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把國產劇分個三六九等,那麼《鐵齒銅牙紀曉嵐》這一系列,綜合實力絕對算得上首屈一指。從第一部在2001年播出到到現在已經18年過去了,在這期間又拍攝了三部續集。張鐵林一直飾演皇帝、張國立飾演大學士紀曉嵐,王剛演的貪官和珅也是惟妙惟肖,從此造就了這三位實力派演員鐵三角的稱號。
最近兩年的時間裡,王剛上《吐槽大會》詼諧幽默又充滿機智的吐槽收穫了觀眾的大量好評,張國立主持的《國家寶藏》、《演員的誕生》、《聲臨其境》等節目都是要口碑有口碑,還不缺話題性,超過專業主持人成了各大衛視霸屏的常客。
還有三人同臺出現在浙江衛視的《王牌對王牌》似乎喚起了大家對《鐵齒銅牙紀曉嵐》這部系列劇的懷念,網上繼續開拍《鐵齒銅牙紀曉嵐5》的呼聲也越來越多,也相繼出現了很多真假難辨的第五部開拍的新聞。
但是從客觀的角度來講,《鐵齒銅牙紀曉嵐5》的開拍並不現實。
一是劇情高開低走的下坡路
作為這部系列劇的忠實觀眾,沒看到十遍,五遍實打實有的,所以對這部劇還可以有點小小的發言權:從劇情內容上來講,最好的還是第一部,為官之道,職場之道都踩準了大家的痛點,紀曉嵐、和珅一正一反,處世的哲學、做事的底線和原則、百姓世人的淳樸愚昧都在兩人對手戲中揮灑的淋漓盡致。第二部也還算的上是針砭時弊的佳作;
第三部和第四部分別播出於2004年和2009年,相對於前兩部,在服裝、道具、化妝方面都有了明顯的進步,但是劇情上的發展開始走下坡路。第三部有點成了兒女情長的愛情劇,三個老男人竟然要開出了愛情之花,感覺額頭黑線一大把。而且女主從杜小月變成了陸琳琅,陸琳琅的扮演者張庭一直演的都是古靈精怪的角色,像是02年《穿越時空的愛戀》裡的小玩子,猛然變成了知書達理類型的,還是有點不適應。
如果第三部是編劇想要尋求突破,讓劇情內容變得過猶不及。那第四部可真就是只管插科打諢,幽默風趣讓觀眾笑的群口相聲了。不是說第四部的喜劇不好,而是這樣一部戲說歷史的清宮劇如果失去了劇情內核,沒有更深層次的內容可供觀眾回味推敲,只是一部搞笑的電視劇,那麼他的價值將大大折扣,也不能在經過時間的考驗後,依然讓觀眾百看不厭。
二是演員難聚首
雖然對《鐵齒銅牙紀曉嵐》這部劇的臺前幕後都很懷念,也培養出了他們三個人深厚的情誼,但是的事業發展都奔向了不同的方向,張國立跨界做主持,王剛則是修身養性居多,頗有幾分淡出銀幕的感覺,畢竟已經71歲了,名副其實的老人家,張鐵林倒是出現在了幾個綜藝節目裡。各自的重心已經明顯不在拍戲上面了。
觀眾想看,演員未必再願意演。
早在第四部拍攝的時候,都已經背負了很多的壓力,觀眾的心裡預期很高,又要延續之前的收視效果。鐵三角也是一番思忖才出演的第四部。第四部已經幾經考慮,再要有第五部,幾乎對所有相關人員都是考驗。
我們都肯定三人的演技,但是也不能忽略了很多並不受演員左右的因素,像是劇本內容,上面就已經提出的問題很難在現在的大環境下解決,第一部裡面的暗喻反諷能拍,未必能過審。單純搞笑一番觀眾又會不買帳,我們能看到的問題,老戲骨們肯定也心知肚明。已經把紀曉嵐、和珅、皇阿瑪的形象塑造的深入人心,大家更是評價王剛之後再無和珅,我相信在《鐵齒銅牙紀曉嵐》這部戲裡,作為演員,鐵三角應是沒有遺憾了,所以重拍5的可行性怎麼看都不現實。
留有想像和懷念的空間對於觀眾來說,也未必是故事不能繼續發展的遺憾。任何一個故事發展到詳盡,那存在的意義也會降低,不再拍5,也許對大家都是一種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