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網-廣州日報 阿卡多、帕爾曼、祖克曼是世界十大小提琴家中目前還在世的3位。9月20日晚,年逾古稀的薩爾瓦託雷·阿卡多將暌違多年後再在廣州星海音樂廳為樂迷一展琴藝。日前,阿卡多接受了本報記者的獨家電郵專訪,這位帕格尼尼專家用一句「不斷努力」解釋了自己所有成就得來的緣由。 文/本報記者 蘇蕾
天才沒有捷徑
「學習小提琴唯一要做的就是不斷努力學習」
廣州日報: 您6歲開始學琴,17歲就奪得帕格尼尼大賽金獎,您覺得自己最大的優勢是什麼?您有什麼獨到的心得?
阿卡多:學習小提琴唯一要做的就是不斷地努力學習。當然,一個好的老師也是非常重要的,他可以讓你避免去演奏那些很難的樂曲,從而避免在學習上出現偏差。另外,家長也需要理解和支持老師的觀點和做法。
廣州日報:小提琴對耳朵的要求很高,除了天賦,這和後天培養有關嗎,應該怎樣培養?小提琴對手指靈活度要求也很高,您是如何保持的?
阿卡多:聽力必須是靠後天培養的,要不斷地學習和聆聽。多聽有助於聽力的改進,但無法練就天賦。我保持手指靈活性的辦法就是不斷學習,練習各種音階,鞏固技巧。
解讀帕格尼尼
「他寫了很多小提琴方面的歌劇作品」
廣州日報:您被譽為「當代帕格尼尼」,您是否有過對帕格尼尼大師的模仿?又如何拓展出自己的個性?
阿卡多:我覺得人們應該把帕格尼尼看作義大利抒情音樂作曲家。我們可以說他寫了很多小提琴方面的歌劇作品。我並沒有模仿他,因為從來也沒有聽過他演奏。我練習個性的主要方法就是著重培養音樂理解和表現方面的音樂性和抒情性。
廣州日報:帕格尼尼的作品都很高難,演奏他的作品有什麼特別的秘訣?
阿卡多:我沒有什麼秘訣可以分享。正如我前面所說,學習小提琴最重要的是刻苦學習,不斷努力,還需要有一定的天賦、一個好老師和好運氣。練習很重要,各方面的音樂都要練,從而獲得很好的技巧,沒有技巧就像一座大樓沒有地基。
廣州日報:您曾數次錄製《24首隨想曲》,每一次有什麼不同?作為演奏家,很多作品,特別是拿手的,都已經無數次地演奏,如何保證每一次都無比投入?
阿卡多:我第一次演奏《24首隨想曲》和第二次演奏有很大的不同,發音方法、音符的處理和用弓等方面都會有所變化。最後一次的錄音有了60年的音樂沉澱,我相信在演奏方面會更豐富。我無法建議人們如何對音樂作品保持熱情,秘密不在於我或其他演奏家,而在音樂本身。偉大的音樂每次都能傳遞不同的情感,這就是偉大作品的魅力。
廣州日報: 全世界有很多名家都錄製過《24首隨想曲》,您的版本有什麼特點?
阿卡多:我注重的是音樂作品的音樂性和抒情性,在表現帕格尼尼的作品時主要突出他偉大的義大利抒情傳統。
首演中國《梁祝》
「我希望對這首作品我能有自己的新觀點」
廣州日報: 這次中國巡演,您要演奏的帕格尼尼作品是《威尼斯狂歡節》,能否介紹一下這首樂曲?
阿卡多:《威尼斯狂歡節》包含了帕格尼尼技巧的所有特點,每個變化都能表現他的音樂技巧的不同側面。我可能會在中國音樂會加場時演奏幾首他的隨想曲。
廣州日報:您有兩把名琴,這次中國巡演都會帶來嗎?它們在聲音上各有什麼特點?
阿卡多:我的兩把提琴都能給我帶來很大的愉悅。樂器需要不時地休息,我因此經常輪換著用這兩把提琴。這次我到中國帶來的是我的瓜內利,這把提琴的突出特點是音量大,音質好,琴弦光滑。
廣州日報:您這次中國巡演會特別獻奏中國家喻戶曉的小提琴協奏曲《梁祝》,您怎麼理解這首作品?
阿卡多:我對這首中國樂曲很感興趣,也很高興有機會來拉這首作品。這將是我的第一次演奏,希望我能給人留下好的印象。
廣州日報:作為西方的演奏家,您覺得自己的演繹和您聽過的中國演奏家的演奏有什麼不同?
阿卡多:我之前沒聽過這首曲子,我希望對這首作品我能有自己的新觀點,希望中國聽眾能夠喜歡我的詮釋。
跨界相輔相成
「當你能和歌唱家一樣呼吸時,你也能在拉琴時更好地呼吸」
廣州日報: 跨界指揮,小提琴功底對您有何幫助?您尤其喜愛歌劇並擅長歌劇指揮,歌劇反過來對您的小提琴演奏有什麼影響?
阿卡多:我經常通過大樂隊來演奏室內音樂,這時大樂隊對我而言就跟四重奏或五重奏差不多。指揮通過手勢而不是樂器來傳達他的意旨。無論我在指揮或是拉琴,樂譜的處理方法是一樣的。我覺得我是一位音樂家,而不僅僅是小提琴家或指揮家。當我在指揮時,樂隊就成了我的樂器。一個樂隊最重要的樂器是弦樂,在這方面我能給他們一些建議。對交響樂譜的深度理解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幫助我對小提琴樂譜的理解,從歌劇中我學到了如何歌唱和呼吸。當你能和歌唱家一樣呼吸時,你也能在拉琴時更好地呼吸。
廣州日報:您曾多次到中國舉辦大師班,每次會重點分享哪方面的心得?
阿卡多:在大師課上我會根據學生的不同需求來定內容。我通常強調的是讀譜的重要性,我總是要教學生像唱歌一樣來拉提琴,旋律需要唱出來,因此我的課堂上總是有歌聲。
名家教路
「當代帕格尼尼」:
先要歌唱,然後才是技巧
或許是義大利人的緣故,阿卡多對帕格尼尼的小提琴作品情有獨鍾,他是第一個全部錄製帕格尼尼所有6部小提琴協奏曲的小提琴家,同時還錄製過帕格尼尼全部24首隨想曲。他演奏的帕格尼尼作品是用心歌唱,而不是炫耀技巧。他的演奏技藝輝煌,感情豐富,有「當代帕格尼尼」之稱。特別值得關注的是,阿卡多的演奏追求非常歌唱性的聲音,他認為小提琴本身就是一個歌唱性的樂器,因此首先要歌唱,然後才是技巧,而在他的演奏中,哪怕是平淡無奇的樂句也會有著最美妙的表達。 (本文來源:大洋網-廣州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