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隨著消費升級和體驗式場景消費的流行,各類圍繞著「城市複合空間」理念的「網紅」書店相繼湧現,加上書店作為購物中心「軟實力」的升級體現,也使書店得以借著開發商的紅利期實現快速擴張。
就在2018年3月1日,經過三年籌備,全球115家書店探訪,56人專業選書...昆明最美書店又添新面孔——璞玉書店,一家人文社科和少兒中英文書店在C86山茶坊一樓正式開業。璞玉書店會給大家帶來什麼呢?快跟著小編一探究竟吧!
璞玉書店:書為大,只做書
走進書店,3000平米空間裡,璞玉堅持「書為大,只做書」,以閱讀方式滋養閱讀氛圍,製造閱讀美景。
據書店的工作人員介紹,56位專業選書人,從全球335個出版社、25萬種書籍中逐一挑選每本書籍,除了對比內容、封面、版次、印次、出版時間等書籍基礎信息,以不同的學業、職業背景,多元的視覺讓璞玉的書籍廣博而精準。在未來,如果你要在昆明找人文社科類某一書籍最好的版本,都能在璞玉書店裡找到。
同步歐美、北上廣,璞玉書店每月300餘種雜誌更新,囊括全球TOP200中英文雜誌,它們以對現實最大程度的報導,獲得了各領域的權威地位。這些雜誌是我們在昆明了解當下全球資訊不可或缺的讀品。
璞玉書店內修建了1200平米非盈利少兒中英文圖書館,與DK Publishing, Penguin Books, Walker Books等國內外童書出版社合作,讓每個孩子都能在第一時間、同等機會下,讀到他們喜歡的書籍。
玻璃幕牆的大面積運用,讓一天日光與書店儘可能地接觸,組合出不同的光影律動。空間頂部一天中的光影變化,是整個書店最引人注目的特色——天空灰的波幅隨著日照變化在波光粼粼中倒影出雲南的湖光山色。
AIM愷幕建築設計和設計師 Vincent 一直堅持與嫻熟表達的自然感,在璞玉書店內得到了完美的體現。
據悉,在不久的將來,書店會推出二期空間,更多精彩值得期待。
現在的你,是否還會走進實體書店,真實地觸摸紙張,掂量書的重量,嗅到翻書時飄出的油墨味?
在昆明有這樣的特色獨立書店,除了書籍和閱讀,還融入了咖啡、文化空間、復古雜貨、經典唱片等元素。只要找到一本中意的書,可以隨便坐在哪裡就度過一個下午。隨處都是入鏡的絕妙細節,文藝的你真的不能錯過。
世界書局:這是一種格局,亦是一場情懷
在大都摩天購物中心的樓上有這麼一家書店,5000多平方米的書局,剛一進去就被裡面的陳設給驚豔到。門外一側擺放著一排排的機器人。
空間很大,擺放也很緊湊,書很多,卻不給人以擁擠之感。往右走進去是咖啡店和免費的閱讀區,周末的時候還得去早一點不然位置就都沒有了,除此之外裡面還能看到一些古董珍藏,處處都彰顯著古樸大氣。
米巢書店:奮鬥者的糧倉
店內的燈光擺設都很有特色,桌面上還擺放著稻穗,應其店名。據說還會時不時的舉辦讀書類的活動,愛書之人經營的書店,不僅僅是來看書,更是一種交流。
橡皮書店:擦掉你所有煩惱的橡皮書店
雲大老校區的旁邊,有這麼一家小小的橡皮書店,空間很小,卻布置的很緊湊、溫馨,慵懶文藝。
小小的空間,卻讓人忍不住駐足,每一個角落都讓人覺得驚喜,不得不佩服店主人的創意和巧思。
坐在軟墊上,翻看著手中的書籍,偶爾抬頭望著窗外,看著行走匆匆的過路行人,那一刻的時光是多麼美好。
貓的天空之城概念書店:一家書店溫暖一座城市
每個城市都有一家貓空,昆明的貓空已經沉澱了很多人的記憶。一個悠閒看書的地方,一個充滿了濃濃暖意的地方。
一走進貓空撲面而來的就是濃濃的文藝氣息,不管是浩瀚書海,還是各種漂亮可愛的小玩意,都有著獨特的吸引力。
文藝復興:書與人的直面交流
文藝復興,看到店名,似乎就已經能窺探到店主的深深用意。閱讀終究是要安靜下來,手捧一本紙質書,在書海裡徜徉。用手機和拿著書本看書的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效果終究是天差地別。
這裡和傳統書店不同,環境舒適,色調給人溫暖而平靜的感受,光線不會太刺眼或是太昏暗,一切都恰到好處,靜下心來慢慢品讀這些有著深度的好書。
漫林書苑:歷史與人文深藏書店
文化巷的一間書店,已經有好些年頭了,每次去文化巷總是要進去逛一逛,看看能不能淘到自己喜歡的書。
店內的書很豐富,種類很多,手帳、創意筆記本、特色小文具也有很多,可以淘到很多好看的本子。
生活方式:閱讀的生活,已是一種生活方式
書都是經過精挑細選的,十分有品位,店裡還會放著blusgrass風格的音樂,在這裡看書的過程就是一種享受。
用於閱讀休息的是放在地上的草墊,周邊還有各類的小玩意、零食、生活家具、植物盆栽。
西西弗書店&矢量咖啡:品一杯咖啡,讀一本好書
走進店內,最先注意到的是櫥窗裡的擺設,文藝小清新的調調,讓人心生喜歡。書籍分門別類碼得整整齊齊,各種各樣的書都有,可以拿上喜歡的書到隔壁點一杯咖啡,慢慢地度過一個下午的時光。
卡座的位置團團很喜歡,靠著窗戶,背對著店內也讓人有些安全感,天晴的日子裡還會有陽光照射下來,非常的溫暖。
麥田書店:有一種情懷,叫做堅持
真的是很小很小的一家書店,卻已經開了十多年。沒有太多的修飾,沒有過多的宣傳,它就在這個角落靜靜地生長,有著態度和質感,現在的它盛名在外。
沒有暢銷文學,每一本書都像是被細細斟酌過的,優質的書籍,優質的內容。這裡是一個淘書的好地方,讓自己的思想得到更多的升華。
花生書店:在閱讀的道路上,收穫更多的風景
這是一家顛覆了傳統模式的書店,是一家與其他出版機構有較多合作並共同定期舉辦活動的獨立書店,越來越多的讀書愛好者匯聚在一起,看得出來,這也會是未來書店的發展趨勢。
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那個很有年代感的綠色書櫃,在休閒區裡還有老式的臺櫃,留聲機和一些老照片,總體還是文藝復古的風格。店內的書籍大部分偏向小眾文學,有時候會淘到不一樣的驚喜。
大象書店:隱藏在巷子深處的小時光
隱藏得特別深的大象書店,也在人口相傳下越來越火。它一直是低調的,用心地經營著這樣一家小小書店。
書的種類不用多說,到了大象書店最大的感覺就是舒適。它能讓你很舒服的在這裡呆一天,坐上舒適的椅子,找上一本好看的書,點一杯咖啡,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
不信書店咖啡館:陽光通透,室內斑駁
不信書店咖啡館其實是書店、咖啡館和酒店的集合,就在火車北站附近。可以享受在戶外的閱讀時光。
剛走進去是一個大花園,右邊就是玻璃房露天書店和工業風裝修的咖啡館。非常和諧的混搭在了一起,風景很好,就這樣看著書的感覺也很不錯呢。
非子書吧:小小的樓,在這裡不期而遇
很有年代感的小樓,裡面的裝修不像一家書店,更像是一個溫暖的小家。
具有年代感的木門和樓梯、書櫃,被老闆用心的點綴,窗明几淨,陽光滿盈。書籍很多,有很多值得收藏的譯文和好書,就連菜單都是別出心裁,菜名都充滿了詩意。
兩層都堆滿了書,來看書的人也都安安靜靜的,大家看著書互不幹擾,看不完也可以借走,帶回家繼續看。
51號書吧:喧囂與安靜總是相輔相承
這家店是經過重新裝修變成了書吧,一樓是清吧,二樓是書吧,非常獨特的結合。
書吧寬敞明亮,也不會被一樓所影響。有很多不錯的書可以在這裡安靜閱讀,閱讀期間也可以點一杯好喝的果汁作為陪伴。
卡夫卡書吧café:萌寵和書籍自成一道風景線
說實話第一次到這家店門口的時候,還以為這裡是一家酒吧。走進去才發現別有洞天,復古的風格,眾多的書籍,還有一大波貓咪,喵星人的心都快被融化了!
總的來說,這裡是一家有酒、有貓、有咖啡的書吧。環境優雅,非常安靜,當然對於愛貓人士來說這裡應該會變成擼貓場地,只不過貓貓真的好可愛~
讀書,這是一件需要堅持下去的事。紙質書除了形式上更具真實感外,其天然具有的文化重量也使讀者更能體會到閱讀的氛圍和趣味。你有多久沒看紙質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