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四大名臣死後誰的下場最慘?三人遭炸墓,一人被拖屍遊街

2020-12-15 晚清陳卿美

文|陳卿美

作為大清國的脊梁,人們常常將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四人稱之為晚清四大中興名臣。說他們為大清國的晚期發展做出了非凡又卓越的貢獻。四人功勳卓著,位極人臣,顯赫一時。但生前即使榮耀萬千,死後也難說不被掘墳拋屍。

先說曾國藩。曾國藩死於1872年(同治十一年)3月20日。當時的曾還是兩江總督。那天午後,他正和大兒子曾紀澤在總督署花園散步,突然感覺腳麻,大兒子忙把他攙扶回書房,曾國藩連話都不能說了,還一個勁的抽搐,沒到一個小時就去世了。其實,曾國藩就是中風而亡,終年61周歲。曾國藩死後,朝廷輟朝三天以示哀悼,這榮耀不可謂不高。

位於長沙嶽麓的曾國藩墓

究竟要給曾國藩安葬在哪裡呢?為了給這個曾家牛哄哄人物找個合適的地方,曾家可沒少費周折。從長沙府再到衡州府,選來選去,最終還是選定了長沙的金盆嶺。曾國藩的靈柩由水路乘火輪運送至長沙,大兒子曾紀澤、二兒子曾紀鴻一路護送。其實金盆嶺只是暫時安放地,第二年,曾國藩家人又將他的棺槨遷葬到嶽麓的坪塘。這裡可以直接與湘江對望,湘江是湘江兒女的精神家園,也是曾國藩創立湘軍的起點。

同很多名人的墓一樣,曾國藩的墓也經歷了多次破壞。先是表面建築被破壞,地上各種石頭雕塑不是丟失,就是被人為砸碎,後又經歷了兩次炸墓,在20世紀60年代那個火熱又瘋狂的年代,曾國藩被視為滿清皇帝的走狗,要掘墳戮屍。幸運的是,年輕的小將們用炸藥都沒能炸開曾國藩的墓,據說他的墓是三合泥與碎石、糯米一起攪拌、澆築而成,異常堅固。二十年後,曾國藩的墓再遭炸藥炸墓,但盜墓賊仍沒能打開棺槨。就這樣,曾國藩的屍首沒有遭到破壞,或許是冥冥中的一種力量在保護著他。

相比之下,李鴻章就沒有那麼幸運了。李鴻章死於1901年11月,終年78歲。這個時期,中國與八國聯軍談判還沒有完成。11月6日,李鴻章咯血病逝。同樣,李鴻章的死也震動了清廷,甚至一度將北京城戒嚴,以防發生內亂。

李鴻章是安徽合肥人,自然也要安葬回合肥。但他沒有選擇自己出生地,也沒有與自己的祖宗安葬在一起。據說李鴻章比較崇拜包拯,於是,就將自己的百年吉地與包拯挨著。包拯墓就在合肥的大興集,距離包拯墓三百米,即是李鴻章的墓。1903年初,李鴻章安葬在此。包拯代表著一種忠君愛民,鐵面無私的形象,或許一直被罵漢奸的李鴻章希望沾沾包拯的光。

同樣是瘋狂的年代,李鴻章的墓也同樣遭遇了炸墓的厄運,但沒有被炸開。人們通過挖地道的方式,將李鴻章的棺槨拽出。李鴻章與夫人的屍體保存非常好,裡邊的隨葬物品都被拿走,包括陀羅經被、金條、寶劍、眼鏡、拐杖。隨葬物品搶就搶了,人們還侮辱了李鴻章的屍體,只因他是「賣國賊」。人們將他的屍體掛到拖拉機上遊街,很快,李鴻章的屍體就七零八落。堂堂一個「與世界爭長短」的李中堂萬萬沒想到,死後不到半個世紀的時間,竟然落得如此悲慘的下場。

再說左宗棠。左宗棠死於1885年,終年73周歲。左宗棠是含恨死於福州,臨死時還在心憂國家,遺憾自己未能張國威。左宗棠也是湖南人,同樣要歸葬家鄉。或許是左宗棠一直剛正不阿,得罪過不少人。為了怕以後有人掘墳,人們在出殯那天,選擇三個棺槨同時發葬,以此迷惑世人。但左宗棠真正的墓穴還是在長沙。

一樣是瘋狂的年代,一群狂熱分子用炮炸開了左宗棠的墓。左宗棠的墓被打開後發現,並沒有什麼值錢的隨葬品。最特別的地方是,打開棺木後,一股香氣直衝大腦。左宗棠的屍體遇到空氣後迅速腐爛,人們將其拋屍荒野,屍骨散亂。一個被稱為民族英雄的左宗棠也不會料到,自己死後八十多年,還會遭此厄運。周圍的村民對左宗棠非常敬仰,夜晚偷偷將左宗棠的屍首重新收斂,再次安葬。

最後說張之洞。張之洞死於1909年,終年72歲。他的死距離清朝滅亡只有兩年時間。作為一個大清國的中興之臣,或許沒有看到滿清政權的滅亡是幸運的事。否則,幹了一輩子洋務,為清廷嘔心瀝血的他看到一代王朝灰飛煙滅的時候,那將是怎樣一種悲涼的心情。

張之洞生於貴州興義人,但祖籍在河北南皮縣。他死後沒有安葬在貴州,而是選擇了南皮,那裡有張家的祖墳。張之洞與三位夫人葬在一起。但張之洞仍然沒有逃脫被掘墓拋屍的厄運。

還是那個狂熱的年代,還是一群高喊口號的狂熱分子,他們不顧阻攔,用鐵錘、鋼釺破壞了張之洞的墳墓,打開了棺槨。人們將「沉睡」的張之洞與夫人連同被褥一起被拖出,搶完幾件隨葬品後,直接將張之洞的屍體棄之荒野。在長達兩個月時間裡,張之洞的屍體任由搗亂的人踢踏。也是在一個夜晚,張之洞的殘缺不全的屍體突然消失。原來是被好心村民頂著壓力秘密埋葬了。

四位晚清中興名臣,四座墳墓均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其中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都遭遇了炸墓。李鴻章的屍體被拽出拖行遊街,左宗棠、張之洞的屍體被拋屍荒野。悲乎?慘乎?一個無法尊重歷史,尊重先人,不懂反思的民族真的有未來嗎?

相關焦點

  • 晚清中興四大名臣誰的實力更厲害?四大名臣簡介
    晚清,已經到了清朝統治的末期了,沒有了鼎盛時期的繁榮,也逐漸走向了衰弱,但依然有很多非常有才華有能力的賢臣出現,晚清中興四大名臣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對於晚清都有很大的貢獻,平定太平天國、收復新疆、洋務運動等,晚清中興四大名臣誰更厲害呢?
  • 晚清頂梁大臣:專跟外國談判籤條約,死後被拖拉機拖屍,骨肉難尋
    晚清頂梁大臣,是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李鴻章。李鴻章(1823年—1901年)本名章銅,字漸甫、子黻,號少荃(一作少泉),晚年自號儀叟,別號省心,世人多稱「李中堂」,因行二,故民間又稱「李二先生」。最值得一提的是,他專跟外國談判籤條約,代表清政府籤訂了《越南條約》、《馬關條約》、《中法簡明條約》、《辛丑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伊藤博文說他是「大清帝國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強一爭長短之人」,德國海軍大臣柯納德說他是「東方俾斯麥」,慈禧太后說他是「再造玄黃之人」。李鴻章1901年去世,葬在安徽合肥東鄉夏小影(今合肥大興集)。
  • 晚清中興四大名臣,誰的官職最大?爵位最高?
    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合稱為「晚清中興四大名臣」,當大清王朝搖搖欲墜之時,是他們挺身而出,憑藉著驚人的才能與忠心,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 那麼,同為晚清中興名臣,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四人,到底誰的官最大?誰的爵位最高呢?
  • 晚清重臣李鴻章:屍骨被人挖出、掛在拖拉機後面拖行遊街
    一萬年來誰著史,三千裡外欲封侯,李鴻章少年立志李鴻章作為晚清時期的重臣,他是中興四大名臣之一,也是洋務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從討伐太平軍到平定義和團運動,李鴻章勞苦功高,他僅憑一人之力,在複雜多變的政治漩渦中力挽狂瀾。
  • 晚清四大名臣中,誰的官職最大,爵位最高,諡號最尊
    從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到1912年清朝宣告滅亡,被稱為晚清七十年。晚清七十年,出現了不少力挽狂瀾的中興名臣。其中,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這4人,被稱為「中興四大名臣」。 晚清四大中興名臣中,誰的官職最大,爵位最高,諡號最尊?
  • 晚清四大名臣,誰的官職最大,爵位最高,諡號最尊
    從鴉片戰爭開始的晚清七十年間,清王朝出現了很多能力突出,力挽狂瀾之輩。在清朝晚期的七十年間,這四人因為貢獻巨大,被廣泛成為中興四大名臣,他們分別是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中興四大名臣都為清朝做出過突出的貢獻,那這四位的到底誰更勝一籌呢?
  • 晚清四大名臣該如何排序?
    我們都知道晚清有四大名臣,那麼這四人誰的貢獻最大,該怎麼排序呢?先看看四人的主要貢獻。左宗棠,晚清重臣,軍事家、政治家、著名湘軍將領。一生經歷了湘軍平定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領導人之一,鎮壓陝甘回變和收復新疆等重要歷史事件,利用晚清大量的軍隊平定了太平天國的運動。
  • 「晚清四大名臣」合力為清朝續命半個世紀
    熟知歷史的朋友大都知道晚晴有著名的「四大金剛」為,若無此四人,晚清政府恐怕會提早50年滅亡。這四位名人即曾國藩、左宗棠、張之洞、李鴻章,他們四人讓晚清多存在了半個世紀,歷史上把他們稱為「晚清四大名臣」,今天就為大家講講他們的功與過?
  • 62年前,李鴻章墓慘遭炸毀,遺體掛拖拉機後面遊街示眾,屍骨無存
    比起慈禧,他似乎才是駕駛晚清這艘破船的舵手。不僅隻身一人籤下了近代以來清政府大大小小的不平等條約,而對中國歷史進程起到關鍵性作用的幾件事件,譬如洋務運動,鎮壓太平天國運動等,也能找到他的身影。    後來在1958年那會,不知是誰提出李鴻章是「賣國賊」的說法,一時間,當地掀起了批判李鴻章的運動,而光批判也就算了,更過分的是,後人有人竟提出要挖掘李鴻章的墓。
  • 曾左李張晚清中興四大名臣,誰的官職最大?誰的地位最高?
    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合稱為「晚清中興四大名臣」,當大清王朝搖搖欲墜之時,是他們挺身而出,憑藉著驚人的才能與忠心,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 (李鴻章像) 張之洞,字孝達,號香濤,祖籍直隸南皮,出生於貴州興義府,晚清名臣,清流派首領,一生主要貢獻在于洋務運動
  • 晚清四大名臣分別是哪裡人?他們故居現在怎麼樣了?
    所謂晚清四大名臣,有多種說法,最普遍的一種說法是: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和張之洞。 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分別是哪裡人? 曾國藩是湖南省長沙府湘鄉縣荷葉塘白楊坪人,現在屬於湖南省婁底市雙峰縣荷葉鎮大坪村。
  • 每人一句話,看透「晚清中興四大名臣」各自的立足之本
    從漢光武帝,到唐憲宗,再到明孝宗,歷朝歷代向來不乏中興之主,但晚清的短暫中興,仰仗的卻是四位漢族大臣。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合稱為「晚清中興四大名臣」。那麼,他們到底有哪些突出貢獻?何以堪當「中興之臣」美譽?以下,我們不妨從每人一句經典評語出發,探尋曾左李張各自的立足之本。
  • 幼兒園是誰創辦的?晚清名臣張之洞,創辦了近代第一所幼兒園
    幼兒園是誰創辦的?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張之洞,創辦了近代第一所幼兒園世界上最有影響的幼兒園是德國的教育家福祿培爾創辦的。而中國近代第一所幼兒園是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張之洞創辦的,說起張之洞,生於光緒十七年,從小聰明好學,五歲就進入自家的私塾學習,曾拜不少名師,後參加科舉,二十七歲便中進士,曾任許多重要職位,他是清代洋務派代表,也是晚清名臣。
  • 天王洪秀全死後,他的八十八個老婆下場怎麼樣?下場一個比一個慘
    尤其是對晚清慈禧太后統治的的時期,朝廷越來越腐敗,也就難免有起義的的部隊,比如太平天國運動。這是一場完全是由於滿清朝廷腐敗導致的。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一講太平天國運動中的天王洪秀全吧!一洪秀全這個人相信大家對他都應該認識,他算得上是在晚清的一個小有名氣的人物。但是歷史對他的評價有褒有貶。
  • 清朝官職最大的漢臣是誰?晚清四大名臣無人能及,他憑藉的是什麼
    晚清是一個漢臣群體崛起的年代,比如我們熟知的「四大名臣」: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縱觀他們的官職,都會發現一個共同的頭銜:內閣大學士,比如李鴻章就做過文華殿大學士,而曾國藩則是武英殿大學士。到了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廢除宰相,直接管理六部,但皇帝一人處理政務顯然力不從心,所有招攬了一批學士協助皇帝。起初內閣學士官職低微,權力也不大,主要工作就是輔助皇帝工作,到了明成祖朱棣之後,內閣學士逐漸演變為內閣大學士,而且開始由各部尚書輪番入職,並成為政府常設機構,人員也逐步穩定,成為了政府決策的中樞機構。
  • 四大神獸法力高強,下場卻很慘,玄武更是被女媧砍斷了四肢
    我們國家是一個有著上下五千年歷史的文明的古國,在這漫長的歷史發展當中,我國也流傳下來了很多稀奇古怪的神話傳說,雖然裡面的很多故事在現實生活中都沒有發生過,很多人也都認為那都是封建迷信,但是仔細的品讀就會發現這些故事都非常的有趣,尤其是小的時候最是喜歡。
  • 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晚清名臣留下的輓聯,哀思悠悠,讓人淚下
    大家都知道,晚清有四大中興名臣:「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這些人名震一時,對後世的影響頗大,比如現在很多人還在學習《曾國藩家書》。其實這些名臣寫的輓聯,同樣很有韻味,充滿哀思,讓人情不自禁的淚下。關注小編,一起來欣賞吧。
  • 晚清四大名臣之一,國弱敵強的前提下,竟能從沙俄手中收回此領土
    晚清四大名臣之一,國弱敵強的前提下,竟能從沙俄手中收回此領土素材來自網絡,文章原創晚清也是個動蕩的時代,有動蕩就會有英雄。而左宗棠無疑就是晚清的一位英雄,一個極為愛國的愛國主義英雄,胸懷天下,憂國憂民的晚清臣子。雖然入仕途晚,可是還是盡心為國效力。左宗棠幼時就讀四書五經,飽讀詩書,在長沙城南學院讀書,拜見著名學者賀長齡,學者以國士接待,而且老師也極為喜歡他,在湘水校經堂學習也是刻苦,學習成績優異,總是名列第一。
  • 多爾袞也太慘了,死後兩個月被後代挖墓掘屍網友:掘的好
    多爾袞也太慘了,死後兩個月被後代挖墓掘屍,很多人表示掘的好,也有很多人表示最毒婦人心,畢竟這種事也是經過孝莊默許的。中國有一句大俗語,死者為大。但清代的多爾袞在死後兩個月被後代挖墓掘屍,陪葬的金銀財寶充公不說,屍體也被折磨的不成人樣。
  • 卡扎菲死後,他的漂亮女保鏢們面臨了怎樣的下場?網友:越美越慘
    這個國家元首就是利比亞前總統卡扎菲,那麼他死後,身邊漂亮女保鏢面臨了怎樣的下場呢?網友表示:長得越美的下場越慘不忍睹。卡扎菲曾是利比亞的一位領導人,但最後面臨十分悲慘的結局。在他死後,這群女保鏢沒有了靠山,全都紛紛為自己尋找出路。有的想要跟隨男友逃出國外,卻被發現,沒有逃脫被亂槍打死的命運。有的給自己做了偽裝,想要出逃,但被認出後仍然被槍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