫院。
李良友很喜歡這個有擔當、成熟的小夥子,但鑑於兩人年齡相差較大,她只把譚婉平當成自己的哥哥。可誰知譚婉萍卻對李良友上了心,不僅在醫院期間悉心照顧,出院後還經常約李良友出去吃飯散心。
僅僅一個月後,譚萬平就和李良友走到了一起,2016年1月5日,兩人迅速登記結婚,而此時距離他們相識也不過兩個月。
可想而知,他們的感情得不到親朋好友的認可。李良友的家人還好,雖然對此感到很意外,但也可以理解。譚婉萍家人的態度要激烈得多,一方面是因為兩人年齡太大,另一方面是擔心孩子的問題。
李良友曾經結過婚,兒子跟譚婉萍差不多大,所以她說孩子的問題不是很重要。而譚萬平則顯得有些壓力,擔心父母會想抱孫子,所以暫時還沒有明確考慮要不要。但對於這段感情,兩人的態度都堅定不移,表示絕不會輕易離開對方。
對於外界的諸多猜測,譚萬平也顯得很平靜,他表示兩人之間更像是"靈魂與精神的伴侶"。因為愛好相似,譚萬平和李良友在一起時有很多共同話題,而且譚萬平的想法比同齡人更成熟,所以也能很好地契合李良友的想法,兩人之間並沒有太大的代溝。
婚後,李良友的心態很好,朋友們都說她看起來年輕了不少。而譚萬平則更關心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表示要學會"盡己所能,養家餬口"。可以說,兩個人是共同進步,相互成就,所以到了今天,他們依然恩愛、和諧、幸福。
漸漸地,兩家人慢慢接受了這種關係的存在,甚至一度找到李良友單位希望他們能和譚父一刀兩斷,開始慢慢認同他們的婚姻。譚婉萍自己也說,嫁給李良友一刻也沒有後悔過。其實,愛情是一件沒有理由的事,只要兩個人是真心相愛的,現在為了對方變得更好,老了年輕了,有什麼太大的關係?。
這裡是《紅娟筆跡》,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咱們後會有期。
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真理因為像黃金一樣重,總是沉於河底而很難被人發現,相反地,那些牛糞一樣輕的謬誤倒漂浮在上面到處泛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