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吃辣,或許是人的天性。
就算已經被證實辣是一種痛覺而非味覺,但人們總是痛並快樂著。
世界人民都有屬於他們自己的吃辣方式,而把辣椒變成醬,是大家共同的默契。
今天食帖君就來講一講辣醬,你會發現就算是辣,也可以千姿百態。
中國篇
原產於美洲的辣椒,到了 16 世紀才傳入中國,但傳入之後推廣得極快,尤其是在西南和西北地區。
不過各個地區吃辣椒的方式不一樣。
四川人利用晾曬的方式,把辣椒做成辣椒醬;湖南人做成剁椒;貴州人把辣椒封進土壇裡,製成帶有微微酸味的糟辣椒……
於是辣椒有了不同的性格,或直接或婉轉或醇厚……
\ 四川豆瓣醬 /
提到川菜就不得不提的豆瓣醬,辣椒不是主角卻不可或缺。
將幹蠶豆泡脹、去皮、剝瓣、晾曬,使其發酵而成為黴豆瓣,再與剁碎的鮮紅辣椒、鹽、花椒、菜籽油等拌勻,接下來就讓它在陽光下自然發酵了。
至於曬多久要依天氣而定,當表面的醬變幹凝結後就要翻醬,把下面的醬翻到上面來。
豆瓣醬的辣並不那麼強烈,取而代之的是因發酵而產生的濃厚醬香,並與其他香辛料的香氣相複合。
除了用來做菜,直接拌飯吃也很好吃,作為四川人的食帖君向你保證。
\ 四川辣椒醬 /
原材料通常只有辣椒與鹽,將辣椒洗淨、晾乾多餘水分後用機器打碎,再與鹽相混合。
辣椒的品種以二荊條為佳。
接下來就和豆瓣醬一樣,也是晾曬。所以四川人的家裡,常常會同時曬著豆瓣醬與辣椒醬。
相對於豆瓣醬,這種辣椒醬的風味要單一一些,但正因為純粹而有了更廣泛的用途。
炒菜、燒菜或是作為蘸料,在四川人看來,它的地位幾乎就等同於鹽。
\ 湖南剁椒醬 /
圖中的剁椒醬是食帖君自己做的,或許看起來不那么正宗,但味道還不錯。
相比需要在室外晾曬很長時間的四川辣椒醬,這種剁椒醬更方便家庭製作。
把新鮮辣椒洗淨、晾乾多餘水分後切碎,與蒜末、薑末、鹽、糖混合,最後再加上一點白酒。
如果你喜歡吃辣的話,可以用小米椒來做。
密封后在室溫下發酵個兩三天再收進冰箱裡,大概一周左右就可以吃了,炒菜或拌菜都可以。
它的辣是一種鮮辣,簡單直接,似乎還帶著些水氣。
\ 貴州糟辣椒 /
糟辣椒的辣是溫柔的,被其中的酸味掩蓋得若隱若現,但它絕不會完全隱形。
它的原材料也不過是新鮮辣椒、鹽、白酒、姜和蒜,但發酵時間更長,並且是嚴格的無氧發酵。
糟辣椒、紅酸湯調料和木姜子油,有了這三樣,就是經典的貴州酸湯了。
你總是在回味之時,才會感到一絲辣意開始在口腔中蔓延。
\ 蒜蓉辣椒醬 /
來自李錦記,味道當然有些廣式,可以說是一款蒜香甜辣醬。
蒜香濃鬱,酸與甜的調和讓它的辣變得圓潤柔和。
這也意味著人們對它的接受度會更高,就算不愛吃辣的人大概也不會拒絕。
炒菜、拌麵或是作為蘸醬,用來燒烤也不錯。
\ 老乾媽豆豉油辣椒 /
豆豉油辣椒可以說是老乾媽永恆的經典,它的辣是香辣,既是豉香也是經油炒制後的微微煳香。
當然,它的辣味也並不強烈,算是其中的一點點綴。
老乾媽的吃法有很多,食帖君私以為,用它炒飯最好吃。
世界篇
早在幾千年前,墨西哥人就開始種植和食用辣椒了,而辣椒真正開始走向世界是在 15 世紀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之後。
中國人常常以為自己最能吃辣,走到外面才發現,辣的世界原來如此廣闊。
\ 美國 Tabasco 醬/
可以說是風靡世界的一款辣醬了。
所使用的辣椒就是原產於墨西哥的 Tabasco pepper ,自 1868 年開始生產以來,配方幾乎沒有發生過改變。
將辣椒搗碎後撒上鹽,在木桶中經過長達三年的發酵,再用醋來稀釋,最後進行 1 個月的熟成。
所以製成的醬雖然水分含量非常高,味道卻不淡。
通常較少直接拿它來烹飪,而是作為佐餐醬汁,搭配披薩、沙拉、牛排等。
\ 墨西哥 Salsa 醬 /
墨西哥料理中不可或缺的辣醬,尤其是在墨西哥卷餅中,你總是能見到它的身影。
製作方法其實很簡單,將番茄、洋蔥、辣椒和香菜切碎,再加入檸檬汁和鹽就可以了,當然它也有很多改良版本。
這種辣醬完全可以現做現吃,除了墨西哥卷餅外,製作沙拉、意面、披薩等西式料理時也都可以用到。
\ 韓國辣醬 /
韓國辣醬質地較為稠厚,以大米、大豆和辣椒粉為主要原料,經發酵製成。
它的辣度較為溫和,甚至帶有明顯的甜味,這除了有發酵的原因外,也和一些製造商會在其中額外添加糖分有關。
當然,它主要還是用於製作韓式料理,韓式拌飯或是炒年糕,如果沒有它的話就總少了一點味道。
\ 土耳其 Acuka 醬 /
在敘利亞地區也被稱為 muhammara 。
通常以新鮮或幹辣椒、核桃碎、麵包屑和橄欖油為主要材料,此外也會加入一些大蒜等香辛料,做好之後還會在表面撒上一些香草作為裝飾。
它的口感和風味都較為強烈,通常直接搭配麵包或者作為烤肉和烤魚的醬料,帶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在其他地區並不多見。
\ 北非 Harissa 醬 /
地中海料理的代表性調味料,在北非的馬格利布地區,尤其是突尼西亞最為常見,此外在有大量阿拉伯人居住的國家,如法國和德國也能看到。
最基礎的 Harissa 醬的做法,就是將新鮮辣椒蒸熟,與植物油混合後打成泥狀,之後再加上鹽就可以裝瓶。
也可以加入大蒜和香草等,或者將植物油加熱,讓辣椒的香氣更加凸顯。
它最常被用作烤肉和烤魚的調味料,在一些歐洲國家,人們也會用它來做三明治。
\ 日本 柚子胡椒 /
這是一個容易讓人誤會的名字,但它和胡椒沒有關係。
只是因為在日本,「胡椒」是辣椒的古語,現在在九州地區這種稱謂依然被作為方言而保留了下來。
將辣椒切碎,與柚子皮和鹽混合後自然發酵即可,通常使用青辣椒,也可以用紅辣椒來做。
作為典型的日式調味料,當然和日本料理最為相宜,比如鍋料理、天婦羅、烤雞肉串等。
柚子皮的加入使它具有了獨特的清雅香氣,更能襯託出食材本身的味道。
好了,今天就先介紹這些。
為什麼突然想介紹辣醬?
因為食帖君發現,辣醬是一人生活的必備良伴啊!
一種辣醬會吃厭,冰箱裡多備幾種不同風味的,做飯時舀上一勺就能有如神助,感覺自己的廚藝蹭蹭上漲。
光有辣醬還不夠,如果你想享受更豐富、更滿足的一人飲食生活,還應該必備的,是一本書——《孤獨的吃吃吃》。
最近在微博上看到很多入手這本書的小夥伴,如果你也喜歡這本書,歡迎也發微博帶話題 #孤獨的吃吃吃# ,分享你的一人料理生活。
食帖君會每天搜索微博話題頁為你點讚,還會在 4.6 之前,每周抽取一位曬書讀者,贈送可搭配本書使用的食譜手帳——《這是我的料理手帳》一本。
對了,這本《孤獨的吃吃吃》的最快入手方式,就是點擊文末左下角【閱讀原文】。
捧著我心愛的辣醬
吃吃吃去咯~
text. 葉濤 | photo. Yahoo!JAPAN
商務合作|職位應募:witheating@foxmail.com
喜歡就加⭐️點「好看」~
News!
食帖最新視頻同名書
《孤獨的吃吃吃》
點擊文末左下角【閱讀原文】
就能快速入手!
▼點擊【閱讀原文】,立刻入手《孤獨的吃吃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