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在遠方》講述了一個快遞公司在網際網路浪潮中成長的故事。任何故事都是由人來演繹,劇中當然也少不了人與人之間感情的戲份。
在故事開始的時候,男女主角姚遠與路曉歐原本是一對歡喜冤家,和所有的電視劇的感情橋段一樣,最初兩個人針尖對麥芒、誰也瞧不上誰,後面開始慢慢理解,彼此認可,情愫暗生。
如果兩人相愛就完結了,這一定不是一個好編劇,要有轉折,要有懸念和起伏,於是,我們接下來看到,他們一個家世良好,一個在福利院中長大,天然就有一種階級的鴻溝。
於是,路曉歐的父親找到姚遠深聊了一次,父親都是深愛著自己女兒的,跟所有準備棒打鴛鴦的父親一樣,他的意思很直白,希望姚遠能離開自己的女兒。
姚遠明白自身的處境,也知道給不了路曉歐幸福,與路曉歐父親深聊後,姚遠做了決定,選擇離開,他覺得如果自己走了,時間會讓路曉歐會忘記自己,路曉歐會找到新的愛情,會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
男人離開了他愛的女人,明明他還愛著,為什麼要離開心愛的女人?電視是這樣演的,生活中也有這樣的情況,他沒有停止愛,但是有一天他會選擇獨自離開,默默地或無聲地解釋「我給不了你幸福」。
你愛,但你要離開,為什麼有這個悖論,有一個很簡單的答案:「因為愛。」
最重要的是,一個有愛的人不想傷害他所愛的人,不想將沉重的鎖鏈掛在愛人的脖子上來造成負擔,於是他離開,獨自一個人繼續愛著,為了不折磨,也為了不破壞對方的生活。
因為離開的他已經被告知很多次,他們兩個人差距太大,他的愛多麼的自私,他的愛毫無價值,他的愛會破壞他女人現有的生活,如果沒有他,一切都會好起來的!一切都會完全不同。
有一句俗語:「門當戶對」,說的是男女雙方各自家庭社會地位和經濟情況相當的時候,結合才會適合。
很多現實生活中的例子也宣示了門不當、戶不對的愛情或婚姻會產生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鳳凰男」、「攀高枝」這些詞可以說是世俗的偏見,也可以說是一種社會現實,不幸的婚姻也有部分來源於此。
男人以「不能給愛人幸福」的理由強迫自己離開,以免打擾和折磨他們所愛的人,但是這一切都是真的嗎?
我們再來返回劇中,姚遠到底愛不愛路曉歐呢?在劇情前半程,姚遠愛路曉歐,他覺得自己配不上路曉歐,卻從沒有想好好努力讓自己配得上,和路曉歐父親的那次談話與其說是姚遠的幡然悔悟,不如說是他自行慚愧,在明知不會有結果的情況下他除了推開路曉歐別無他法。
如果一個人對您很珍貴,最好的選擇是一起尋找出路,即使他真的愛你,間接和直接逃避不會糾正這種情況。
他說他不想幹擾你的生活,他說你們之間有差距,他說給不了你幸福,難道他不能選擇去改變嗎?愛,會讓人不顧一切,愛會讓人奮不顧生,愛為什麼不能讓他在保持現有關係的同時去努力改變?難道只有離開了,只有遠方的祝福才是他的愛?
劇中路曉歐的日記說明了她的愛是奮不顧身的付出,這種愛真的讓人心疼,這才是真正的愛。
一個讓心愛的女人哭泣和痛苦的男人,有再冠冕堂皇的理由都掩飾不了他的自私。
我們不能否認放手也是一種愛,在放手之前可不可以做點什麼呢?男人的一個決定,造成了女人的不幸,像劊子手一樣折磨著這個女人,他應該為一切負責。
假設一下,難道在最開始,在你們確認要相愛的時刻,你沒有清醒的認識到你們是有階級差距的嗎?難道一開始你不知道自己的能力不能給女人幸福嗎?你知道的,你一定是知道的,但是你還是選擇和這個女人相愛,讓這個女人陷入痛苦的境地,你自私地把美好的愛情幻想強加到了一個無助的女人身上。
愛一個人,就要給她幸福,愛的形式有多種,以愛的藉口來分手是最差的一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