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黑皮冬瓜、香芋南瓜……特色農產品擺滿豐收彩車,廣東佛山喜慶...

2020-12-15 央視財經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央視財經《國際財經報導》)今年的「中國農民豐收節」評選出了100個鄉村文化活動,許多南方城市都有很多地道的文化活動,下面就跟隨記者,到廣東佛山的農業嘉年華現場看看。

佛山電視臺記者李青桃:這裡是廣東佛山的羅南村農業嘉年華現場,也代表廣東入選了今年中國農民豐收節,100個鄉村文化活動之一,恰逢新中國成立70周年,今年的農民豐收節舉辦的農業嘉年華也特別有氣氛。

群眾:農民豐收節快樂!

觀眾:感覺非常好,村容村貌還有環境美化綠化,村民的精神面貌都煥然一新。

佛山電視臺記者李青桃:來看巡遊隊伍的「頭牌」——豐收彩車,上面擺滿了佛山享譽國際的特色農產品,有三水黑皮冬瓜、大頂苦瓜,高明合水粉葛、這個在北方也會叫葛根,還有特別有意思的,叫香芋南瓜。

佛山電視臺記者李青桃:不僅有田間地頭結出的碩果,也有來自民間智慧的一眾國家級、省級非遺藝術品,比如可以以假亂真的像生秋色宴席,我們來看看菜品,跟真的一模一樣,這個是蒸鮮魚,還有這個廣東人很愛吃的,冬瓜盅,還有燒鵝,在陽光下看,和真的沒有什麼區別。

佛山電視臺記者李青桃:走了一圈,香味撲鼻,我找到了一款特別的菜式,就是陳村粉碌三洲鵝。《舌尖上的中國》將又薄又爽滑的陳村粉傳播得家喻戶曉,這次再和骨細肉嫩的三洲黑鵝完美結合起來,沾上煮鵝的醬汁一起吃,簡直是完美!

佛山電視臺記者李青桃:70年來,佛山的農林牧漁產值翻了90多倍,村民人均收入翻了380倍。「農民豐收節」不僅豐收了農產品,也讓我們收穫更美麗的家鄉,更美好的生活。

編輯:胡佩(實習)

轉載請註明央視財經

相關焦點

  • 三水黑皮冬瓜、香芋南瓜,特色農產品擺滿豐收彩車,喜慶豐收節
    (央視財經《國際財經報導》)今年的「中國農民豐收節」評選出了100個鄉村文化活動,許多南方城市都有很多地道的文化活動,下面就跟隨記者,到廣東佛山的農業嘉年華現場看看。
  • 廣東佛山推出香芋南瓜(圖)
    日前,2015年佛山農業良種展示會開幕。今年展示會上新培育近500個優良品種,包括芋頭味的南瓜、無土水培蔬菜等。與往年不同,今年展示會增設了採摘體驗區,從即日起至本月31日,市民可前往佛山市農業科學研究所(三水)觀賞並體驗新奇瓜果蔬菜。  據悉,此次展示會共設置大田良種展示區(集中展示優良新品種近500個)、新型農機展示區、立體水培展示區、創意農業展示區等,集中展示適宜佛山地區種植的高產優質蔬菜、新奇特果蔬產品、新型農機具等。
  • 【六枝融媒】香芋南瓜喜獲豐收 黔貨出山助增收
    今年,六枝郎岱園區高山冷涼蔬菜基地600餘畝香芋南瓜迎來了首個豐收季,一個個肉厚結實的南瓜掩映在綠葉中,工人正忙著採摘、分揀、裝袋、搬運,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 廣西容縣自良鎮思旺村的黑皮冬瓜豐收
    摘要:近日,廣西容縣自良鎮思旺村的黑皮冬瓜豐收,該村黑皮冬瓜預計產量超過5萬公斤,將為當地貧困戶帶來戶均6000元的收入。為當地食品安全貢獻了一份力量。
  • 香芋南瓜大豐收
    梨樹鎮聯合社區300畝香芋南瓜迎來了豐收季,務工群眾正忙著將採摘的南瓜分揀、裝袋,大夥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今年社區種植香芋南瓜300畝,畝產量1500公斤左右,這些南瓜運到收購點就能換成錢。」聯合社區副主任董坤說。
  • 國字號名片背後的三水鄉村產業振興密碼
    日前,三水區西南街道青岐村以水產入選第十批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成為佛山唯一入選的村鎮,三水農業產業領域再添一國字號名片。作為全省鄉村振興縣區級綜合改革試點,推動鄉村產業振興是「五大振興」中的關鍵一環。
  • 黃龍黑皮冬瓜「又來啦」!來「睦鄰冬瓜文化節」體驗吧
    在睦鄰冬瓜文化節之外,每周五,潘小寶團隊都會帶著黑糖冬瓜祛溼茶等黑皮冬瓜的相關產品,在黃龍黑皮冬瓜文創館門口進行售賣。在黃龍拾憶藝創空間,以竹編成畫,將活潑可愛的黑皮冬瓜主題形象靈動展現而出,並並排懸掛,營造冬瓜豐收與傳承的喜悅景象。
  • 帶上三水手信回家過年!2017「三水十大手信」出爐
    三水特色產品吸引了眾多市民駐足品嘗。/組圖由佛山日報見習記者盧鈺儀攝大眾評審投票,評選2017「三水十大手信」。佛山日報訊 見習記者盧鈺儀 通訊員劉會平報導:黑皮冬瓜酥、黑皮冬瓜玉雕、香蓮紅茶……31個手信攤位廣受市民青睞。
  • 富川「香芋南瓜」即將上市
    近年來,為了積極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齊心協力打贏脫貧攻堅戰,我縣大力發展特色產業——香芋南瓜的種植,帶動貧困戶創收,助力脫貧攻堅。 香芋南瓜是葫蘆科南瓜屬植物,適應性強,成熟瓜皮橙黃色,有深綠色花紋,肉質粉糯細膩,帶有淡淡的香芋氣息。富川氣候溫和、陽光充足、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富含硒元素,十分適宜農作物的生長。
  • 號外:富川「香芋南瓜」即將上市
    走在富川福利鎮白竹村,秋風吹過,田間地頭,飄著陣陣香芋味,但散發香芋味的並不是香芋,而是富川香芋南瓜。近年來,為了積極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齊心協力打贏脫貧攻堅戰,富川縣大力發展特色產業——香芋南瓜的種植,帶動貧困戶創收,助力脫貧攻堅。
  • 鹽源蘋果、伽師瓜、皺紗魚腐……佛山安農博會掃貨攻略來了
    產自佛山五區的優質綠色農產品,與來自佛山對口合作城市的地域特色農產品、食品齊聚一堂,讓市民們大呼「看得眼花、買得過癮」。 來自佛山本地品牌農企何氏水產、廣東利達隆農產品有限公司現場直銷自產蔬果、生鮮,被市民們圍得裡三層外三層;佛山五區農業農村局攜其區內特色農產品、農企參展。禪城的石灣米酒,南海的黃皮園秋茄、大頂苦瓜、灶崗番薯,順德的鰻魚,高明的合水粉葛、三洲黑鵝、富硒大米、翡翠番石榴,三水的雪梨瓜、黑皮冬瓜、魚乾等等,不少都是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 打造三水北部強中心 特色大塘再進階
    據了解,在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徵程中,大塘以深度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為總牽引,搶抓佛山打造大灣區西部樞紐城市的歷史機遇,對交通、教育、醫療、市政等城市化功能要素和鄉村振興進行高標準布局,安排約8.6億元建設資金,先後推出超200宗工程建設項目加快推進三水北部強中心建設,為大塘高質量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 國慶中秋假期:香芋南瓜秋收忙 遠銷國內外市場
    六枝特區郎岱鎮基地的香芋南瓜成熟上市,一個個肥大飽滿、肉厚結實的南瓜迎來豐收,象徵著對祖國最好的祝福。  「喂,吳總你好。這兩天天氣情況都不錯的,瓜些都吹乾了,我們加班加點的給你備貨出來,國慶期間都不休息,你那點放心嘛。好不好?好的好的。」掛了電話,六枝特區郎岱鎮香芋南瓜基地負責人高超才有空跟記者交談幾句。
  • 香芋?南瓜?香芋南瓜來pick一下吧
    七月的來臨意味著農民豐收的日子也快到了始興縣司前鎮黃沙村村民溫卓明種植的110畝特色香芋南瓜迎來了豐收季進入了採摘期即將上市~香芋南瓜,顧名思義,就是具有濃鬱香芋味的南瓜品種,記者走進溫卓明承包的香芋南瓜種植園,就能聞到微甜果蔬芳香,架子上面爬滿了嫩綠的南瓜藤,黃色的南瓜花零散地分布在大大的葉子和粗粗的藤蘿中間,瓜架下東一個西一個地垂吊著小巧玲瓏的香芋南瓜,皮上覆蓋著深綠色的花紋
  • 佛山特產有哪些 佛山有什麼特產
    佛山是珠江三角洲的腹地,也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非常適合旅遊。那麼我們一起來看看,佛山有什麼特產吧!1、三水黑皮冬瓜三水黑皮冬瓜是佛山特產之一,其皮色墨綠,肉白且厚,肉質緊密,品質優良,深受消費者喜歡。
  • 佛山城市展覽館新館8月開放;62.8斤「冬瓜王」...
    近三年來佛山所有飲用水水源水質均長期穩定達到或優於地表III類水質標準。2018年佛山首批掛牌督辦重點環境問題處理意見昨日公布,西南湧底泥疏浚、蘆苞湧底泥疏浚及高明河滄江水閘斷面水質達標,被解除掛牌督辦。2019年佛山市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年暨第五屆大眾創業交流會,昨日在廣東工業設計城啟動,計劃舉辦活動500場次,激發全社會創業創新活力。
  • 32家佛山美食企業亮相香港!如何一站式吃遍佛山地道美食?接招→
    佛山冼姨向小遊推介《風味人間》「同款美食」南獅餅,口感適合大眾。除此以外,特色美食鳳城卷也值得一試!必嘗美食:醞扎豬蹄、得心一九腸、得心二八腸得心一級腸、鴨潤腸、黑椒腸來到佛山老字號得心齋攤位,當然要嘗一嘗扎豬蹄,「全部都是自己做的!現場還能看到滷豬蹄的步驟。」得心齋的店員推薦到。必嘗美食:廣東點心、烘培食品
  • 從廣東種博會看廣東蔬菜
    作為我國蔬菜種業界的盛會,廣東種博會每年的推介名單備受關注。數千個優新品種經過一番「廝殺」才得以決出為數不多的「明星」品種。今年,廣東種博會首次選出4個廣東特色品種:粵翠2號雜交菜心、鐵柱二號冬瓜、1911節瓜和正源2號蜜本南瓜,向外界展示了獨具特色又與時俱進的廣東蔬菜。
  • 新鮮看得見,原來佛山有這麼多寶藏食材!
    這些特色食物都聞名中外然而,你是否知道這片土地還有許多神秘又獨特的美味食材今天,我們一起來探索一下最原始的佛山味道     合水粉葛,廣東省佛山市高明區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如果還有浮沫撇去即可3、把材料轉移到砂鍋中,加入大棗,蓋上蓋子,砂鍋中的湯燒開後轉小火慢熬3個小時左右即可調入鹽享用     三洲黑鵝,在高明養殖已有近百年的歷史,因其體肥、肉嫩、骨細、皮滑、味美、大小適中等特點,深受消費者喜愛,與高明粉葛、高明生薑、富硒大米合稱高明「四大才子」,與「獅頭鵝」「馬崗鵝」並稱廣東省三大名優鵝種,被廣東省農業廳等省級部門授予廣東十大品牌中的廣東名鵝稱號
  • 三水一畝地種出120萬!走進鄉村看振興帶你遇見傳奇白坭
    如果用北方大棚種植蔬菜,熱氣難以消散反而會降低畝產,但適合南方天氣的加強型設施大棚高達7.5米,造價35萬元/畝,難以推廣,往往只在佛山的一些高值花卉種植區才看得到。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黑皮冬瓜在華東市場售價最高,但是其需求與華南市場並不安全一致,所謂的「冬瓜王」並不受市場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