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講故事,可不是捧書就念那麼簡單:怎麼講?注意8個事項

2020-12-12 優優小工坊

我聽身邊的很多父母說,最怕寶寶纏著自己講故事了。

一是感覺講故事很乏味、又佔時間;二是沒什麼故事可講,老故事寶寶早就知道了,再講一遍沒什麼意義,新故事寶寶又不愛聽,不如不講。

其實,給寶寶講故事,是一次很好的親子交流和家教的機會

我們可以通過講故事,來拉近和寶寶的距離;通過解答寶寶的問題和給他提問的方式,讓孩子的智力、品德都有所提高

咱們聽過千萬遍的故事,對寶寶來說,只要講得生動,分析的角度不同,哪怕再聽一次都覺得很新鮮。

假如實在沒什麼新故事的話,可以看視頻,讀書,上網搜資料,這些都是找到新故事的好方法。

那麼,講故事有這麼多的好處,寶寶從幾歲開始聽故事合適呢?

一般8個月的寶寶就可以給他講故事了。雖然這個階段的寶寶,還不能完全理解故事中的意思,但他能從父母抑揚頓挫的聲音裡,從父母微笑的面部表情中,感受到愛,然後把一部分詞彙儲備到大腦。

隨著寶寶的年齡增長,他喜歡聽一些長故事,可以理解複雜的人物情節

兩歲左右的寶寶喜歡動物和植物的故事,故事要生動,情節不要太曲折。

3-6歲的寶寶有想像力,家長就可以講內容稍微曲折的故事,人物形象更豐滿一些,詞彙量要逐步增加。

育兒專家米歇爾.玻芭博士曾說:「喜歡聽故事的孩子,會比同齡孩子有更多的思考時間,在邏輯性方面會遠超同齡孩子。」

聽故事是寶寶喜聞樂見的學習方式,通過大人的講述,同時學到知識和建立正確的是非觀。

給孩子講故事,並不是捧書就念那麼簡單:怎麼講?注意8個事項

01 故事內容要適合寶寶年齡特徵、理解水平

許多家長發現給寶寶講故事,一會兒要聽這個,一會兒要聽那個,一會兒要玩積木,一會兒又想吃東西......弄得家長無所適從。事實上,並不是寶寶不喜歡聽故事,主要是因為寶寶年齡小,生活經驗少,對我們講的故事內容一知半解

家長應從寶寶熟悉的動物開始,輔以誇張的語氣、動作、表情等,來吸引寶寶注意。如講《狼和小羊》,可以賦予多種聲音和表情變化,連續給寶寶講三四遍,慢慢讓寶寶加深理解。

另外,還要有針對性的為寶寶講故事。

家長對膽小的寶寶,多講些勇敢者戰勝困難的故事;對自私的寶寶,多講些熱心人無私幫助別人的故事,家長可根據寶寶的個性特點進行針對性的教育。

02 講述方式要富於變化,語言生動

試想一下,有人給你呆板的念書,你愛聽嗎?

小寶寶們也是如此,如果敷衍他,只是為了講故事而講故事,你講得累,孩子也不愛聽。

家長最好在講的過程中,根據寶寶的喜好,用寶寶喜歡的語氣和簡短生活化的語氣講述,寶寶肯定聽得入迷,還會不斷提問題,效果非常好。

運用故事加強對寶寶的思想教育,比空洞的說教更易於讓寶寶理解和接受。

比如可以通過講述《大公雞和漏嘴巴》,教育寶寶認真吃飯,不撒飯,愛惜糧食。利用《筷子的故事》教育寶寶團結起來力量大,利用《小馬過河》教育寶寶動腦筋不怕困難。

對寶寶進行教育,只需利用故事中的一句話、或一個詞就行了。比如說:要像小馬一樣學會自己拿主意,做事情不能像小貓釣魚一樣三心二意。

03 讓寶寶編故事

故事不能只有爸爸或媽媽來講,要創造機會和條件讓寶寶練習編故事。

在晚飯後或者臨睡前讓寶寶自由講故事,父母就會驚訝於寶寶的語言天賦,寶寶的語言連貫流暢,語氣繪聲繪色,對一些故事中的形容詞、成語,用得非常準確。

還可以讓寶寶複述故事,讓他用自己的語言,來表述故事中的人物和情節,這對寶寶的語言記憶、思考邏輯、想像的能力都是最好的鍛鍊。

04 經典童話有選擇讀給寶寶聽

在很多童話中,還會出現欺騙、貪婪、投機取巧等不良社會現象。

對於小寶寶來說,是非觀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還無法分清童話與現實之間的差別,這些不良描述,影響寶寶身心的發展。

經典童話可以有選擇地讀,可以給寶寶讀一些精彩片段。

比如《海的女兒》裡面,大海場景描述得非常優美,在臨睡前讀給寶寶聽,可以用來催眠,同時這些內容,也有助於寶寶了解海底世界,調動寶寶的好奇心,為將來探索新事物埋下伏筆。

讀完一個童話故事後,家長可以適時進行討論,或講自己對故事中人物的看法逐漸讓寶寶學會分辨是非與善惡。

05 選擇適合的時間給寶寶講睡前故事

很多父母都有給寶寶講睡前故事的習慣,但可能因為工作或是其它方面原因,隨意性很大,這樣不好。最好還是固定時間,養成一定的規律。

我們可以充分考慮寶寶的作息時間和精力科學安排。

比如可定在每天晚上9:00-10:00這個時段來給寶寶講故事,這樣做有兩個好處:一是讓寶寶養成早睡的習慣,二是能讓寶寶每天在溫馨的故事中安然入睡。

有的家長可能時間不是很寬裕,但每周至少也要保證3-4次,這樣效果會好些。

06 掌握適合的技巧,給寶寶講睡前故事

選擇好故事書、做好講故事前的準備工作,也是有技巧的。

很多家長常說自己給寶寶講故事時,寶寶越聽越興奮,很晚也不想入睡,這就是沒有注意故事的選擇。

我們在選擇睡前故事時要注意,選一些情緒舒緩的故事衝突不大的故事,這有利於寶寶入睡。

父母講故事要有感情聲音要有抑揚頓挫的感覺,讓孩子融進故事情境裡;父母還要有愛心和耐心,也可以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對故事適當改編,不要乾巴巴地照本宣科,讓寶寶產生厭倦心理。

當然,如果寶寶特別喜歡聽某一個故事,父母也可以有意重複,耐心啟發,最好做到寶寶自己能夠複述,這樣能讓寶寶得到全方面的發展。

07 講故事要渲染氛圍

家長可以想一想,在乏味的例會上,是不是無精打採,沉沉欲睡呢?

所以在講故事時,要調動寶寶的耳朵、大腦、眼睛、鼻子、甚至雙手。

我們可以把環境營造溫馨有序,把燈光調柔和,把寶寶在懷裡講故事同時選一些鮮豔的、圖文並茂的繪本,來增加寶寶的吸引力

最重要的是,講故事時語調要緩慢動情,給孩子反應的時間,將其帶入故事的情節中。這樣講故事,任何孩子都願意聽。

08 有的家長問,給孩子講故事,什麼時間講最好呢?以下,這些時間都合適

◆ 睡覺之前(包括午睡)

◆ 累了躺在床上無所事事時

◆ 孩子早上剛醒來,還乖乖躺在床上時

◆ 用奶瓶喝牛奶的時間

◆ 用奶瓶喝水的時間

◆ 寶寶生病的時候

◆ 和寶寶在旅遊的路上、在公園的草地上......

這些時機每天都會在生活中出現,而且通常這時,孩子都渴望和爸爸媽媽做點什麼,是很好的聽故事時間哦!

所以,寶爸寶媽們快快行動起來,給你的小寶貝講個故事吧!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刪)

相關焦點

  • 給孩子講故事,可不是捧書就念那麼簡單:怎麼講?注意8個事項
    假如實在沒什麼新故事的話,可以看視頻,讀書,上網搜資料,這些都是找到新故事的好方法。那麼,講故事有這麼多的好處,寶寶從幾歲開始聽故事合適呢?一般8個月的寶寶就可以給他講故事了。聽故事是寶寶喜聞樂見的學習方式,通過大人的講述,同時學到知識和建立正確的是非觀。給孩子講故事,並不是捧書就念那麼簡單:怎麼講?
  • 講睡前故事需要注意的事項
    睡前故事是很多文明中育兒方式的共通之處。在孩子睡覺前,伴隨著溫馨的燈光,父母用輕柔的聲音給孩子描述書中的故事。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提示,講睡前故事有很多益處,注意一些事項能讓大人孩子受益更多。睡前半個小時的時光,孩子的狀態往往比較放鬆。
  • 超級故事爸爸的「講故事」秘籍:如何給不同年齡段孩子「讀書」?
    隨著科技的發展,父母和孩子一起看書,給孩子講故事的時間越來越少,更不要說有什麼好的秘籍了!實際上將孩子送去各種的興趣,花那個閒錢還不如多陪孩子讀幾本書,給孩子多講幾個小故事。上個周末,有位媽媽講到自家孩子愛讀書,眼神都是光:"我家孩子可愛讀書了,老讓我帶他去圖書館。"
  • 孩子常聽故事好處多!掌握講故事的8個小技巧,孩子愛聽成長快
    家長還可以通過故事中的形象啟發和誘導孩子,幫助孩子改正缺點,達到正面教育的目的。    講故事的8個小技巧,孩子愛聽成長快!那些講故事的高手,能把寶寶帶到那個故事的世界裡,展開一場神秘之旅,然後在講故事的過程中學會抓重點,分析故事能力,總結人物經驗教訓,從而促進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判斷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想像力。  非常感謝那位寶媽,她向我分享了給寶寶講故事應該注意的8大技巧,告訴我只有掌握好技巧,才能讓寶寶聚精會神,充分享受到聽故事的樂趣,而且還能在故事中學到很多東西。
  • 為什麼要給孩子講睡前故事?講故事有哪些方法和技巧?
    我覺得如果父母不忙的話,儘量還是自己抽出時間來給孩子講故事,對孩子來說父母的語氣更為親切。至於怎麼講好故事,可以參考以下兩種方法:一、藉助童話書進行朗讀經典的童話有《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一千零一夜等》,裡面的故事集合了各地人民的智慧,深刻而不乏生動。不熟悉的童話,我們可以在講之前預習一遍。
  • 孩子想聽「恐怖故事」,家長要不要講?換個模式或許效果更佳
    文|羊駝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給孩子講故事,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需要做的一件事情,因為講故事對孩子的成長過程來說,是非常有益的。但是,在這裡需要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孩子聽的故事的內容,對其成長,不會有負面影響。
  • 《芝麻街》的故事 怎麼能講40年?
    原標題:《芝麻街》的故事 怎麼能講40年?   大人怎麼創作受孩子喜愛的動漫?   史瑞克之父來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導演來了,東方夢工廠負責人來了……這兩天,出現在白馬湖國際動漫節上的大腕「連綿不絕」。
  • 睡前故事不光能用來哄睡!掌握講故事的8個技巧,孩子愛聽成長快
    每個寶寶都喜歡聽自己的爸爸媽媽講故事。我家若蘭最喜歡每天的睡前故事時間。每天晚上收拾完畢,躺在床上,若蘭都會對我說「媽媽,我還一點都不困,你能給我講個睡前故事嗎」?睡前故事,不光是用來「哄睡」的!孩子常聽故事好處多!晚上睡覺的時候,給寶寶講個小故事,看他安心入眠,是多麼溫馨幸福的一件事兒。
  • 講故事勝於講道理,人人都會聽故事,但講故事卻少有人會
    俗話說:聽故事勝於聽道理;講故事也勝於講道理。故事,本身有其巨大的魅力。可是,人人都會聽故事,但講故事卻少有人會。那麼,我們究竟該如何講好一個故事呢?簡單來說,故事應該講述發生的事情是如何影響某個人,而這個人正力圖實現一個困難的目標,最終這個人是如何變化的。也就是說一個故事包括某個人、發生什麼事、遇見什麼困難、有何變化和作者的觀點這五個方面。
  • 睡前要講故事才「肯睡」?你打破常規,提高孩子的「適應能力」
    晚上洗了澡喝了牛奶後沒到一歲的小嬰兒就要開始睡覺了,但是當孩子慢慢長大,這麼簡單的入睡儀式已經不可以滿足孩子的需要了,而是希望媽媽用故事來餵養孩子了。「媽媽,我要聽故事啦。」 「好的,今天想問什麼故事呢?」「還是想聽昨天那個灰姑娘的故事。」
  • 給3-6歲的孩子講睡前故事,好處一籮筐,但你知道怎麼講嗎?
    原來悠悠媽在書上看到育兒專家說:睡前給孩子講故事,有助於安定孩子的情緒,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提升孩子的想像力。同時還可以通過故事中的形象啟發和誘導孩子,有助於孩子改正缺點,達到正面教育的目的。然後悠悠媽試著買了幾本兒童故事書,晚上該睡覺的時候讀給悠悠聽,果然很奏效。
  • 品牌故事,怎麼講?
    巧克力品牌德芙Dove背後的寓意「Do you love me」、農夫山泉「我們不生產水,我們只是大自然的搬運工」的水源地故事......這些故事都或多或少地為品牌帶來了更高的關注度,提升了銷量。那麼,作為品牌應該如何講故事呢?什麼樣的故事才能打動消費者?
  • 短篇小說:《我講最後一個故事》
    孫家傑說不敢不敢,嚴亮這麼好的人,我怎麼忍心騙他?我還不至於那麼沒良心。 簡單一下聽出了他們的意思,連忙插話說,我看孫編輯這個故事,好就好在真實。缺點嘛,是情節簡單了些。這樣吧,我來講一個。各位把耳朵洗乾淨了,豎起來。 苗娜說,行了班長,別賣弄了。就你一個小官僚,能有什麼好故事?
  • 講睡前故事掌握這7個技巧,孩子不僅睡得安穩,還能愛上閱讀
    對於6歲以下的孩子來說, 睡前故事可以說是最佳教育方式之一。既能讓孩子睡得安穩,又能給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但不少家長反映,自己講睡前故事總是沒有什麼效果。睡前故事雖然簡單、易懂,但也需要講究方式方法,並不是只要家長對著讀就可以,這其中還有7個技巧需要家長熟練掌握。
  • 會講故事的孩子邏輯性更高,想孩子講好故事,「故事地圖」能幫忙
    很多家長為了培養孩子的邏輯,都會選擇讓孩子去講故事,但是卻忽略了一點,用"故事地圖"幫助孩子更有邏輯性地講好一個故事。故事地圖是什麼?故事地圖分為五個部分:(1)故事講的是什麼事情?(2)故事裡面的主要人物有哪些?
  • 《擱淺的鯨魚》背後,我們該如何給孩子講故事
    今天是10月15號,在推薦圖書之前,先講個題外話,今天是一個國際日,叫作「全球洗手日」。這個節日是世衛組織在2005年倡導訂立的,目的是呼籲全世界通過「洗手」這個簡單但重要的動作,加強衛生意識,防止傳染病。在今年疫情之下,這個呼籲還真的挺必要的。好了,下面進入我們的童書閱讀時間。上個月,在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島附近海域,大約470頭領航鯨擱淺。
  • 2歲半寶寶給貓咪講睡前故事,畫面激萌!網友:別人家的孩子和貓
    很多父母都有給孩子講睡前故事的習慣,孩子們也非常愛聽,久而久之,孩子也會有模有樣的自己講睡前故事。網友家的孩子拿著故事書講故事,聽故事的主角卻是一隻貓。小主人一本正經地哇啦哇啦著,貓咪也很認真的聽著,兩者看起來相當和諧。
  • 好故事常有,好讀者不常在——你會給孩子講故事嗎
    這一段時間一直待在家,他偶爾會讓我講故事,可是講到一半就不耐煩了,為什麼孩子不喜歡聽我講故事了呢?」其實這位媽媽碰到的情況十分常見,並非孩子不喜歡聽故事了,而是我們給孩子講的故事、講的方式出了問題。那麼,該如何給孩子講好故事,讓他不至於厭煩我們呢?
  • 講故事能開發孩子的智力?掌握5個技巧,讓孩子愛上聽故事
    同事說,他曾在一個講座活動中請教過一位教育專家:「怎樣教育孩子?怎樣讓孩子愛上讀書?」教育專家只回答他了一句話:「多給孩子講故事!」當時他覺得教育專家回答的太過簡單,是在敷衍他,可這幾年隨著孩子的出生、成長,以及陪伴孩子的過程中,他慢慢理解了教育專家的那句話,並深信不疑。故事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作用,今天我們就來聊聊。
  • 中國最會講故事的爸爸這樣給孩子講歷史
    ……《史記》等經典文本又顯得艱深乏味,孩子根本看不懂。」不少家長認為當下真正符合孩子閱讀口味的歷史讀物少之又少。  《凱叔講歷史》恰恰是從孩子興趣點出發講故事。書中用了大量對話,注重營造「臨場感」,周公吐哺的故事我們都知道,見於《史記》卷三十三《魯周公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於天下亦不賤矣。然我一沐三捉發,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