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已經是6月下旬,每年的這個時候都是西瓜的上市旺季,對於夏天來說,如果沒有西瓜那自然是不完整的,相信每個人從小到大都是在西瓜中度過夏季的。而在炎熱的夏天,很多人為了能夠更好的消暑降溫,都會在家裡備上不少西瓜,其食用口感比較可觀,讓人感受其中的不同食用口感。當然對於果農們來說,西瓜是一種可致富的項目,似乎不需要擔心滯銷問題,購買的人很多,大家都很是積極。
不過今年的瓜農卻不是太開心了,按理說忙活了半年,今年的西瓜應該能夠迎來收益,但儘管西瓜的長勢比較良好,每畝地都能迎來豐收,但果農們還是不開心,很多人只能看著西瓜爛在地裡。
今年的整體水果市場比較低迷,那些名貴的水果今年紛紛遭遇「滑鐵盧」,而西瓜作為一種大眾化的水果,其行情也受到了波及,目前西瓜的收購價已經跌到了2毛一斤,但即便是這樣,客商們還在挑三揀四,對現有的價格不是太滿意,總會對西瓜挑挑揀揀,那些個頭小的、長相畸形的西瓜,都沒有賣出太好的價格。
西瓜又不像其他的產品可以在電商平臺販賣,畢竟西瓜的個頭大,皮薄、價廉,就算不會壞掉,重量在那裡了,也難能行得通。張大爺感慨不已,今年的西瓜種植成本這麼高,但卻沒有賣出太好的行情,瓜苗一畝地300元,地租成本1000元,農藥成本為200元,肥料成本為500元,這樣算下來一畝地成本2000元,西瓜以2毛一斤的價格賣出去,根本就賺不到錢。在剛上市時,一斤還能賣到6毛錢,但如今價格卻持續性的下滑。
不過果農們的賣價這麼低,按理說消費者可以吃上比較廉價的西瓜,但實際上消費者卻咬牙切齒,很多人對現有的行情不是太滿意,大家不樂意去購買。目前的西瓜賣出了1.5-2元的價格,一個西瓜重量十幾斤,這樣就要花費15-20元的價格,很多人不樂意。
很多人還以為農民故意抬高價格,實際上農民連本錢都難保,這中間的利潤說到底都被中間商賺去了,這些中間商控制西瓜進入市場的通道,採取緊張營銷的方式,從而可以更好的抬高價格。
當然中間流程也會有一定的成本損耗,比如說從地頭運送到市場中,首先就需要油費以及貨車司機的費用,到了批發市場還有攤位費,然後再批發賣給經銷商和小商販,之後就會運送到超市和水果店中,需要一筆租金,其中還會產生一大筆人工成本,這樣一來西瓜的價格就抬高了1元左右,銷售商還要有一定的利潤,價格自然也就提高到了1.5元到2元的價格。
很多中間商也在抱屈,他們並沒有賺上大錢,卻被認為賺取了一大筆錢財,這顯然是不公平的。目前的西瓜市場,備受生產成本增加、盲目跟風種植、沒有抗風險能力等弊端,大家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