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職場困境:那些月薪一、兩萬的好日子,一去不復返

2021-01-09 齊魯晚報網

在一般的認知中,一個人的工資,應該是隨著年齡增長、以及職場經驗的累積,而逐漸變高的。

就算不能每年都升職加薪,至少,跟去年、前年持平,應該不是太難的事情。

但很多人的實際情況,卻出了意外。

根據小編的觀察,周圍從事財務、行政、人事等支撐型崗位的朋友,工資要麼穩定,要麼隨著工作年限升職加薪;

而我很多做軟體開發的同行,前幾年最風光的時候,月薪能拿到兩萬、三萬,到了今年,很多都掉到了一萬,甚至一萬以下。

可能你會說,一萬也不少啊,月薪一萬也超過大部分國人了。

單從數字上來看,的確是這樣;

但如果你拉開一點距離,從大局去看整個職場生涯,你會發現:

對於很多軟體行業的從業者來說,整個職業趨勢是下降的;

曾經那些月薪一、兩萬,甚至好幾萬的日子,一去不復返。

軟體開發行業,技術迭代快,每年、甚至半年就會更新,導致從業者必須經常關注行業動態,學習新的框架和知識。

最簡單的舉例說吧,假如你今年成功找到了工作,然後就不學習任何東西,兩年後你再找工作,幾乎就沒公司要了。

我有個前同事小魏,他就是這種典型。

他是做前端開發的,工作第八個年頭了,依然在開發一線,做最基礎的碼農。

去年很多公司狀況艱難,包括小魏的公司。

六月份前後,公司人事發來通知,說要降50%的績效工資。

小魏的工資,一下子從一萬五,變成了八千多。

但是沒辦法,錢少也得幹。

因為他已經偷偷打聽過了,外面公司大同小異,要麼跟他們一樣變相降薪,要麼乾脆直接裁員了事。

你說大公司待遇好?

不好意思,像小魏這樣平凡無奇的選手,大公司是進不去的。

今年正好30歲的小魏,在而立之年,非但沒有「立」的多麼像樣,工資反而遭遇了「腰斬」。

這不馬上快過年了,他都不知道該用什麼面貌回老家。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困境?小編談談兩個主要原因。

一、年輕時,沒有做好規劃。

任何年齡都有相對的「年輕」階段。

對於三十多歲的中年人來說,二十幾歲是年輕時候;

對於二十幾歲的年輕人來說,剛剛大學畢業、走入職場時就是ta的年輕時候。

心理學上有個一個 很有趣的說法:

研究表明,多數人在25歲之後,大腦皮層的前額皮質才會逐漸成熟。

這個部位是幹什麼的呢?就是負責決策和規劃的。

也就是說,大部分人在25歲之前,其實都不明白自己 將來要幹什麼,要以怎樣的方式度過一生。

別說計劃什麼五年後、十年後的事情了,讓他考慮明年的事情,他都懶得想。

但還有一小部分人,或者是天賦異稟,或者是後天培養得當,他們很小就樹立了一生的目標;

二十幾歲剛剛進入職場之後,就積極展開職場規劃,一步一步的朝目標前行——這些人,就是你我身邊的佼佼者、公司中高管、年輕的單位領導、以及創業成功的年輕老闆。

他們或許沒有像明星一樣揚名立萬,但也靠著自己的規劃、意志和行動力,過上了足以甩同齡人好幾條街

二、缺乏堅定的目標、規劃和行動力

之前有個粉絲朋友發私信問小編:

「我是大三女生,住在學校宿舍。

我想考研,但除我之外的三名室友,都沒這個打算。

平時我跟室友一起打飯、上課、逛街,但這樣,我就會失去整塊的學習時間,沒辦法準備考試了。

但如果不跟她們一起,就顯得太不合群,我擔心會被她們排擠。

我該怎樣才能兼顧【學習】和【友誼】的平衡呢?」

我當時是這樣回復她的:

「這種情況下,你很難兼顧,你只能在二者之間做出取捨。

最重要的是,你要想清楚你真正需要的是什麼,並且做好為之付出代價的準備。

比方說,你更需要大學期間的友情,那你就得犧牲學習時間,去迎合你室友;

如果你更需要一個好的未來,比方說考上研究生,找個好工作,那你就得犧牲你的交際需求,儘量花更多時間在學習上。

你得冒著被室友不理解、冷落甚至排擠的風險。」

其實真的是這樣。

人的一生,無時無刻不在做選擇,做決策。

我們常常做不好決策、做錯選擇,根本原因是,我們總是搞不清,對自己最重要的是什麼。

所以,人往往會陷入短期利益的陷阱,做出一些對長遠目標沒有好處的事情。

比方說,為了不被室友排擠,放棄學習時間去陪她們逛街、聊天;

為了滿足一時半刻的口腹之慾,放棄減肥計劃,大吃二喝;

職場人明明知道自己應該學習、提升,但一到周末,就被惰性打敗,在短視頻、追劇裡消磨一整天。

而自己真正的目標——諸如變美變瘦、升職加薪等等,則越來越難以實現。

一份高高在上的學歷,一份人人爭取的工作,在這個社會,原本就是稀缺品。

稀缺品是什麼?是「你想要、別人也想要」的東西。

而越是稀缺,則越要通過更大的代價去爭取——對無錢無勢的普通人來說,更是如此。

所以,為了達成目標,你必須全心全意的投入,孤注一擲的投入。

否則你就不配得到它。

可惜的是,多數人,都只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

道理都懂,但做起來,真的太難了。

誰也不想在三十幾歲的時候,從月薪過萬,回歸到月薪幾千。

但仔細回想過往的職場生涯,仿佛每一步、每一個腳印,都在引領著走向這個必然的結局。

結語

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

成長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會遇到低谷,都會走些彎路。

重要的是,只要意識到了自己的不足,想辦法去彌補、追上, 才是正解。

只要勇於出發,任何時候都不晚。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相關焦點

  • 我月薪兩萬是什麼梗 我月薪2萬是什麼意思出處是哪?
    我月薪兩萬是什麼梗 我月薪2萬是什麼意思出處是哪? 鬥玩網(d.chinaz.com)原創:最近抖音上經常有人刷「我月薪兩萬」,很多小夥伴還不知道這個到底代表什麼意思,下面就來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我月薪兩萬是什麼梗。
  • 卡車女司機霸氣徵婚:月薪兩萬我養你!網友評論炸鍋了!
    導語:卡車女司機霸氣徵婚:月薪兩萬我養你!網友評論炸鍋了!其實每一個職場人都幻想著有一份可歌可泣的愛情。然而這愛情何時能出現,一切都要看緣分。最近小編看到了一個卡車女司機的徵婚帖子。這名女司機是一個90後,有著男人一般過人的力氣,也有著女孩子自帶的傾城面容。
  • 放棄月薪兩萬的高薪工作,賴在月薪五千的企業做文案竟是因為這個
    文/Fullness——至每一個通往夢想道路上的職場人!不失個性,才有快意人生宮裡那麼多女人,就數她活得滋潤些了。她是葉瀾依、寧貴人。她是宮裡為數不多的性格烈女。她不遺餘力地保全自己的個性。她和皇上玩的是軟罷工。
  • 一個90後「滬漂」女孩學歷不高月薪兩萬多,上海薪資真這麼高嗎?
    有網友問:一個90後女孩說她在上海月薪兩萬多,也不是高學歷,上海工資真這麼高嗎?我初中同學,就職高學歷,現在在深圳開餐館當老闆,年入近百萬,這個收入可以說超過了深圳絕大多數的職場白領。一、月薪的高低和學歷有關聯,但沒有必然的正相關我們說,在職場上,一般的規律是學歷越高的人群收入也會越高。但這個規律是基於大樣本的情況下得出的,並非針對每個個體。就好比我剛才提到的那位初中同學,人家也就職高學歷,收入卻過百萬。
  • 為什麼那麼多人選擇北漂,北京月薪兩萬的人大概有多少呢?
    但其實月薪兩萬元的人在北京的佔比也並不是很高,儘管說這一數據在北京是連中等收入的門檻都沒有達到的,可是這卻是一份高於百分之八十五的人群的收入了。那麼接下來我們就具體來看一下,在北京收入在兩萬元的人大概有多少吧。
  • 上海外地人月薪兩萬相當於上海本地人月薪多少少?
    雖然外地人的工資高一些,但生活質量卻比不上上海本地人,因為外地人在上海沒有根,開銷相對也大一些,那在上海月薪兩萬相當於上海本地人月薪多少呢?1、住房上海本地人大多有房子住,而外地人大多要租房住,租房是比較大的一個開銷,月薪兩萬一般租房成本在3000元左右。
  • 我月薪六千,丈夫月薪兩萬,身邊總有人說丈夫配不上我
    我只能告訴他們:我月薪六千,我丈夫每個月收入兩萬。並不是我丈夫沒有考上穩定工作的能力,只是,他不想在體制內上班,並覺得,現在資金有限,做點小生意,維持家用,等時機成熟了,一定會做更賺錢的生意。對於丈夫的工作能力,我一點都不懷疑。丈夫上大學期間,可是我們學校學生會主席,丈夫的社交能力以及工作能力,在我這裡是非常認可的。
  • 「薦讀」拿 2000 工資與 20000 工資的職場人到底區別在哪裡?
    文 | 職場白話 百家號| 原創首發 · 抄襲必究就在前兩天趕地鐵,聽到一個很讓人反思的話分享給大家,一起討論一下。月薪2000和月薪20000到底有什麼本質的區別?是生活水平上變得更好了,還是就是說壓力增加了。月薪2000真的就比月薪20000過得累嗎?
  • 職場百科:火鍋店服務員的工作流程!海底撈服務員月薪6000?
    員工職級:基層分為四個級別:新員工-二級員工-一級員工-勞模員工新員工工資:基本底薪+加班費+崗位工資-員工基金;二級員工:月薪+級別工資+工齡工資;一級員工工資:月薪+級別工資+工齡工資+分紅。勞模員工就有分紅。最重要的是計件工資。計件工資:如傳菜員:每傳一個菜,就能拿到一個小圓形塑料片。
  • 臺灣職場新人平均月薪27K新臺幣 4成人稱入不敷出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某人力銀行23日公布「職場菜鳥與企業評鑑調查」,調查發現,職場新人實際領到的月薪平均為27268元(新臺幣,下同),創下2013年以來的新高。不過該調查也顯示,仍有19.1%的職場菜鳥平均月薪低於22000元。
  • 職場人如何快速實現月薪過萬?五個建議給到你
    導語:職場人如何快速實現月薪過萬?五個建議給到你當今社會,不管任何領域都存在二八法則,即百分之二十的人掌握百分之八十的資源。職場中也同樣,往往只有百分之二十的人才能成為職場中真正的大贏家,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職場精英。他們不僅各種榮譽加身,還拿著高薪獎金,讓其他員工是分外眼紅。那職場人如何才能快速實現月薪過萬呢?通過一定的方法是可以實現的,首先,讓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個問題。
  • 全國月收入在兩萬以上的有多少人?
    一些大城市的人說自己月入兩萬元,主要是個調稅、社保基金都沒有扣,真正淨到手的,也不會有太多的。  還有一種人,平時月收入不高,但年終有一筆獎金髮下來,一平均,月收入也達到兩萬,這部分人到底算不算在月入兩萬的範疇內呢?  實際上,像北上廣深一線城市,每個月賺兩萬收入的人確實有不少,但是佔總在職人員比重,還是相當少的。
  • 從月薪兩萬到全職太太:那些回歸家庭的女性,過得怎麼樣?
    今天,我們結合調研及訪談的結果,來和大家聊一聊這個話題。01.是什麼讓這些女性選擇了回歸家庭?首先我們想說的是,的確有一些女性是出於自身意願選擇了回歸家庭。她們厭煩程式化的職場生活,希望有機會做喜歡的事,過更有質量的生活。
  • 月薪過萬在職場到底是什麼樣的收入水平?
    看到身邊的各種宣傳,一會95後月入過萬,一會寶媽月入過萬,自己就盯著這樣的人看,容易忽視其實這些成功的背後有更多沒有月入過萬的人,所以最終造成月薪過萬已經是職場普遍現象的倖存者偏差。月薪過萬的在職場中有,卻不是大多數,所以無需給自己太多壓力,但這不代表我們就可以鬆口氣,找回放飛自我的理由,而應該從這些數據與分析中尋找到自己未來發展的方向。
  • 在泰國月薪兩萬是什麼水平?當地居民告訴你,答案你都不敢相信
    在泰國月薪兩萬人民幣是什麼水平?當地居民告訴你,你都不敢相信   在中國如果可以得到2萬月薪的工作,那麼他的生活應該可以挺好的,也算得上是中上水平,努努力就可以幾年內在小點的城市買一套房,買一輛車。
  • 卡達航空在渝招聘空乘 兩萬元月薪很誘人
    圖:卡達航空公司參加47屆巴黎國際航空航天展   卡達航空公司昨天(12日)拋出兩萬元人民幣的月薪,準備於下月中旬抵渝招聘30名無吸菸嗜好的符合條件的空姐空少。今日起至18日,有意到海外發展的重慶市民可撥打電話023-63612356、65127671報名。
  • 從禁戴眼鏡看日本女性的職場困境
    從禁戴眼鏡看日本女性的職場困境 2019-11-18 06:45:04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陳海峰 責任編輯:陳海峰
  • 《女人要過好日子》今晚開播 遼視打造勵志季
    《女人要過好日子》今晚開播   諸如「男主內、女主外」、「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等傳統民間俗語,無不宣揚著「女人幹得好,不如嫁得好」的理念。而主打現代女性自強奮鬥的都市麗人情感大劇《女人要過好日子》,卻試圖告訴觀眾,女人若想過好日子,嫁得好更要幹得好。該劇由李文龍執導,沈傲君、鞏崢、陳志朋、葉倩雲等聯袂主演,將於今晚(9月24日)在遼寧衛視火熱開播,積極打造「勵志女人季」。其講述了三個女人面對下崗再就業、養老養子養老公、婚姻危機等生活困境時掙扎奮鬥的故事。
  • 月薪3千很清閒,和月薪2萬但很累沒休息時間,你會選擇哪份工作?
    如果有兩份工作可以選擇,一份工作非常輕鬆,月薪只有3000,工作時間不多,假期也多;另一份工作月薪2萬,但是會很累並且基本沒有什麼休息時間,如果是你會選擇哪一份工作?如果你是剛畢業的小白,沒什麼經驗,生活暫時也沒有很大的壓力,也可以先找份工作幹著點,輕鬆自在,初試職場,積累經驗。也有人說,如果我家裡有礦,我果斷選擇月薪3000,如果我家裡還等著我賺錢養家餬口,那麼不管多心累我也會選擇月薪兩萬。人生在世,我們沒法實現事事順心。
  • 學歷不高的90後女孩在上海月薪2萬多,上海工資真的那麼高嗎?
    目前中國一線城市在各方面水平已經接近或者達到國際一線城市水平,所以月薪兩萬對於90後女孩來說並不誇張,即便是個學歷不高的女孩,憑藉自己的努力和還算不錯的運氣也同樣能夠收穫高收入。但同樣,由於大部分人不在一線城市打拼,只看到一線城市的高收入可能也理解不了一線城市的艱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