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彩排遇「險」 手語老師救場
正月十五元宵晚會對於觀眾來說也許就是一碗「餃子湯」。今晚8時,中央電視臺2005年元宵晚會這碗「餃子湯」就將熱熱乎乎地與您相約在央視一套,屆時「綠鳥雞」杯我最喜愛的春節聯歡晚會節目也將隆重揭曉,趙本山將為觀眾演唱現場版的《馬大帥》主題歌。
而舞蹈《千手觀音》無可爭議地摘走桂冠,也許是為了獎勵這個節目在今年春節晚會上的「突出貢獻」,春晚劇組特意為其設置了一個特別大獎,至此,《千手觀音》和春節晚會都應該稱得上是功德圓滿了。但在《千手觀音》表演者們的那個無聲世界中,一切都將恢復平靜,就像領舞邰麗華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的那樣:「我們聽不到掌聲,我們只能心存感激。」
對話篇
我們靠在音箱上 感覺音樂的震動
和邰麗華的「對話」被安排在昨天元宵晚會錄製結束之後。當邰麗華用她那雙乾淨的眼睛直視記者的時候,心靈上的震動有些難以名狀。
記者:《千手觀音》得到了觀眾評選的特別大獎,你高興嗎?
邰麗華:當然高興了,為了這個節目,我們所有演員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今天得到「特別大獎」說明觀眾認可我們,我們的辛苦也因此變得更加有意義了。
記者:可以想像《千手觀音》在排練過程中會遇到很多難題,能具體地給我們說說嗎?
邰麗華:最大的難題就是聽不到音樂。其實,舞蹈的動作很容易掌握,《千手觀音》的基本動作我們在兩天之內就全部掌握了,問題就在於我們聽不到音樂,感受不到節奏。但是,我們每天訓練之前都要「聽音樂」,手語老師把音樂的聲音開到最大,我們靠在音箱上感覺它的震動,同時看著老師的講解和她們為我們打出的拍子,這樣一次次反覆磨合,最終達到默契。
還有就是備戰春晚對我們的體力要求很高,每天早上7時30分跑操,8時30分開始訓練,一直到中午12時吃午飯才能休息一下。下午1時又要開始訓練,這一練就要到晚上6時,晚上7時吃完晚飯後,還要再練習兩個小時,天天如此。
記者:怎麼想到要創作《千手觀音》,並參加春節晚會的呢?
邰麗華:《千手觀音》不是一個新的節目,早在15年前,我14歲的時候就在奧地利表演過這個節目,只不過那個時候還只是個獨舞,名字叫《敦煌》。後來這個舞蹈被編排成3人舞蹈,再後來是12人舞蹈,直到去帕運會上表演的時候才最後定格成21人舞蹈。
從雅典回來之後,春節晚會劇組就和我們取得聯繫了,並正式通知我們將作為唯一一個免檢節目參加春節聯歡晚會,我們也為此把整個舞蹈進行了重新編排,使她更適合春節晚會。
發簡訊和上網 就是我們打電話
記者:春節晚會之後,你們的生活有什麼改變嗎?
邰麗華:採訪多了,演出多了。其實,我們和健全人一樣,因為喜歡跳舞而跳舞,沒有必要因為我們聽不到而特別關注我們。事實上,早在1987年的時候就有現在這個殘疾人藝術團了,我們一直在跳舞,對我來說舞蹈就是我的生命。
記者:現實生活中的你會因為「聽不到」而感覺不幸嗎?
邰麗華:我兩歲的時候因為注射鏈黴素而失去了聽力,在我們團的25個舞蹈演員中只有一個人是天生就聽不見的,其他人都是後天失聰的。
我覺得所謂的幸與不幸關鍵是要看自己怎樣看待,我努力讓自己看到所有事情中的快樂。精神很重要,特別是對舞蹈演員來說,舞蹈生命其實是很短暫的,但是,只要精神不老,青春就可以延續。
記者:除了手語之外,你平時還用怎樣的方式和外界交流?
邰麗華:發簡訊!簡訊和上網對聾人來說就是打電話。
記者:能和我們說說你的家庭生活嗎?
邰麗華:我從19歲開始和我老公戀愛,26歲結婚,到現在已經3年了,我們的感情很好,而且,我們創造了一套只屬於我們的手語。和所有的家庭一樣,很幸福。
記者:對自己的將來有怎樣的期待?
邰麗華:我已經29歲了,過不了幾年就要退役了,現在我要抓緊時間培養新人,把我的《雀之靈》傳下去。最近還要把以前跳過的一個獨舞《化蝶》重新改編成集體舞蹈。我和舞蹈是融合在一起的,跳舞讓我「聽得到」世界的美好。
揭秘篇
揭秘一:春晚險情
春節晚會上美輪美奐的《千手觀音》讓觀眾覺得天衣無縫,殊不知,在彩排的時候她還曾經讓大家出了一身冷汗。當時因為突然有一束強光打到領舞邰麗華身上,讓她完全看不到旁邊手語老師的動作,以至於動作整整晚了一個八拍。眼看著後面的舞蹈就無法進行了,手語老師只能緊急救場,示意所有演員暫時不動,空過一個八拍後重新啟動。
揭秘二:工資待遇
殘疾人藝術團的聾人舞蹈演員們是屬於事業編制的,他們除了每個月三四千塊錢的工資收入之外,還有額外相當於本月收入30%的各種保險金由團裡統一代為存儲,等到退休時統一發放。
除此之外,演員們在團裡的衣食住行都是完全免費的,即便如此,他們的手語老師告訴記者,這些「孩子們」還有一個特長就是「砍價」。一般情況下,200多塊錢一件的衣服,他們會用幾十塊錢將其拿下。
揭秘三:「性急」簡訊
聾啞演員和手語老師的正常交流除了手語之外,主要依靠手機簡訊。但是,這些孩子都比較「性急」,簡訊發出之後如果得不到回復,他們會很執著地給老師打電話提醒。電話一接通,他們會特別開心地大笑,而此時的手語老師也會回應給他們同樣的笑聲。
記者手記
在採訪時,邰麗華的手語老師李琳一直陪在邰麗華的身邊,她們之前的默契讓人覺得她和她根本就是一體的,李琳說自己的全部生活就是和聾人孩子們在一起。她說在那個聽不到聲音的世界中一切都是乾淨的,她說失聰對這些孩子來說也許是一種恩賜,他們因為聽不見而變得更加簡單、更加直接,也更加真誠。
在整個採訪過程中,記者真切地感受到了這份簡單、直接和真誠,即便是現在大紅大紫了,邰麗華出門的時候也不會戴眼鏡、壓帽簷,「明星」這個詞對他們來說,是一個空洞的毫無意義的名詞,他們只是單純地完成著自己的工作,演繹著自己的生命。
文/記者 趙真臻 攝/記者 車慶久
相關新聞:武漢市第二聾校女學生也會跳《千手觀音》(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