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地方的雲,喝過很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風華正茂的城市__無錫。
第一次認識無錫這個城市,是在五歲。
幼小的我和出差的爸爸一同來到了這個美如畫的城市,只是那時的無錫,還沒有現在的五彩斑斕,它就像一幅水墨畫,濃淡相宜。
那時的街道有點陳舊,那時的老街房屋鱗次櫛比,那時的公交沒有現在多,那時的第一百貨還存在,那時的無錫話我還聽不懂。
小時候,那張坐在太湖邊和爸爸一起遙望遠方的照片保存至今。
那時的太湖既沒有船渡三仙島,也沒有現在漂亮的櫻花林,但黿頭渚卻依然是我記憶中最美好的片段。
煙波浩渺,湖水蕩漾,風輕輕地拂過,給人一種歲月靜好,飄然世外的感覺。
無錫,是一座水做的城市,正如她所展示的一樣,充滿溫情和水。
層巒疊翠,四季繽紛,林茂草豐,無錫的水是溫柔的,是自然山水和人性情感完美的結合。
看過無錫的水,走過無錫的橋,你或許會發現,別處都成了將就。
二十歲那一年,再一次踏上這不是故鄉的故鄉,站在一座古老的橋上,看著橋下的流水緩緩流過,內心是澄澈的。
無錫,這個令我魂牽夢縈的地方,當我果斷的辭去了一份穩定的工作,當我帶著夢想在父母不舍的目光中毫不猶豫地踏上這片土地,我知道,我做了一次最正確的選擇。
找到工作後的第一個星期天,我就獨自去了黿頭渚,我想看看,這些年在我夢中常常出現的太湖是否改變。
公交車上,意外地遇到了兩位東北來無錫出差的大叔,他們向我打聽著太湖,我說我正好也去黿頭渚,就這樣,懵懵懂懂的我憑著兒時那模糊的記憶,和他們一起環遊了太湖。
一天下來,我這個導遊還算稱職,那兩位東北大叔特別滿意,他們一直笑著說,無錫真漂亮,太湖真是太美了,江南的風景真好,謝謝你陪我們轉了一天,不然,我們還真不知道怎麼玩。
他們大概怎麼也不會想到,我也是剛剛來到這個美麗的地方吧。
有人說,水在天為星,在地為溪,人類最初的美,是從水裡撈起來的。
那麼無錫現在的美呢?
小橋流水伴著現代化的高大建築,竟然毫無違和感,夜晚的無錫更是璀璨。
喜歡無錫的美,喜歡這座城市的溫柔,喜歡吳儂軟語的柔軟,喜歡這座城市的活力滿滿,喜歡夕陽西下蠡湖的景色,還有那景色深處範蠡和西施泛舟湖上的身影。
惠山古鎮的古色古香,惠山泥人的憨態可掬,那古老的祠堂,那幽靜的小巷,還有巷中那撐著油紙傘丁香一樣幽怨的姑娘。
中山路上,人流如織,熙來攘往,現代城市的繁華與夢想在這裡交織,你可以看到年輕的模樣。
我最喜歡的去處,是南禪寺,這裡不僅是古老和現代的結合,更是吃貨的天堂。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距今一千四百五十年,四百八十寺之一的南禪寺,是無錫著名的八景之一,南朝名寺無與倫比。
看看花草,看看魚蟲,到舊貨市場淘一些自己喜歡的古玩飾品,累了的時候,舊書攤上坐一坐,選一本自己喜歡的書,和老闆聊一聊曾經,然後再用極少的錢買一本極好的書。
無錫的小吃有很多,小籠包,梅花糕,餛飩等等,數不勝數,其中無錫的小籠包最為出名。
常常在早餐的時候去排隊,那薄如蟬翼的皮,汁多味美的餡,夾起一個,蘸上一點醋,慢慢地輕輕地吮吸一口,那香甜鮮美的滋味讓你回味無窮。
喜歡煙雨濛濛的江南,喜歡濛濛煙雨的無錫,喜歡在雨中流連忘返。
細細的雨絲,溫柔的落下,輕撫面頰,小橋流水人家,在煙雨中蒙上一層淡淡的薄紗,若隱若現,讓人遐想,讓人留戀。
無錫,我的第二故鄉,這裡是我為之奮鬥的地方,這裡盛滿了我的夢想。
雖然歡笑和淚水交織,失望和希望並存,但我依然愛你,愛你的溫柔,愛你的甜美。
無錫,一個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