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聽身邊的很多父母說,最怕寶寶纏著自己講故事了。
一是感覺講故事很乏味、又佔時間;二是沒什麼故事可講,老故事寶寶早就知道了,再講一遍沒什麼意義,新故事寶寶又不愛聽,不如不講。
其實,給寶寶講故事,是一次很好的親子交流和家教的機會!
我們可以通過講故事,來拉近和寶寶的距離;通過解答寶寶的問題和給他提問的方式,讓孩子的智力、品德都有所提高。
咱們聽過千萬遍的故事,對寶寶來說,只要講得生動,分析的角度不同,哪怕再聽一次都覺得很新鮮。
假如實在沒什麼新故事的話,可以看視頻,讀書,上網搜資料,這些都是找到新故事的好方法。
那麼,講故事有這麼多的好處,寶寶從幾歲開始聽故事合適呢?
一般8個月的寶寶就可以給他講故事了。雖然這個階段的寶寶,還不能完全理解故事中的意思,但他能從父母抑揚頓挫的聲音裡,從父母微笑的面部表情中,感受到愛,然後把一部分詞彙儲備到大腦。
隨著寶寶的年齡增長,他喜歡聽一些長故事,可以理解複雜的人物情節。
兩歲左右的寶寶喜歡動物和植物的故事,故事要生動,情節不要太曲折。
3-6歲的寶寶有想像力,家長就可以講內容稍微曲折的故事,人物形象更豐滿一些,詞彙量要逐步增加。
育兒專家米歇爾.玻芭博士曾說:「喜歡聽故事的孩子,會比同齡孩子有更多的思考時間,在邏輯性方面會遠超同齡孩子。」
聽故事是寶寶喜聞樂見的學習方式,通過大人的講述,同時學到知識和建立正確的是非觀。
給孩子講故事,並不是捧書就念那麼簡單:怎麼講?注意8個事項
01 故事內容要適合寶寶年齡特徵、理解水平
許多家長發現給寶寶講故事,一會兒要聽這個,一會兒要聽那個,一會兒要玩積木,一會兒又想吃東西......弄得家長無所適從。事實上,並不是寶寶不喜歡聽故事,主要是因為寶寶年齡小,生活經驗少,對我們講的故事內容一知半解。
家長應從寶寶熟悉的動物開始,輔以誇張的語氣、動作、表情等,來吸引寶寶注意。如講《狼和小羊》,可以賦予多種聲音和表情變化,連續給寶寶講三四遍,慢慢讓寶寶加深理解。
另外,還要有針對性的為寶寶講故事。
家長對膽小的寶寶,多講些勇敢者戰勝困難的故事;對自私的寶寶,多講些熱心人無私幫助別人的故事,家長可根據寶寶的個性特點進行針對性的教育。
02 講述方式要富於變化,語言生動
試想一下,有人給你呆板的念書,你愛聽嗎?
小寶寶們也是如此,如果敷衍他,只是為了講故事而講故事,你講得累,孩子也不愛聽。
家長最好在講的過程中,根據寶寶的喜好,用寶寶喜歡的語氣和簡短生活化的語氣講述,寶寶肯定聽得入迷,還會不斷提問題,效果非常好。
運用故事加強對寶寶的思想教育,比空洞的說教更易於讓寶寶理解和接受。
比如可以通過講述《大公雞和漏嘴巴》,教育寶寶認真吃飯,不撒飯,愛惜糧食。利用《筷子的故事》教育寶寶團結起來力量大,利用《小馬過河》教育寶寶動腦筋不怕困難。
對寶寶進行教育,只需利用故事中的一句話、或一個詞就行了。比如說:要像小馬一樣學會自己拿主意,做事情不能像小貓釣魚一樣三心二意。
03 讓寶寶編故事
故事不能只有爸爸或媽媽來講,要創造機會和條件讓寶寶練習編故事。
在晚飯後或者臨睡前讓寶寶自由講故事,父母就會驚訝於寶寶的語言天賦,寶寶的語言連貫流暢,語氣繪聲繪色,對一些故事中的形容詞、成語,用得非常準確。
還可以讓寶寶複述故事,讓他用自己的語言,來表述故事中的人物和情節,這對寶寶的語言記憶、思考邏輯、想像的能力都是最好的鍛鍊。
04 經典童話有選擇讀給寶寶聽
在很多童話中,還會出現欺騙、貪婪、投機取巧等不良社會現象。
對於小寶寶來說,是非觀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還無法分清童話與現實之間的差別,這些不良描述,影響寶寶身心的發展。
經典童話可以有選擇地讀,可以給寶寶讀一些精彩片段。
比如《海的女兒》裡面,大海場景描述得非常優美,在臨睡前讀給寶寶聽,可以用來催眠,同時這些內容,也有助於寶寶了解海底世界,調動寶寶的好奇心,為將來探索新事物埋下伏筆。
讀完一個童話故事後,家長可以適時進行討論,或講自己對故事中人物的看法,逐漸讓寶寶學會分辨是非與善惡。
05 選擇適合的時間給寶寶講睡前故事
很多父母都有給寶寶講睡前故事的習慣,但可能因為工作或是其它方面原因,隨意性很大,這樣不好。最好還是固定時間,養成一定的規律。
我們可以充分考慮寶寶的作息時間和精力,科學安排。
比如可定在每天晚上9:00-10:00這個時段來給寶寶講故事,這樣做有兩個好處:一是讓寶寶養成早睡的習慣,二是能讓寶寶每天在溫馨的故事中安然入睡。
有的家長可能時間不是很寬裕,但每周至少也要保證3-4次,這樣效果會好些。
06 掌握適合的技巧,給寶寶講睡前故事
選擇好故事書、做好講故事前的準備工作,也是有技巧的。
很多家長常說自己給寶寶講故事時,寶寶越聽越興奮,很晚也不想入睡,這就是沒有注意故事的選擇。
我們在選擇睡前故事時要注意,選一些情緒舒緩的、故事衝突不大的故事,這有利於寶寶入睡。
父母講故事要有感情,聲音要有抑揚頓挫的感覺,讓孩子融進故事情境裡;父母還要有愛心和耐心,也可以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對故事適當改編,不要乾巴巴地照本宣科,讓寶寶產生厭倦心理。
當然,如果寶寶特別喜歡聽某一個故事,父母也可以有意重複,耐心啟發,最好做到寶寶自己能夠複述,這樣能讓寶寶得到全方面的發展。
07 講故事要渲染氛圍
家長可以想一想,在乏味的例會上,是不是無精打採,沉沉欲睡呢?
所以在講故事時,要調動寶寶的耳朵、大腦、眼睛、鼻子、甚至雙手。
我們可以把環境營造出溫馨有序,把燈光調柔和,把寶寶摟在懷裡講故事,同時選一些鮮豔的、圖文並茂的繪本,來增加寶寶的吸引力。
最重要的是,講故事時語調要緩慢動情,給孩子反應的時間,將其帶入故事的情節中。這樣講故事,任何孩子都願意聽。
08 有的家長問,給孩子講故事,什麼時間講最好呢?以下,這些時間都合適
◆ 睡覺之前(包括午睡)
◆ 累了躺在床上無所事事時
◆ 孩子早上剛醒來,還乖乖躺在床上時
◆ 用奶瓶喝牛奶的時間
◆ 用奶瓶喝水的時間
◆ 寶寶生病的時候
◆ 和寶寶在旅遊的路上、在公園的草地上......
這些時機每天都會在生活中出現,而且通常這時,孩子都渴望和爸爸媽媽做點什麼,是很好的聽故事時間哦!
所以,寶爸寶媽們快快行動起來,給你的小寶貝講個故事吧!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