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0 11: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年底了,各種聚會增多,很多駕駛人認為暢飲一番後睡一覺,體內的酒精就代謝掉了。但是,「隔夜酒」的後勁兒遠遠超過他們的想像。
近日,保定市滿城區交警在執勤時,發現一輛黑色轎車為當天尾號限行車輛,交警攔停該車檢查。
在對駕駛人進行檢查時,執勤交警聞到一股濃重的酒味兒,當交警詢問其是不是喝酒時,駕駛人告訴交警自己昨晚喝到兩三點,早上剛起床開車出來沒多遠就被交警查住了。
通過酒精快速篩查儀檢測顯示駕駛人有酒駕嫌疑。隨後,執勤交警對駕駛人進行呼氣式酒精檢測時,駕駛人仍然不配合,一直「假吹」,最終經呼氣式酒精檢測,結果高達208mg/100ml,涉嫌醉酒後駕駛機動車,隨後,執勤交警將駕駛人帶到醫院進行進一步的血液酒精檢測。
經檢驗,駕駛人血樣酒精含量為191.1mg/100ml,系醉酒駕駛機動車。
該駕駛人因醉酒駕駛,將被處以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且五年內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同時其將面臨刑事處罰。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上面這位駕駛人宿醉5個小時後,仍是醉駕。還有等了10個小時,竟然還是嚴重醉駕。
11月30日13點40分許,秦皇島交警執勤時,發現一名駕駛人存在酒後駕車嫌疑,經呼氣式酒精測試儀檢測,結果為205mg/100ml,涉嫌醉駕。經過血液酒精檢測,結果為235.31mg/100ml,屬於醉酒駕駛。
據駕駛人自述,11月29日20點,和同事們在開發區吃飯,邊喝邊聊到30日凌晨3點,然後回到單位宿舍睡覺,下午剛睡醒,便開車回家,半路被交警發現。
根據相關規定,這名駕駛人被依法吊銷駕駛證,且五年內不得重新取得駕駛證。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喝了酒,千萬不要以為
過幾個小時酒精就「去無蹤」
酒精在人體內代謝速度取決於個體差異及酒精攝入量,人飲酒後5分鐘即可在血液中發現酒精,2個多小時後酒精會被人體全部吸收。一般情況下,隨著時間推移,酒精在體內會逐漸被吸收、分解,含量會逐漸降低。
為了防止一些駕駛人抱著僥倖心理酒後開車上路,石家莊交警把白酒、啤酒、漱口水、醪糟、蛋黃派、藿香正氣水……都試驗了一遍。一起來看看↓
由於酒精在體內的代謝速度和個體、環境等因素有關,有時候夜裡喝完酒睡一覺第二天感覺沒事了,結果開車就被認定為酒駕。所以如果頭一天喝得比較多,建議第二天最好別開車,待酒精完全消解後再開車。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睡醒≠酒醒 10小時後仍是醉駕》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