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鄉鎮衛生院女院長 28年用醫者仁心追求患者滿意

2020-12-21 中國新聞網

山西長治潞城區史回衛生院院長胡秀清將畢生精力奉獻給基層醫療事業。 牛瑜斌 攝

(新春見聞)山西鄉鎮衛生院女院長 28年用醫者仁心追求患者滿意

中新網太原1月31日電 題:山西鄉鎮衛生院女院長 28年用醫者仁心追求患者滿意

作者 劉小紅

山西長治潞城區史回衛生院院長胡秀清,憑藉著自己的努力和韌勁,將一個醫療條件極為簡陋的衛生院建設成一個群眾滿意的鄉鎮衛生院,更奔赴沒錢去醫院生產的產婦家中挽救了一個母親和三個孩子的生命……為了自己熱愛的醫療衛生事業,胡秀清28年間任勞任怨,為患者排憂解難。

胡秀清攙扶前來看病的老人。 牛瑜斌 攝

爭分奪秒,為產婦救回三個孩子

在一個下雪的日子裡,勞累了一天的胡秀清準備下班之際,家住合室鄉合室村的男子急匆匆跑來醫院稱妻子在家分娩大出血,胡秀清立即帶領醫護人員趕到產婦家中。

一進門,胡秀清看到冰冷的室內滿地是水,床上血糊糊的一大片,蜷縮著一個不知道有無呼吸的嬰兒,還有一個嬰兒露著青紫的下肢卡在產婦骨盆出口。見狀,胡秀清一邊帶手套一邊指揮醫護人員扎液體、消毒、鋪產包,在爭分奪秒中進行搶救。終於,卡著的胎兒和最後一個胎兒都成功娩出。

對於產婦家的情況,胡秀清前期進行過了解,產婦懷著三胞胎還合併有貧血、妊高症,屬於高危孕婦,她曾多次勸產婦的家人到上級醫院住院,但因產婦家庭特別困難一直沒去,最後決定在家分娩。

對於這母子四人,胡秀清將三個只有兩千克的低體重新生兒和產婦一起,轉到衛生院進行後續處置,並出錢為產婦購買嬰兒用的包單、衣服、棉被等物品。

當時,衛生院條件也十分困難,孩子不足月、衛生院沒有保溫箱,胡秀清將自己用的電褥子、電暖器拿來用上,和衛生院的醫護人員每日輪流護理和餵養,終使母子四人轉危為安。

胡秀清是一名婦產科醫生,在接受記者採訪中這樣描述自己的職業:「不分白天黑夜,只要有產婦住院就及時趕往衛生院,待其安全分娩後,要把產婦送回家,看著一個個新生命的誕生,自己心裡特別滿足。」儘管家距離醫院十多公裡,但無論寒冬酷暑,胡秀清總是每天第一個來到衛生院的人。由於自己的工作性質,胡秀清家裡大事小情一般都指望不上她,她總說自己虧欠家庭太多。

胡秀清正在為患者看病。 牛瑜斌 攝

身先士卒,為患者提供便捷服務

史回鄉小常村村民賈懷恩因坐骨神經痛,基本失去勞動能力,儘管輾轉多家醫院,也不曾見效。然而,在胡秀清所在的鄉鎮衛生院,賈懷恩用了多種理療手段後,病痛大大緩解,現在完全能夠自理。症狀消除後,賈懷恩將列印好的感謝信貼在一塊木板上面,敲鑼打鼓地送到衛生院。

這只是胡秀清工作中的滄海一粟。鄉鎮衛生院地方偏僻,工資待遇不高,很多醫生對這裡望而卻步。面對人才不足的問題,胡秀清積極依靠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優勢,同「長治市中研所附院」「長治市中醫院」建立醫療聯合體,專家定期指導和坐診,衛生院分期輸送骨幹到上級醫院輪訓。

為了改善醫療條件服務患者,胡秀清經過多方聯繫,積極申報建設項目,在2015年底爭取到「史回衛生院新建業務樓和周轉宿舍」的建設項目,2016年動工建設,於2018年11月底全面竣工並投入試運行,現開放病位30張,設置養老床位40張。自開診以來,門診量達到1000餘人次,住院62人次,已使王裡堡周邊居民真正受益,成為史回鄉衛生工作的新亮點。

在胡秀清的倡導下,衛生院創新「醫養一體」服務模式,主要針對服務區域失能和半失能的五保戶老人,讓他們在晚年患病時,也能享受到專業的護理,為潞城區鄉鎮衛生院發展醫養一體開闢了先河。

「全省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創建活動」是史回鄉衛生院發展的又一次契機,胡秀清將衛生院東院區改造修繕後建立起「中醫藥服務區」,開展了「中醫痔瘻科」中醫治未病和中醫適宜技術等特色診療,新建投入使用的衛生院西院區,以中西醫結合治療「老年慢性病」「疾病康復」作為發展的功能定位。

當前,史回衛生院開設了口腔科、高血壓、糖尿病科、中風科、中醫科和頸腰腿痛科,常備科室一個不缺;其中的康復科,從以前的簡陋設備更新成為擁有30餘件功能鍛鍊器材的新型理療室。史回衛生院也被山西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評審為「山西省中醫藥特色鄉鎮衛生院」。

胡秀清入戶為患者治療。 牛瑜斌 攝

積極探索,公共衛生服務管理創新

胡秀清對史回衛生院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管理模式上「金點子」不斷:在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上將雙向轉診建立在門診記錄中,有利於轉診回訪,能隨時掌握轉診病人情況;將家庭醫生籤約服務項目建立在《門診免費診療日誌》中,嚴格服務對象籤字制度,可杜絕瞞報、漏報現象,便於統計和監督;將建檔立卡的慢性病患者與公共衛生服務的重點人群結合進行隨訪服務,這樣既便於管理和統計,又能使患慢性病的貧困人口得到實實在在的規範服務管理。

早在2013年,史回衛生院就建立了一人一檔、重點人群分類標識的基本公共衛生檔案庫。鄉村兩級醫務人員分組包村負責各村的體檢和慢病隨訪管理工作。在每年12月將全年鄉村兩級的工作資料全部裝訂入檔,再將來年應管理的花名登記簿、表、目標任務全部下發到責任人。

在脫貧攻堅中,胡秀清時常與幫扶責任人一起入戶,為了方便貧困戶,她還自己攜帶複印機,為符合辦理慢性病報銷老人慢病申請資料進行資料複印,並開車拉上老人到潞城中醫院進行了慢病鑑定,每月幫助他們取藥。

胡秀清帶領史回衛生院一班人創新的「醫養一體」服務模式,得到了社會各界充分肯定和好評。史回衛生院多次獲得「模範單位」「先進集體」「支援地方經濟建設先進集體」「先進黨支部」等榮譽,胡秀清也獲得「勞動模範」「優秀共產黨員」等稱號。(完)

為了自己熱愛的醫療衛生事業,胡秀清28年間任勞任怨。 牛瑜斌 攝

相關焦點

  • 最美奮鬥者丨薛李喜:用醫者仁心譜寫英雄凱歌
    曾在臨床一線工作30餘年,醫術精湛、作風過硬的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鹽湖區分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薛李喜挺身而出,主動請纓,加入了馳援湖北的隊伍中,義無反顧奔赴疫情最為嚴重的一線,他不畏艱險、不辱使命,用實際行動踐行了醫者仁心、救死扶傷的職業風尚,榮獲山西省五一勞動獎章。
  • 菏澤市鄉鎮衛生院院長培訓班在市立醫院開班
    作者:洪常良 陳志剛   中國山東網菏澤頻道7月5日訊 (記者 洪常良 陳志剛) 7月5日,2016年菏澤市鄉鎮衛生院院長培訓班在菏澤市立醫院開班
  • 視頻|高唐縣中醫院院長房玉和:厚德精醫彰顯醫者仁心 傳承創新勇攀...
    從一名普通的醫生,到全縣知名的普外科、泌尿外科和兩腺外科專家,高唐縣中醫院院長房玉和從醫三十七年來,一直堅守臨床一線,秉承一顆醫者仁心,不斷傳承創新,追求卓越,解決了無數患者的病痛,在同事心中樹立了學習的榜樣。
  • 最美奮鬥者丨薛李喜:用醫者仁心譜寫英雄凱歌
    曾在臨床一線工作30餘年,醫術精湛、作風過硬的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鹽湖區分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薛李喜挺身而出,主動請纓,加入了馳援湖北的隊伍中,義無反顧奔赴疫情最為嚴重的一線,他不畏艱險、不辱使命,用實際行動踐行了醫者仁心、救死扶傷的職業風尚,榮獲山西省五一勞動獎章。
  • 隆林一鄉鎮衛生院院長榮獲「全國鄉鎮衛生院優秀院長」稱號
    2020年10月15日 17:53 來源:廣西新聞網 作者:陶亞硬 編輯:蔣堯 廣西新聞網
  • 永川區三教鎮衛生院院長楊盛坤:躬身杏林終不悔
    在重慶市永川區有這樣一位醫者,對患者和藹可親,對當地群眾平易近人,對工作特別狂熱,她就是三教鎮衛生院院長楊盛坤。她今年還榮獲「全國鄉鎮衛生院優秀院長」稱號。30年來,城市裡優越的環境,高薪的工作從未動搖過她一心紮根基層從醫的決心。
  • 永川區三教鎮衛生院院長楊盛坤:躬身杏林終不悔
    在重慶市永川區有這樣一位醫者,對患者和藹可親,對當地群眾平易近人,對工作特別狂熱,她就是三教鎮衛生院院長楊盛坤。她今年還榮獲「全國鄉鎮衛生院優秀院長」稱號。30年來,城市裡優越的環境,高薪的工作從未動搖過她一心紮根基層從醫的決心。
  • 用醫者仁心書寫人間大愛彰顯徐州情誼
    不負醫者使命,他們奮勇「逆行」這是一個特殊的春天,這是一個史無前例的長假。突如其來的疫情面前,廣大醫務工作者直面艱險,奮勇向前。到武漢去,到湖北去,到抗疫一線去!一聲令下,市衛健委組織各醫療機構,快速反應,立即行動。1月25日,大年初一,徐州市23名醫護人員隨江蘇援助湖北醫療隊出徵湖北。在這之後,徐州市又相繼派出5個批次醫療隊馳援湖北。
  • ...助力脫貧攻堅│遵義市播州區鴨溪鎮中心衛生院院長舒遠志
    作為一名醫生和遵義市播州區鴨溪鎮中心衛生院院長,要讓偏遠山區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優質的醫療服務。這是我最樸實的夢想,也是我作為院長的承諾。 上任伊始,為把鴨溪鎮中心衛生院打造成「群眾滿意、百姓放心」的醫院,我便積極倡導「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使出「四板斧」:在醫院管理上科學化,在硬體建設上標準化,在業務技術上規範化,在工作運行上信息化。為推動中醫藥服務進農村、進家庭,我院積極開展針灸、刮痧、燻蒸、火療、拔罐、穴位注射等中醫適宜技術30餘項。
  • 全面打造群眾滿意的鄉鎮衛生院
    本報記者 劉冀城 攝    23日,記者從市衛計局獲悉,我市以鄉鎮衛生院標準化建設為抓手,不斷加強基層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基礎設施建設。今年,我市再投入16.23億元,重點推進101個基層醫療衛生硬體建設項目。通過建設,目前全市87間鄉鎮衛生院舊貌換新顏,有效提升了鄉鎮衛生院的公共衛生服務能力。
  • 我州兩人獲評全國鄉鎮衛生院優秀院長
    本報訊(記者 唐 慶 通訊員 彭 科)近日,中國農村衛生協會發布《關於表彰全國鄉鎮衛生院優秀院長、全國先進農村(基層)衛生協會的決定》,我州吉首市矮寨鎮中心衛生院院長石玉滿和永順縣萬坪鎮中心衛生院院長黃本全被授予2020年「全國鄉鎮衛生院優秀院長」榮譽稱號。
  • 運城市首家PRP治療中心落戶夏縣鄉鎮衛生院
    2020年12月9日早,運城市首家「PRP臨床治療中心剪彩暨揭牌儀式」在夏縣醫療集團瑤峰鎮衛生院舉行。全國知名骨科專家、碩士生導師餘楠生教授,山東威高集團PRP研發領頭人呂汝舉副總受邀參加,夏縣人民政府副縣長鄭景山、市縣衛體系統領導、夏縣醫療集團院長劉軍、夏縣醫保局局長解興年出席,部分兄弟市縣醫院院長、夏縣鄉鎮衛生院院長以及瑤峰鎮各村衛生室法人代表共計150餘人參會。
  • 新安二院名醫茹文學:用仁愛之心,成為患者心中的「大醫」
    一位28年執著堅守基層醫院的普通醫生,卻用醫者的仁心,仁德,仁術受到了無數患者的喜愛與信賴。他把醫生視作無比熱愛的事業,把患者視作血脈相連的家人,解人之痛,暖人之心。時間回到 2020年4月2日凌晨,新安二院康復醫學科二病區,一位病重患者病情突然惡化,值班醫護人員迅速展開搶救,同時緊急向科主任茹文學匯報情況。
  • 妙手仁心濟世人
    (本報記者 楊寧 攝)  從一個鄉鎮衛生院,發展成為全省規模最大、設備最全、手術量最多的現代化眼科專科醫院,這是濟南明水眼科醫院院長鄭秀芸帶給我們的傳奇故事
  • 池州市東至縣昭潭鎮中心衛生院院長魯茂松先進事跡
    歷任東至縣官港鎮中心衛生院、大渡口鎮中心衛生院、堯渡鎮中心衛生院副院長,葛公鎮中心衛生院院長;現任昭潭鎮中心衛生院院長至今。紮根基層醫院工作二十八年,長期從事外科臨床一線及行政管理工作。經過近三十年的臨床實踐和社會鍛鍊,逐漸成長為人民群眾值得信賴的醫生。 1988年醫學院校畢業後,他就分配到偏遠山區基層衛生院工作。在工作和生活中,以德為先,修心養性,逐漸學會了做人的道理;步入臨床伊始,面對醫學理論知識和臨床實踐的巨大差距,勤學苦練基本功,刻苦鑽研理論課,開拓創新,頑強拼搏,技術水平和服務能力明顯增強,終於在眾多患者眼裡的聲譽不斷提高。
  • 「戰疫情」臺山都斛鎮衛生院:堅守醫者初心 踐行健康使命
    自新冠肺炎防控戰「疫」打響以來,臺山市都斛鎮衛生院黨支部全體黨員堅守醫者初心,踐行健康使命,構築起抗擊疫情的鋼鐵長城。廣東省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後,都斛鎮衛生院黨支部立即發出號召書,全體黨員幹部紛紛主動請纓,率先請戰。
  • 【川南女精英】內江「美女院長」18年見證千個娃誕生
    申恆春1975年出生於內江市市中區永安鎮,她的外公姓餘,畢業於華西醫科大學的前身華西大學。大學畢業後,申恆春的外公在內江市市中區朝陽鎮張家場開了一家小醫院。他負責診治病人,申恆春的外婆負責拿藥。  1949年後,申恆春外公的醫院收歸國有,並被改編為鄉鎮衛生院。夫妻兩人也成為醫院職工,一個在內科,一個在藥房。
  • 全國126名鄉鎮衛生院優秀院長受表彰 吳儀致賀信
    新華社北京10月29日電  經衛生部批准,中國農村衛生協會組織評選的全國鄉鎮衛生院優秀院長表彰大會10月29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共有126名鄉鎮衛生院優秀院長受到表彰。國務院副總理吳儀給大會發來賀信,全國政協副主席李蒙等出席表彰大會。
  • 湖南攸縣鄉村醫生龍仁元:醫者仁心 仁心醫者
    2001年,銀坑鄉衛生院因醫療設備簡陋及醫術長期停滯不前,瀕臨倒閉,管理不善,職工工資都難以兌現。消息傳來,龍仁元毅然將自己在深圳的診所交給徒弟,回到了家鄉。 看到醫院的窘況和老百姓就醫難的現狀後,龍仁元向衛生院和有關縣局領導自薦到衛生院工作。2005年2月,龍仁元被縣衛生局聘為銀坑衛生院主治醫師,成為衛生院的主要負責人之一。
  • 2019年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名單出爐,4位醫護人員當選
    全國助人為樂模範:福建省福清市城頭鎮吉釣村衛生所醫生王錦萍(女)山西省呂梁市中醫藥研究院名譽院長、山西仁愛醫院院長李廷俊中日友好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張曉豔助人為樂模範——王錦萍王錦萍,女,漢族,1963年9月生,中共黨員,福建省福清市城頭鎮吉釣村衛生所醫生33年來,王錦萍紮根海島村醫崗位,秉持「醫者仁心」職業操守,不分晝夜、不計報酬、救死扶傷、醫治病痛,成為村民們信任依賴的「海島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