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斷崖的美,在於它海上升起的懸崖峭壁上,攔腰遊走的一條公路腰帶;清水斷崖的險,在於它萬丈深淵的萬劫不復事故頻出。
所謂「清水斷崖」主要是蘇花公路上太魯閣國家公園入口處到和平鎮的一段路,前後綿亙達21公裡,此段公路蜿蜒曲折,斷崖峭壁成90度角直插入太平洋,高度均在800米以上。形態很像我們的郭亮村,不同的是郭亮面對群山,清水面對的是浩瀚的太平洋。
我知道蘇花公路還是在臺灣放開大陸遊客到臺灣旅遊限制之後,因為在這個地段出事故了,大客車上都是我們的遊客。據說現在大陸遊客團走蘇花公路都是建議坐火車通過的,弄得清水斷崖這一段路快成「百魔大三角」了。
遠看清水斷崖,像臺灣兩大政黨——「藍綠兩營」;或一道綠牆支撐的天海一色。一旦騎上斷崖公路就剩緊張了,因為隧道一個接著一個,道路狹窄,車輛擁擠。走在路上就是想著隧道快點結束,好避讓大車,「蘇花公路易出事故」的警鐘在腦中不斷敲打,全神貫注,快速通過。只有在兩隧道的間隙空間,才能停下來看看絕壁下的大海和斷崖上的石壁。
我們和當地人聊過關於蘇花公路的事故原因,不是因為斷崖地勢險峻,也不是我擔心的隧道狹窄,車輛擁擠,而是地震和大雨過後的落石。天氣晴朗,只要不地震,一般不會出問題的。問題是臺灣真的是地震頻發的地方。
我們現在所走的公路是90年代後通車的新路,這裡還能看到老的蘇花公路,那是日本人統治臺灣時修的。老路也有隧道,但更多的是遊走於懸崖小路。現在逐漸變為遊人觀景道路了。
順便提一下,在到達清水斷崖之前還有太魯閣國家公園,臺灣朋友極力推薦的必遊公園。我只是象徵性地騎到太魯閣的長春橋,隊友老王竟然騎到了天祥,找到一家原住民,蹭吃了一頓疙瘩湯。
我要推薦花蓮的自行車道「兩潭路」,非常值得一騎。它是指從鯉魚潭到七星潭的自行車和步行專道,風景串接,山海變幻。
太魯閣國家公園:
兩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