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泰國、寮國特派特約記者 俞懿春 楊豔 環球時報記者 張旺】「中國政府克服自身困難,盡最大可能作出努力,決定自3月15日至4月10日通過中方境內景洪水電站對下遊實施應急補水。」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15日宣布了雲南景洪水電站開閘放水的消息,希望能夠對緩解下遊的湄公河沿岸國家的旱情有所幫助。對此消息,越南外交部表示歡迎。「德國之聲」稱,越南正在經歷「90年來最嚴重的旱災」,近百萬人缺乏日常用水,近16萬公頃稻田受災。泰國媒體稱,泰國目前的旱情是「20年以來最嚴重的」,已經持續了一年左右。
英國路透社15日援引陸慷的話稱,中國此舉將惠及柬埔寨、寮國、緬甸、泰國、越南等國。2015年底以來,受強厄爾尼諾現象影響,瀾滄江—湄公河流域各國均遭受不同程度旱災。近期,旱情進一步發展,對沿岸各國民眾生產生活帶來很大影響。陸慷表示,作為中南半島湄公河沿岸國家的友好鄰邦,中國向朋友施以援手是應有之義。
據越南通訊社15日報導,越南外交部副發言人發表聲明稱,對中國增大景洪水電站下洩流量表示歡迎。此前,越南向中國提出該請求,以幫助該國位於湄公河三角洲地區的省份對抗乾旱和海水倒灌。路透社評論稱,雖然中國和越南在南海領土上有爭端,但兩國擁有傳統密切關係。
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許利平15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景洪水電站位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州,處於湄公河上遊地帶,不僅可以控制下遊水量調節,還能夠起到防洪抗旱的雙向作用。許利平表示,中國通過此事向湄公河下遊地區民眾傳遞了非常重要的信息,即各方在河流治理、抗旱、防洪等方面有很多合作空間。
目前,越南、寮國、泰國等國正遭受不同程度的旱情。越南通訊社稱,在該國最大水稻產地的湄公河三角洲地區,至今已有14萬公頃的水稻因嚴重乾旱而受損,還有將近34萬公頃水稻面臨海水倒灌和乾旱的威脅,佔該地區水稻種植面積的21.9%。如果旱情持續到6月,幾乎會有50萬公頃水稻絕收。
「美國之音」稱,寮國一名農林部官員稱,受旱情影響,今年該國旱季稻種植面積約9.47萬公頃,僅佔計劃種植面積的75%。有政府官員稱,今年抽取湄公河河水時有較多泥沙,河流水位較往年低,許多農民改種玉米、紅薯等。除了旱季稻,經濟作物也受到影響,種植面積僅為計劃的63%。另外,自來水公司稱,現在自來水生產總量只能滿足萬象市總用水量的56%。
而在正經歷20年以來最嚴重旱情的泰國,《曼谷郵報》15日報導稱,該國下個月傳統新年宋幹節的潑水活動將比往年縮減一天,於4月12日至14日期間舉行。曼谷副市長14日表示,該市是隆路、尚泰世界貿易中心及其他潑水儀式熱門地點的商家都同意,今年不向宋幹節狂歡人群提供水。
陸慷15日表示,中國正與柬埔寨、寮國、緬甸、泰國、越南等湄公河流域國家一道,積極打造瀾滄江—湄公河合作機制。中方願在瀾湄機制下與有關國家就水資源管理、災害應對等加強溝通協調,開展務實合作。去年,湄公河合作首次外長會在雲南景洪舉行,各方一致同意正式啟動瀾湄合作進程,宣布瀾湄合作機制正式建立,瀾滄江-湄公河合作首屆領導人會議將於本月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