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朝鮮:街頭建築復古,百姓衣著樸素

2020-09-10 荊楚秀才

這次到朝鮮旅行,是當地旅行社邀請。所以,到朝鮮之後,也沒那麼多規矩。去了一些普通遊客沒有到過的地方。而且,我們在朝鮮拍照非常隨意,除了少數地方不能拍照,大部分地方沒有限制。到朝鮮旅行,平壤給了我兩個印象,首先是平壤街頭的建築非常復古。



說到復古,是因為平壤街頭隨處可見各種宣傳標語,像我們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感覺。平壤街頭百姓的穿著很樸素,路人的精神風貌,和我們過去也有相似之處。平壤街頭的人流密度很小,和國內大城市完全不一樣。平壤的馬路非常寬敞,給人一種遼闊的感覺。



平壤建築不但復古,而且充滿了張力。看上去非常宏大,講究對稱。朝鮮是公有制國家,這裡的百姓都有國營單位。早上的時候,人們一股腦出來擠公交車上班,也有很多人會騎自行車上班。而到了晚上的時候,大家在同一時間段下班。平壤街頭風格鮮明的有軌電車,是當地人最常搭乘的交通工具。

在朝鮮還有很多人會乘坐地鐵上下班,平壤地鐵深入地方一百多米。地鐵是一九六八年開始修建的,地鐵站裝修風格,和莫斯科地鐵非常像。在朝鮮旅行的時候,我還到過大同江畔的遊艇吹風,並在上面享受了一頓豐富的晚餐。遊艇是太陽能的,裡面裝修豪華,穿職業裝的服務員,都是大美女。

遊艇內的餐廳,菜系也非常豐富。從中餐到西餐都能吃到。不過裡面的消費很貴,人均消費人民幣三四百左右。當地也有人會到這裡消費,他們身上往往揣著大把外匯。行走在平壤街頭,經常能見到穿著體面,氣質優雅的美女,讓人覺得賞心悅目……

相關焦點

  • 前往朝鮮旅行,觀察朝鮮百姓的精神風貌
    到一個國家旅行,我喜歡觀察當地百姓的精神風貌。到朝鮮旅行,我也是這樣。到朝鮮旅行,給了我一種完全不一樣的體驗。我仿佛行走在八十年代,身邊的路人衣著樸素,表情嚴肅。朝鮮百姓給我感覺是,服裝款式統一,面無表情。你很難從他們的表情中讀出他們內心的真實感受。在朝鮮很少見到有人微笑,當然有部分人經常微笑。那就是我們的美女導遊,還有涉外場所的服務員。
  • 朝鮮印象行走平壤街頭,實拍當地百姓生活現狀
    全網追蹤】   在朝鮮平壤旅行的時候,我覺得這座城市給人的印象很特別。這裡的街道乾淨寬敞,但缺少生活的氣息。如果你行走在平壤街頭,會發現路人很少會攀談,或是在路邊停留,他們都是行色匆匆。
  • 走進朝鮮第二大城市,滿大街自行車,見不到廣告牌
    朝鮮第一大城市是平壤,第二大城市是開城。遊客到朝鮮旅遊除了去平壤,也會前往開城參觀。雖是朝鮮第二大城市,但開城有點像國內小縣城。走在朝鮮開城,有種時光倒流的感覺,仿佛回到了七八十年代。和平壤相比開城高樓不算多,大多數建築七八層,整座城市看起來灰撲撲的。
  • 行走朝鮮街頭,遊客能見到哪些時尚元素?
    平壤是朝鮮首都,是朝鮮最大的城市,同時是朝鮮最現代化的城市。遊客到朝鮮旅行,能見到很多時尚的元素。平壤的時尚,體現在其建築色彩和造型上。朝鮮百姓服裝色彩很單調,但建築的色彩一點不單調。站在羊角島酒店俯瞰平壤,會發現平壤建築色彩非常豐富,仿佛置身夢幻世界,顏色非常花哨。
  • 走進朝鮮:為什麼朝鮮百姓都想住進平壤?
    如果說朝鮮之旅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麼?我想說是平壤的市容市貌。相比朝鮮其他城市,平壤給我印象最好。平壤人和平壤之外的人,一眼就能分辨。比如我們導遊,她出生在平壤,上學在平壤,工作分配在平壤,身上有一種與身俱來的驕傲。朝鮮有兩千多萬人,生活在平壤的有兩百多萬,平壤是朝鮮人口密度比較大的城市。其他地區的朝鮮百姓想要進入平壤,需要通行證。
  • 朝鮮百姓非常熱情,街頭計程車越來越多
    朝鮮平壤現在也有各種大商店,百姓吃穿用度不用愁。當地百姓非常熱情,中國人到朝鮮旅行,當地百姓非常歡迎。很多遊客朝鮮新義州出發,乘坐火車前往平壤途中,沿途遇見的朝鮮百姓,有的會駐足對著列車揮手。在朝鮮平壤體驗地鐵,上地鐵以後,平壤市民也會給中國遊客主動讓座。大街上遇到朝鮮百姓,也多會露出友善的微笑。
  • 朝鮮第二大城市,街頭很冷清,中國遊客多
    中國遊客去朝鮮旅遊的線路很單一,都是當地旅行社統一規定的,你沒有自由行的選擇權。這其中,無論是4天常規線路還是6天的深度遊,你都繞不開兩個城市:一個是首都平壤,一個是老都城開城。這兩個地方都是朝鮮對外展示形象的樣板。
  • 走進朝鮮沿海城市羅先,感受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
    說起朝鮮羅先市,很多人可能不熟悉。大部分人了解平壤,因為平壤是朝鮮的首都,也是朝鮮最大的城市。但我們今天想談談朝鮮的沿海城市羅先。羅先是朝鮮唯一的直轄市,也是朝鮮的一個自貿區,和朝鮮其他城市相比,羅先市經濟相對發達,也相對開放,羅先沿海。
  • 行走在朝鮮街頭,哪些時尚元素能吸引你的眼球?
    平壤是朝鮮首都,是朝鮮最大的城市,同時是朝鮮最現代化的城市。遊客到朝鮮旅行,能見到很多時尚的元素。平壤的時尚,體現在其建築色彩和造型上。朝鮮百姓服裝色彩很單調,但建築的色彩一點不單調。站在羊角島酒店俯瞰平壤,會發現平壤建築色彩非常豐富,仿佛置身夢幻世界,顏色非常花哨。
  • 朝鮮歸來:遊客講述朝鮮普通百姓的生活
    朝鮮旅遊歸來已半年,翻看相機裡的照片,回想起朝鮮的所見所聞,覺得甚是感慨。讓我遺憾的是,相機裡的不少照片,過關時被刪除。作為一名遊客,我只能用普通的口吻來講述我所見到的朝鮮普通百姓生活。朝鮮的建築,都是一片片,方方正正,樣式統一,馬路兩旁都是蔥蔥鬱鬱的樹木,或是花花綠綠的居民樓。街道上的車輛不多,沿街的商鋪也不多,甚至垃圾桶都很少。因為太過乾淨整潔,讓人覺得沒有市井氣息。
  • 行走朝鮮新義州,看看當地百姓的生活水平?
    朝鮮新義州和我國丹東隔江相望,新義州是朝鮮第四大城市,現在到新義州旅行,可以不用籤證,直接報團憑身份證就可以前往。雖是朝鮮第四大城市,但新義州城區面積實際很小,很多地方看起來像農村,不少道路旁還種著農作物。新義州的街景和幾十年前的中國有點像,居民樓看起來有點舊,顏色略顯灰暗。
  • 走進朝鮮:閒談朝鮮百姓的慢生活
    現在我國百姓的收入有了很大提高,但工作壓力越來越大,生活節奏也越來越快。特別是在大城市,路人都行色匆匆,每個人都在為生活忙碌。為了給心靈放個假,我去了一趟朝鮮。現在去朝鮮旅行的人很多,到朝鮮之後,你會發現時光突然慢了下來。
  • 朝鮮平壤街頭:女性時尚、建築粉綠、街道一塵不染
    9月9日,朝鮮迎來建國70周年,系列慶祝活動引發國際廣泛關注。今年以來,朝鮮一系列外交大動作、最高領導人金正恩頻繁的國內視察都在對外釋放不同尋常的訊息。4月,在平壤參加馬拉松比賽之機,澎湃新聞特稿撰稿人深入「神秘」的朝鮮探訪,打量當地的人、景、物。圖為在平壤,早上上班的市民推著自行車過橋。
  • 行走朝鮮,看看朝鮮農村百姓的生活
    當我們乘坐的國際列車開始啟動,窗外的風景緩緩流動,呈現在眼前的朝鮮農村,像極了我們七十年代。農舍整齊,白牆灰瓦仿佛複製粘貼的一樣,每一棟農舍都一樣。黃牛拉著牛車,走在黃土地上,遠處的農田剛剛翻過土。偶爾能見到一兩臺農用機械,或是拖拉機。
  • 中國遊客眼裡的朝鮮百姓生活現狀
    行走在朝鮮平壤街頭,仿佛行走在我國的七十年代。平壤的有軌電車,讓我想起了我國的大辮子車。而偶爾見到拿著智慧型手機的朝鮮年輕人,又讓我覺得這個國家其實也很現代化。這裡有穿著土氣的農民,也有打扮時髦的平壤姑娘。
  • 朝鮮印象:朝鮮百姓冬天都喜歡吃什麼?
    有人問我冬天到朝鮮旅行是什麼樣的體驗。我總結出四個字,真的很冷。平壤的冬天非常冷。大街上也非常的冷清,平壤的冬天雖然很冷,但也不可能躲在被窩裡玩手機。每天早上,導遊會準時催我們出發。朝鮮百姓冬天喜歡吃些什麼東西?
  • 朝鮮之行:當地百姓的生活可能和你想像的不一樣
    談起朝鮮平壤,很多人會說,那不就是我們八九十年代嗎?抱有這種想法的人很多,但當你真正走進朝鮮平壤,會發現當地百姓的生活可能和你想像的不一樣。朝鮮平壤的建築在我看來,復古又魔幻,建築風格非常富有張力。平壤的人口不是很多,街道很乾淨,街上能見到很多穿裙裝,踩高跟鞋的女士,也能見到很多穿軍裝的男子。
  • 朝鮮印象:平壤街頭常見的幾種顏色
    朝鮮是個色彩豐富的國家,到朝鮮旅行的幾天時間,我發現朝鮮對某些顏色,有種偏愛。那麼,在朝鮮街頭最常見的顏色有哪些?第一種顏色是紅色,在朝鮮旅行的時候,我發現紅色無處不在。在朝鮮平壤很多地方,能見到紅色的旗幟,能見到紅色的宣傳標語,能見到紅色的海報。街頭上的學生,戴著紅領巾。商店裡賣的書,封面不少都是紅色的。
  • 朝鮮百姓的生活和以前有什麼不同?
    大概五年前,我去過一趟朝鮮。今年又去了一趟朝鮮。兩次朝鮮之旅,給我的感受是不一樣的。朝鮮的發展,雖然不像我國這麼快。但是,從朝鮮百姓的生活方式可以看出,她們的生活方式也在悄悄改變。五六年前到朝鮮旅遊,人們多是騎自行車,幾乎見不到電動自行車。如今平壤的街頭,時不時會見到人騎電動自行車。
  • 小夥到朝鮮旅行,對朝鮮這些現象感到不解
    乾淨整潔,是很多到朝鮮旅行的遊客真實感受。行走朝鮮街頭,這裡路寬車少,樓高天藍。秩序井然,學生排隊出行,市民排隊等公交車。司機不會隨意按喇叭,人們過馬路老老實實走天橋,或走地下通道,沒有人會橫穿馬路。朝鮮百姓收入不高,雖穿著樸素,但每個人衣冠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