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智庫鼓吹以琉球島鏈鎖中國海軍 支招美日聯合

2020-12-13 中國網

9月13日出版的《參考消息》刊發文章《美智庫鼓吹以琉球島鏈鎖住中國海軍》,原文如下:

資料圖:參加聯合軍演的美日聯合艦隊

美國詹姆斯敦基金會網站9 月10日文章 題:中國島嶼戰略中的琉球群島鏈(作者詹姆斯,霍姆斯吉原俊井)

8月底,日本《讀賣新聞》報導稱,日本自衛隊計劃於12月舉行該國有史以來的首次護島軍事演習。日本將在此次演習中與美國海軍展開合作,以奪回保護不力的琉球群島,防止其落入敵對入侵勢力(中國)的手中。

考慮到自身所面臨的利害關係,中國迄今總體而言對此保持緘默。正如日本海上戰略計劃第一部分所呈現的那樣,中國海軍正不斷努力,以突破第一島鏈並在西太平洋海域上自由行動,要麼是為了威脅臺灣東部海岸,要麼是出於其他的一些目的。佔領一座或幾座琉球群島島嶼,將令中國軍隊有機會實現這… 計劃。只要隱蔽在島嶼鏈之中,中國軍隊就能擊退日美海上聯軍,讓東京和華盛頓無法關閉這條海上通路。

日本自衛隊必須應對與琉球群島有關的多種意外狀況。一種可能性就是中國為了在群島間開闢一條航道而展開嚴密且精準的打擊。中國軍隊可能會佔領該群島中鄰接一至兩條海峽的島嶼。毗鄰宮古海峽和石垣海峽的宮古島便是首選。這麗條海峽是中國小型艦隊近年來根據其戰略部署選擇的航行路線。一旦在宮古島上部署飛彈部隊,就能夠掩護途經這兩條海峽的中國艦隊,令該島發揮雙重作用。

石垣島是中國的另一個選擇。中國軍隊還有可能從日本手中奪走整個琉球群島,以實現更多目標。無論採取何種方式,中國的多種意圖都將通過島嶼行動得以加強。這將提升其「反介入/區域封鎖」行動能力。該戰略就是封鎖亞洲海域,防止美國增兵,並阻止已經身處該戰區的軍隊進入臺灣海峽等區域。

在島嶼鏈之間,中國的潛艇及水面作戰部隊能夠對從關島、珍珠港或聖地牙哥等海軍基地遠道而來的美國海軍進行「縱深防禦」。飛彈及魚雷攻擊將造成嚴重的損傷,並消耗這些部隊到達戰區發動戰爭時所需要的燃料、彈藥及補給品。

這似乎是中國島嶼戰略的「南北」及「東西」軸線。控制住日本南部側翼後,圍繞島嶼鏈部署的中國軍隊將為沿臺灣東部海岸巡邏的中國海軍艦艇提供空中及海上淹護。舉例而言,中國駐紮在琉球群島眾多小型港口的 「022型隱形飛彈艇」能夠抵禦日美聯軍,與此同時,解放軍將擊退臺灣海軍,並向陸地目標猛烈開火。此外,來自琉球群島及中國沿海的小型快艇及機動飛彈將阻斷南北方向海上通道,令駐紮在日本的日美聯軍無法合作,來自東亞或東南亞的增援力量也無法到達。

島嶼戰咯為中國帶來的絕不僅僅只是軍事利益而已。比如,北京可能會將奪取有爭議的尖閣群島/釣魚島用作政治心理策略。

支招美日聯合「擊敗中國」

雖然預測中的前景聽起來很嚴酷,但這並不代表中國軍隊就一定能從日本手中奪走這片群島,中國佔據這些島嶼抵抗日美聯軍反擊的可能性就更小了。中國的兩棲艦隊尚處在初步發展階段,此外,中國軍隊還缺乏遠徵弳驗並具有其他不足之處,這些都凸顯了日本在中日競爭中的顯著優勢。東京具有—種永久的地緣優勢,它可以

利用這一優勢沿琉球群島鏈增加防禦力量。此外,日本仍具備在冷戰期間培養出的領先的軍事實力,其中最為突出的就是反潛作戰能力。這為日本與北京的競爭戰略打下堅實的基礎。

日本自衛隊的戰術家們曾用潛艇、反潛機以及精密的水下傳感器網絡阻斷海上要道,成功地嚇退蘇聯海軍的艦長們,讓他們不敢冒險穿越與日本海毗連的這片狹長海域。雖然在攻擊型潛艇作戰方面日本自衛隊有著明顯優勢,但日本艦艇的反潛作戰優勢正在減弱。中國海軍潛艇艦隊是中國軍事現代化的先驅,其數量正穩步增加、隱形技術也愈加成熟、打擊效果亦曰趨致命。在新的靜音技術的幫助下,發現、跟蹤並擊沉中國艦隻變得越來越困難。

反潛作戰正逐漸向資源密集型和資產密集型方向靠攏。事實上,美國的潛艇人員眼下正質疑自己在太平洋上進行反潛作戰的能力。簡而言之,水下作戰的重擔更多地落在防禦者身上。尚不清楚日本的海上及空中反潛作戰部隊是否依然有實力遏制經濟上愈加強大的中國。如果中國軍隊對反艦彈道飛彈加以完善,那麼日本的這種能力就更加值得懷疑。反艦彈道飛彈是打擊日本自衛隊直升機航母的一種理想武器,而直升機航母是日本水面艦艇反潛作戰能力的核心。

一種更具進攻性的想法或許代表了日本的未來海上戰略。艦艇數量至關重要,但這個問題也許並不像它看起來的那麼難以解決。日本自衛隊往往會讓服役約15年的潛艇退役,以確保本國艦艇擁有最為尖端的技術優勢。相反,美國海軍攻擊潛艇的服役期限是30年左右。按照美國的做法,東京應該很容易就能夠以很少的資金增加潛艇數量。日本只要按照目前的速度建造新艦隻,同時延長老艦隻的服役年限即可。

最後,日本自衛隊必須採取的措施就是保護群島本身不受攻擊,為日本免去從佔領者中國軍隊手中奪回該群島的麻煩。目前,這片群島幾乎沒有任何保護。只有通過島上工事、反艦和防空武器的掩護,日本部隊才能夠為琉球群島提供絕佳的保護,令中國軍隊無法在遠程作戰的情況下奪取這片島嶼。有效的聯合行動能夠在戰爭時期防止中國軍隊猛攻這片群島,即使未能達到這一目標,日本仍能切斷、孤立、等待並擊敗中國。無論是哪種方式,日本都將在中日競爭中佔據優勢。

相關焦點

  • 美國的三大島鏈,鎖不住中國那顆想要遠航的心
    隨著中國遠程打擊能力提升,美國越來越感到在「第一島鏈」附近駐軍不安全。如果美軍不更新技術,那麼到2020年,中國可能大幅削弱美國在東亞的軍事優勢。有美國智庫向美軍提出建議,以便「威懾並擊敗解放軍沿西太平洋『第一島鏈』所發動的攻擊」。有美軍專家認為,美軍若不能持續更新技術能力,那麼到2020年左右,中國將擁有一支足以克制美國遠東駐軍的打擊力量。
  • 我國常規潛艇如何粉碎美日的「第一島鏈」?
    黃海、東海海域水淺、水底情況複雜,而且對面就是日本的琉球列島。美日幾十年經營,其上遍布大量反潛設備。例如,日本擁有97架P-3C,目前正在用P-1逐步替代之。美軍更有大量P-3和P-8A。同時,從日本本州到九州再到種子列島和琉球列島再到我國臺灣。美軍建立有一條完整的海底監聽線。預先布設的海底監聽陣列,可以捕捉到任何潛艇進出島鏈的信息,然後召喚反潛飛機加以打擊。
  • 美日「利劍」聯合軍演為何選在鹿兒島?背後的歷史與地緣考量
    此外美日選擇鹿兒島作為演習場域,背後其實有著微妙的歷史與地緣政治的考察,並非偶然。值得一提的是,美日「利劍」聯合實戰軍事演習聯合中的重頭戲聯合離島防衛演練,在鹿兒島一處無人島——臥蛇島進行,據稱該島地形與我國釣魚島相似。貳為什麼選在鹿兒島?
  • 中國現在要衝破島鏈!殊不知蔣介石曾兩次拒絕收回琉球群島!
    每當我們提起中國海軍,必定會想到島鏈封鎖,這是由美國針對中國提出的封鎖計劃,將中國海軍封鎖在內海之中,阻擾中國海軍的藍海夢,所謂的島鏈是有三層組成的,第一島鏈是指花彩列島中,東北起日本群島、琉球群島,中接臺灣島,南接菲律賓群島、大巽他群島的鏈形島嶼帶,在整個島鏈中,臺灣,琉球群島佔據重要地位
  • 圍堵中國,美國精心劃出5條島鏈封鎖,第一島鏈名存實亡?
    美國部署的五大島鏈有什麼不同?第一島鏈名存實亡是真是假?第一島鏈指東亞海岸線向東延伸的廣袤狹長的海域,北起千島群島,南經日本本土,向南依次為琉球群島、菲律賓、大巽他群島,最南端至印度尼西亞的加裡曼丹島,相當於沿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完全隔絕亞洲大陸和外部海洋。
  • 專家:美日加強對中國島鏈封鎖 與那國島成重點
    維護第一島鏈體系的完整是日本駐軍與那國島的一個「支點」。我們都知道,俗稱的第一島鏈是指,北起日本群島、琉球群島,中接臺灣島,南至菲律賓、大巽他群島的鏈形島嶼帶。這個島鏈是美國和日本在冷戰期間共同構築起的一條「遏制線」,臺灣則被美國視為第一島鏈中的關鍵。一旦臺灣在這條島鏈中失去了「作用」,第一島鏈就成為一個有缺口的鏈條。該島鏈的遏制價值也就大打折扣了。
  • 中國艦隊再次穿越宮古海峽,已成海軍日常,向外傳遞三大信號!
    宮古海峽介於衝繩島和宮古島之間,是琉球群島中最寬的一道海峽。而釣魚島就距離該海峽不遠。從宮古海峽出發,既可以快速進入釣魚島,也可以進入西太地區。但根據國際海洋法規定,宮古海峽屬國際水道,任何國家的軍艦飛機均享有自由航行的權利。所以,中國海軍想來就來,完全合情合理。
  • 中國政府應振臂一呼:琉球或回歸中國或獨立
    「聯合國批准日本擴海域」、「聯合國支持衝之鳥『礁』變『島』」,這則讓日本媒體歡欣鼓舞的消息在中國網上引發震動。作為連接「第一島鏈」與「第二島鏈」的跳板,衝之鳥一旦「成島」,那會將中國艦隊「封死」在「第二島鏈」內,中國潛艇也不得不「尋找更合適的海底航道」。
  • 琉球海域硝煙未散 四國艦機擺開戰鬥陣仗 專家:應在印度洋建基地
    目前,美國在亞太地區部署了大批的軍事力量,其中部署在第一島鏈的日本和琉球就有五萬多名美軍的存在,其中70%的兵力部署在琉球的多個軍事基地。近日美國和日本聯合在琉球海域舉行了大規模聯合軍事演習,美軍動用了超過9000人的兵力,日本自衛隊則出動了37000人參演。
  • 第一島鏈戰略要地,中國海軍出太平洋必經之路
    美國海軍第七艦隊和日本自衛隊經常在該海峽附近進行訓練演習。 和平時期常態化穿越宮古海峽,有助於我國海軍更好的掌握該地區的水文情況和水下地理情況,並且可以很好的迷惑麻痺美日,讓美日習慣我國海空軍在該海域附近的活動,最終使宮古海峽這道「門」形同虛設。
  • 港媒:琉球非日領土 應歸還中國或讓其獨立
    周邦民「聯合國批准日本擴海域」、「聯合國支持衝之鳥『礁』變『島』」,這則讓日本媒體歡欣鼓舞的消息在中國網上引發震動。作為連接「第一島鏈」與「第二島鏈」的跳板,衝之鳥一旦「成島」,那會將中國艦隊「封死」在「第二島鏈」內,中國潛艇也不得不「尋找更合適的海底航道」。面對日本在包括釣魚島在內的海域爭端中的詭計多端,中國該如何應對?
  • 日聯合美英法四國首次「奪島」軍演,劍指中國?
    新聞據日本防衛省介紹,日美英法四國聯合演習於5月3日到22日舉行,為期約20天。這是日本與美、英、法實施四國框架下的首次聯合軍演,據《日本時報》報導,演習700人參與,包括220名日本自衛隊成員、60名英國海軍士兵,以及美軍、法軍士兵。演習地點包括日本近海,關島和北馬裡亞納群島附近海域。
  • 美國精心打造的「島鏈」戰略出現了四點破碎!
    第一島鏈,北起日本群島、琉球群島,中接臺灣島,南至菲律賓群島、大巽他群島的鏈形島嶼帶。在第一島鏈的封鎖鏈條中,最為關鍵的是臺灣島。它位於第一島鏈的中間,具有極特殊的戰略地位,掌握了臺灣島就能有效遏制東海與南海的咽喉戰略通道。美國的麥克阿瑟將軍甚至把第一島鏈稱為"不沉的航空母艦"。
  • 西太平洋上的鎖鏈——美國打造的第一島鏈
    但是,就實際戰略價值而言,太平洋上的「三大島鏈」對我們有著最大的威脅,尤其是由日本列島、琉球群島,臺灣島,菲律賓群島和大巽他群島組成的第一島鏈。其地理位置距離我們最近,第一島鏈主要位於中國海域與太平洋的分界線。 東海區域的島鏈從臺灣島的西側延伸至日本列島。南海區域則包括菲律賓西部和越南東部的大多數島嶼,上述島嶼構成了第一島鏈。實際上造成了中國近70%的南海的航行面積。
  • 美航母被中國海軍從南海一路追到衝繩?真相揭秘
    央視特約評論員尹卓表示:第一,這既是事實,又是非常正常的現象,因為中美艦船都在公海上;第二,美日印軍演地點選在衝繩,臨近釣魚島,明顯對華施壓,美航母在南海活動期間的舉動也是對中國發出威脅,所以,中國派船了解美航母動向,保證艦船島礁安全「理所當然」,任何一個主權國家都會這樣做;第三,既然在公海區域,美艦能去,中國海軍也能去。
  • 中國航母二穿宮古海峽,日本高度緊張,航母就是用來破島鏈的!
    而從報導來看,日方對於中國海軍前出第一島鏈,是既害怕又無奈。當然,從戰略角度看,中國航母前出宮古海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首先在貿易層面上,宮古海峽是連接我國近海和西太平洋的重要海上通道。我國航母出入這一水道,顯示了我海軍有能力保障海上貿易通道不受阻撓。
  • 島鏈是冷戰產物國人沒必要歡呼「肢解島鏈」
    伴隨中國海軍遠海訓練的常態化,所謂中國挑戰島鏈的話題不斷升溫。作為一個特殊的軍事地理概念,島鏈論由來已久,時至今日仍被一些國家視為地緣博弈的重要依託。尤其是日本,從政府高層到媒體報導,無不對所謂中國海軍「突破島鏈」傾力炒作。什麼是島鏈,如何看待島鏈,如何調整面對島鏈的心態,值得並需要我們關注和思考。
  • 美日12月份聯合軍演內容被曝光 目標直指釣魚島
    在整個奪島過程中,美國海軍第七艦隊積極提供支援。  以上便是日本《讀賣新聞》日前披露的定於今年12月舉行的美日聯合軍演的部分內容。日本媒體稱,這是二戰以來,日美首次以中國為假想敵的實兵演習。演習區域除了大分縣訓練場外,還包括日本所謂的「西南諸島」(指衝繩、宮古島和釣魚島等大小島嶼)周邊海域。在美韓軍演烽煙未熄之際,美日又醞釀聯合軍演,其目的何在?
  • 美海軍F/A-18戰鬥機在衝繩附近海面墜毀,兩名飛行員獲救
    事故同型號F/A-18型戰鬥機(圖片來源:琉球新報) 美國海軍在聲明中表示,這架F/A-18型戰鬥機從航空母艦「隆納·雷根」號上起飛後,因引擎故障墜毀在那霸東南方向以東約150 飛機墜落地點(圖片來源:琉球新報) 據美媒此前報導,11月3日美日加在西太平洋聯合舉行「利劍-2019」軍事演習,這是日本及周邊地區舉行的史上規模最大軍事演習
  • 為「鎖緊」第一島鏈,日本自衛隊加速西南島嶼「要塞化」
    多島駐軍「鎖緊」第一島鏈根據日本媒體的報導,防衛省此次決定,在衝繩縣先島諸島的石垣島部署陸上自衛隊部隊,主要包括快速反應的警備部隊、地空飛彈部隊以及岸艦飛彈部隊,總人數約500人。自日本本土四島的西南端——九州島鹿兒島至我國臺灣島的直線距離約為1100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