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高考語文140分以上的學生談學習經驗

2021-01-10 齊魯壹點

語文學習經驗分享 王金玉談作文與高考關注2020-12-20

楊勝利徐徐語文坊近十年來,我研究過許多頂尖高手談語文學習和考試的經驗文章,他們的做法雖有些許的個體差異,但共性更多,那些考取極高分的學生,顯然深諳語文學習之道。本文推介三位語文學霸經,相信會給讀者帶來啟發和幫助。本文設為原創,只是出於技術保護的考量,版權歸原作者。

高考語文140分是這樣煉成

學霸檔案

姓名:鄧加

學校:華中師大一附中高三(11)班

高考語文成績:140分

關於語文學習,在提建議前,我想先有說明。學好語文,與考得高分,兩者並不完全等同。

關於語文學習,在提建議前,我想先有說明。學好語文,與考得高分,兩者並不完全等同。學好語文意味著你有充足的知識,高深的鑑賞能力,豐富的歷史人文知識以及較強的說理能力。

多閱讀,提升語文素養。

一定要多看書。看的書可以多元化,傳記、散文、小說……但選書一定要有一個標準:找名家的作品來閱讀。

我讀書讀得很雜,李敖、王小波、餘華、海明威、菲茨傑拉德、馬爾克斯、略薩……劉慈欣的大部分作品我也有所涉獵,金庸的武俠世界也曾使我浸淫於此。

事實上,這些書和目前語文學習的主流語境和風格似乎不太契合,我讀這些書全憑個人興趣,但多讀好書也總是沒錯的,那些青史留名的名家妙筆可以讓你在不知不覺中鍛造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優美程度,畢竟那些都是文字的美妙結晶。

你可以從馬爾克斯筆下學到奇妙的句式、優美的語言以及魔幻與現實的交織,從王小波書中參悟天馬行空的比喻和自由恣肆的思想,從奈保爾和石黑一雄的書裡感受社會現實民生百態與文字的緊密聯繫。

然而,讀書是一個很耗費時間的事情,不是讀一兩本書就能使自己的語文能力飛速提升。所以,如果不是從小就開始大量閱讀的話,千萬不要到了高二高三了才開始讀書,這樣對語文的增益不會在短時間內顯現,而佔用的其他學科的時間所帶來的影響可能是肉眼可見的。

那麼,如何在不耗費大量時間的情況下儘可能地提升語文呢?上課認真聽講!

這六個字雖然是老生常談,但是它實在是一條顛撲不破的真理(同樣適用於其他學科)。

高考語文從來都沒有偏離過對課本的考查,所有考點的來源都是課本,尤其是文言文和詩歌,上課認真聽講、記筆記,把該記的東西記下來,課外再對一些相對生僻的實詞進行積累,事實上完全不用怕丟分。

講課文時,老師們會把整篇文章一段段地梳理清楚,而這個過程就是我們做閱讀題時的過程,只不過是要自己思考與歸納總結出相應的答案。

課下的刷題是必不可少的,前期刷題是為了學會做題,後期刷題是為了保持狀態。「刷」也不能瞎刷,適可而止,覺得自己今天有收穫了,就可以複習鞏固而不必再去追求題量的多少了。

寫作文,重視作文構思!

作文由很多種元素組成:立意,構思,素材,文筆,書寫,等等。

近幾年的作文題好像都不怎麼考審題了。所以,高考作文立意一般不會偏到哪裡去。

關鍵是構思,這個文章我要怎麼寫?

需要按照方正標準的議論文格式(開頭點材料,總分總,每一段開頭一個分論點,句式整齊,排比用得氣勢磅礴,論證深入淺出有理有據,結尾升華,氣勢達到頂峰)嗎?我建議大家這樣寫,很穩健,而且高分拿的也不難。

非常建議大家在平時的小考裡嘗試著寫自己想寫的一些東西,比如創新的開頭,比如遞進式而不是並列式的作文結構,比如駁論文,甚至可以寫寫小說。

多開拓自己的寫作路子,對思路的開拓有很大幫助,這樣你至少不會寫一半就卡在哪裡,啊,我在幹什麼,我已經寫完了,我還能寫什麼。

作文是一個很開放的東西,只要有想法,都可以用自己的筆寫出自己想說的東西來。但實驗畢竟是實驗,千萬別在高考做實驗(如果你之前的實驗成功了並且屢試不爽,那你可以用之前的實驗成果來寫)。

素材就是靠積累了。如果你讀過很多書,那麼你可以舉出很多名人名言。

推薦一下兩本雜誌:《Vista看天下》和《三聯生活周刊》。Vista帶著你看全球各地發生了什麼事,及時知道社會上的熱點新聞(素材的最大來源),而三聯則會給你分析這件事背後的深層原因。Vista讓你知道,而三聯讓你理解。平時也可以找一些時評來看看,一方面積累素材,一方面積累議論文的寫作技巧和語言表達。

文筆嘛,多讀,多看,多學,多寫。

書寫其實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是閱卷老師對你印象的一個基本出發點。書寫工整優美的作文,和書寫差的相比,總分會差很多很多。

寫卷子的節奏也很重要。一定要把作文時間留一個小時左右,最低不能少於50分鐘。如果時間太少了的話你就會寫得很慌很慌,越寫越慌,寫到最後腦子裡都是嗡嗡亂響,能完篇也是胡亂湊一個結尾,分不會高。切記,完篇比不完篇高了不止10分。硬著頭皮也要完篇!

語文是我花費時間最少的科目之一。因為一直在看書,一直都有新的收穫,每讀一本書都有一些新的美好的句子用法可以學到,一些奇妙的想法在心中萌芽。

語文這門學科,是一門玄學。理綜、數學、英語,說一就是一。語文呢,說一可以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彈性很大,變化多端。多做題,多看書,多思考。

高考語文144分是這樣煉成

學霸檔案

姓名:覃暢宇

高中學校: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中學

高考語文分數:144分

所考大學:復旦大學

我的語文學習是一條平凡之路。

我不是天資聰穎的學生,也不是被學習反推向前的苦行僧。一直信奉著「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的我,如果說對語文學習有一點小小的成績,除了因為骨子裡的上進心和勤奮努力之外,更是因為有一種對文字學習本身的熱愛。

這份熱愛,來自文學書籍的吸引力、以往成績的自信心,和對語言表達體悟之後油然而生的成就感。

1

">

人生來就有文學天賦嗎

從小,我的語文成績就不錯,小學的班主任是語文老師,語調溫柔親切,行事作風卻嚴格。

印象很深的是,她要求我們背成語詞典,每天5個;我也是她的課代表,她給予了我很多信任和支持,我不禁把好好學語文和老師的鼓勵聯繫在一起,喜歡一個老師,由此喜歡一個學科。這一切這構成了良性循環。

課外,父親給我訂閱的《兒童文學》開啟了我的文學之旅,這本文學月刊陪伴了我整個童年,書中充斥著夢幻的童話、美好的童年回憶、溫馨的親情和純真的夢想,它無疑培養了我的想像力、感性思維和審美能力,最早地塑造了我的世界觀。

中學後,班主任仍是語文老師,我仍然是他的課代表,兒時的閱讀在腦海中涵養發了酵,時常會有靈感迸發,老師總喜歡給我作文打高分,他對我的評價是「記敘事件生動精彩,散文化抒情飽滿真實感人」。所以,我的作文常作為年級的範文展示,給了我極大的創作信心;課外我也有寫日記、隨筆的習慣,多年未變。

由此看來,誰都不是生來就有文學天賦,語文學習就是一個點滴積累的過程。其中,打牢基礎——如記背成語、古詩,以及廣博的閱讀很重要,可以培養語感,積累語素,激發想像力,提高鑑賞能力。

2

">

考場作文需要錦上添花

高中語文學習更注重應試水平的考查,一般分為背誦、閱讀理解、語言應用三個板塊。

我認為試題作答需要感性和理性兼備,比如實用類文本閱讀,需要嚴謹分析,理性思考;詩歌鑑賞、小說、作文等文學性更高的題目,需要情感體悟,感性抒發,不能機械化套用答題套版,背範文。

第一,背誦。看個人的重視度,不存在記憶力差腦袋笨記不下來的情況,這都是懶惰的藉口,如果你足夠重視,早自習的大聲朗讀時間完全可以背誦高考要求的篇目。

進階階段,就是多背,作家都是飽覽群書有積累有沉澱後起筆創作的。作為學生,我們多積累好詞好句、古詩詞、成語,肚裡有墨水,為日後的學習打好基礎。

第二,閱讀理解。高中閱讀時間有限,除了老師教授的閱讀題的答題技巧之外,主要看我們的內功,內功靠平時的積累練就,是否從小養成閱讀的習慣,閱讀是否有選擇,是否有自己的思考。

我的建議是閱讀適合各年齡段的書籍,比如兒時就應該讀童話、科普啟蒙讀物,中學讀中外經典名著(最好能精讀,適當旁批做筆記,有自己的心得),高中課業緊張,可抽時間看看《南方周末》《讀者》等報刊雜誌,寒暑假期間讀名著。閱讀時多感悟體會,理解作者的表達用意,最好能邊看邊自己在心裡總結復盤或通過簡單筆記寫下來。

我重視文言文較晚,文言文翻譯很薄弱,高中下了很大功夫。高中老師建議我讀《史記》,背重點的文言實詞,於是我周末讀古文,平時在學校做題時積累實詞、查詞典,把意思都抄下來,整理在筆記本上。早自習完成基本的背誦任務後就背古文,一年下來,進步不小,語文成績從120剛出頭到班上第一的水平。

第三,語言表達。我們每天的語言交流就是表達,語文本就無處不在。這一項是輸入後的輸出工作,第一步背誦或閱讀是吸收外來,表達需要先理解消化,逐步形成自己獨特的想法,有了想法還不夠,還要組織語言把心中所想表達出來,這一表達是否準確?這一項是語文學習最難的部分,需要有意識地訓練。

作文有幾個標準:主題鮮明,內容準確,表達流暢,有文採。作文基礎不太好的同學可以先列出大綱,把寫作內容分成板塊,再逐一擊破,這樣至少可以做到脈絡清晰,有條理。每個人的表達風格不同,但高中的作文不需要我們返璞歸真,適當錦上添花的語句同學們可以多積累多運用,但要恰到好處,順遂自然。

3

">

領略語文學習的真正樂趣

正常的學習語文的階段應是:閱讀積累,吸收轉化為自己的想法,再有感而發,輸出表達。但往往應試的高中生沒有經歷從閱讀到吸收理解的過程,直接記背作文範式,快餐式填充到自己的作文裡,千篇一律,自己的靈魂沒有參與,沒有感受文字結合匯聚成的情感,從而沒有領略到語文學習的真正樂趣。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語文學習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高中學習更多的是思考和方法,體悟和總結。如果硬要說方法的話:點滴積累、廣博吸收、勤於反思、整理歸納、遷移表達——這便是我所掌握的語文學習的方法。

希望大家能自己的平凡之路上,克服萬難,收穫不平凡的精彩!

高考語文146分是這樣煉成

學霸檔案

姓名:唐楚玥

學校:華中師大一附中高三(25)班

2020年高考總分為725分,其中:

語文146分,數學149分,英語143分,

理綜287分

2017年武漢市中考中獲得武昌區最高分,

2020年全國高考中語文考取全國最高分。

語文,作為一門學科,它需要技巧與總結、方法與思考,這是每一位要參加高考的學生從小學到高考十二年來應該做的事情;而作為一種語言,它更需要熱愛與積澱共情與體悟,這是我們每一個中國人有幸擁有的文化寶藏,等待我們用一輩子的時間去探索。接下來,我將按學習階段的先後和大家分享我在語文學習、作文備考上的一些心得。

首先是高一「大亂燉」。在此階段我準備了如下三本本子:一個是用來記各種知識和筆記的活頁本,內容包括不明白的成語、敬謙詞,老師講的一些現代文、古詩文題型和一點作文技巧;第二個是「到處亂抄」的摘抄本,一見到喜歡的不管是啥都抄上去;還有一個是記載各種有趣內容的小本子。此外,每周我都會寫隨筆以及老師布置的記敘文練習。培優方面,我在由幾位文學院年輕畢業生開的培訓班上課——這是我至今最感謝的培優經歷,沒有之一。沒有這段學習經歷,我現在可能只是一個語文學習機器。培訓班的老師教我和同學們寫三行詩、民國體的書信,給我們講才子佳人、名家名篇……用「受益良多」一詞來形容我對此的感受再恰當不過了。

其次是高二「練規範」。在此階段我準備了兩本本子:一本是用來記知識和筆記的活頁本,還有一本是記載喜歡的內容和議論文範文及素材的摘抄本。活頁本裡記下的內容大多是老師在評講試卷時針對某道特定題目總結出的作答方法。同時,我開始積累文言實詞:平日裡,老師會講解每張試卷上文言文中詞語的意思,然後對我們進行不定期的檢查。此外,古詩文的記誦使我了解到不少可作為寫作素材的歷史小故事。而在摘抄本裡,我記錄的內容多圍繞「如何學習優秀作文」「如何針對性地進行素材整合」,重點部分我會使用不同顏色的筆做好勾畫、批註。後期,我的老師硬性布置了整合寫作素材的作業,分別是「好詞好句」「名言」「素材」「自主整合」四個板塊。高二時,我們學校的語文考試不算很頻繁,但每次考試我都能或多或少學到點東西,這對我應考熟練度、規範性的提高都有很大幫助。

最後就是高三目的性更強的「應考向」。在此階段,我摘抄本裡的內容包括:學校每周發的「時事評論」等官方媒體的文章(用以學習議論文的一些「套路」);老師列印的每次考試中同學們的優秀作文(作為學習資源之一);按類別整合可能考查的熱點話題。筆記本裡的內容則包含三類:一是零散的實用類文本知識點;二是古詩文意象、典故積累,個人認為比較好的題目,以及題材、技巧等作為分類標準的答題點;三是文學類文本閱讀一把每張卷子上自己覺得不錯的題目和答案剪下來粘貼在本子上,主要是學習答案。為保持手感,考前兩個月我還做了一些試卷。作文方面,老師每周會硬性布置至少一篇練筆,並且要求我們在讀過修改建議後重寫片段或者全篇。跟著一定的套路走,保證每天的閱讀積累、背誦,勤於練習和修改,考作文50+在我看來是沒問題的。

(本文節選自唐楚玥同學的經驗介紹,有刪改,授權發布,旨在分享,傳播教育公益。)

壹點號王金玉談作文

相關焦點

  • 尹建莉女兒跳級兩次,高考語文成績140分,總結經驗:重視這2點
    身為從事語文教育多年的教育專家,尹建莉在教育事業方面確實頗有建樹,而最讓人佩服的還是她對孩子的教育方法。尹建莉女兒跳級兩次,高考語文成績140分,孩子能擁有如此優異的語文成績,她總結經驗:重視這2點
  • 高考英語140分以上是什麼體驗,怎樣做到的?
    本人高考英語143分,作文扣7分,前面滿分。高考完在估分網上驗證完答案,發現自己作文以外全對,我就知道自己分數肯定140以上,雖然作文扣了有點多,沒拿到省單科第一讓我有點失望,但是分數依然是縣第一。 其實高中英語沒有什麼邏輯思維難度。
  • 教齡5年的高中數學老師,高考數學能否考140分以上?
    教齡5年的高中數學老師,高考數學能否考140分以上?數學,堪稱區分學霸和學渣最佳利器!從小學到高中,多少英雄好漢折腰在數學上,這項學科有一個令人窒息的操作:兩極分化。我們知道,數學在高考中佔分比很高,150分的數學如果沒有拿到100分以上,就會很大程度拖後腿,當年馬雲就是因為數學不好,只能屈居二本院校,但是人家好得是成功了的大佬,而對於絕大多數人而言,如果在高考中被數學耽誤個幾十分,基本就和名校無緣了。數學既然這麼難,如果讓教齡5年的高中數學老師去考,能否考到140分以上呢?
  • 英語成績不好,高考提分難?日語高考來助你一臂之力
    作為三門學科之一,高考英語不僅佔150分以上,而且設置了7種題型來體現高考的選拔作用,要求初中和高中的詞彙量總和達到5500個,越來越多的學生傾向於對考生英語學科能力要求很高,導致許多高中生英語成績不高,極大地影響了他們學習的信心和積極性。
  • 太原山大附中這個班,45人高考600分以上!看學霸秘籍!
    7月24日,2020山西高考成績以及分數線揭曉。山大附中高327班成為太原引人矚目的理科學霸班,這個班不僅出了山西省高考理科最高分,而且49名學生,全達一本線,其中45名達600分以上!
  • 高考語文133分,分享語文學習經驗!她從鄭外考到北京理工大學!
    面對課前的presentation,我從膽小畏縮、不敢直視聽眾到後來可以落落大方地展示、談吐自如;面對周測月考,我從動不動就為了成績的波動情緒起伏到後來寵辱不驚、理智地分析每一道錯題;高考被分到鄭州中學考場,面對不熟悉的外部環境,我也能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我渴望擁有一流運動員在關鍵賽點力挽狂瀾的心理素質,而鄭外給我提供了鍛鍊的機會。
  • 三招考高分!貴州名師羅勇華解析高考語文|碰撞大語文時代
    事實也是如此,翻開近年來的中高考試卷,不僅語文試卷的閱讀量很大,就連理科的文字量也不少,如果語文不好,對於理科的學習理解乃至審題也是會拖後腿的。可以說,在「大語文時代」如何學好語文,已經成為了家長學生的集體訴求。
  • 她是北京高考狀元,語數英都超過140分,13歲就獲邀到國賓館發言
    孫一先初中就讀於清華附中,是市級的三好學生,13、14歲時因熱衷於公益事業,因其卓業的貢獻還因此受邀上釣魚臺國賓館發言,小小年紀就被人們所熟知。孫一先從初中到高中,平時的成績一直保持在年級的=前兩名,在同學們的心目中,她是高智商、高情商的大姐,跟大家都能相處得很好,沒有一點兒架子。
  • 高考考700分是什麼概念,難度到底有多大?
    考700分究竟難在哪兒? 以三+X,滿分750為例,對於普通考生,只要用時間學習、刻苦努力,考到六百多不難,極限大概在650左右;而要想考到680以上,除了努力,天賦是必不可少的;700分以上,努力、天賦、運氣,三者都要有才行。
  • 素養之路|積累語言經驗是學習語文的基礎
    摘要:積累語言經驗是小學生學習語文的前提和基礎,是小學語文課最重要的教學內容。小學語文課的教學內容要進行戰略性的調整,要從重視語文知識教學轉移到強調語言經驗的積累上。語文課要安排大量的表達實踐,通過實踐去豐富學生的語言經驗,讓學生在閱讀和寫作中形成語感。
  • 新高考首年青島學霸亮相:男生佔據C位,女生去哪了?
    在青島,這一趨勢更加明顯,703分的林一鳴、701分的郝鑫磊、700分的呂子涵、700分的許睿、697分的王奕淞、692分的王子昊都是男生。直到692分,出現了一位女生,平度一中李涑榿。她選考的科目是純理科的物理、化學、生物。二中最強團隊數學MT班680分以上學生合影裡,男生優勢更加明顯,13個人裡,只有兩個女生。
  • 2020高考語文精講,高考作文押題三連中,名師硬核解析來了!
    因此在新一期高考語文精講中,鵝會長特別邀請小晴老師為大家做真題解析和經驗分享。全文乾貨滿滿,實用指數max,大家一定要認真閱讀噢!出身於教育世家的楊小晴老師,畢業於雙一流重點高校中文系,從教5年,有著3年高三授課經驗,曾經獲得新浪五星金牌比賽超人氣教師。她還曾任知名大型教育集團高中語文教師,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所帶學員平均提分30+,教學深入淺出,細緻認真。
  • 高考語文想拿高分,作文得分很重要,學生該如何打造作文亮點
    高考時候,每一分對於學生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存在,高考的時候可能就一分的分差就會與自己理想的大學擦肩而過,所以,為了高考學生們都在拼命的學習,目的就是為了能夠在高考的時候拿高分。很多學生雖然都很想拿到高分,但是,想將每一科的學習成績都能有提升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在語文成績上。
  • 星星之家育兒記:女兒16歲考上清華,語文140,尹建莉:小學階段的教育...
    圓圓在念書期間成績一直非常優異,是一枚學霸,曾跳級兩次,還被評為北京市市級三好學生。2007年,圓圓16歲時參加了高考,以超過當年清華錄取線22分的優異成績,被內地和香港兩所名校同時錄取,圓圓的語文成績更是高達140分。現在,圓圓已經從美國常春藤名校碩士生畢業,在一家英國公司就職,在事業上也很圓滿了。
  • 未參加高考的有福了:平度一中高考692分等13位高分學霸分享經驗
    高考剛剛揭榜,看看這些新鮮出爐的山東平度一中學霸,他們有啥好經驗?三、做題在精不在多,練一道學一道。我屬於刷題少的類型,尤其是複習時時間緊迫,更重視研究每道題的知識考察和命題意圖,刷題只是輔助。2017級2班 尚玥 高考總分:680分 組合:物理化學生物如果說學習經驗的話,就分學科說吧。
  • 高考滿分750分,想考550分到底難不難?清華學霸告訴你答案
    大家好,我是火柴君,今天我們科普的話題是:高考滿分是750分,想考到550分到底難不難?清華學霸告訴你答案!   高考作為我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大考,很多學生在想到高考時都非常緊張和害怕,擔心自己在高考中沒能考到想要的大學,從而影響人生的軌跡。
  • 她是2013年北京高考冠軍,語文148分,教你怎麼學中文
    語文一直是一門與識字無關、與考試無關的學科。--婧妍湖北省女冠軍唐楚引起廣泛關注,他不僅高考得了725分,語文也得了146分,這在湖北省內很難達到。我相信很多人無法想像中文成績達到140分以上是什麼感覺,但女性學霸比唐楚高2分,她是高考2013北京中婧妍的孫子!
  • 專家談高考英語改革:一次性壓力變持續性折騰
    原標題:專家談高考英語改革:一次性壓力變持續性折騰  前段時間,北京市考試院就高考改革方案徵求意見。其中一個提法,英語分值由150分降到100分,語文分值由150分提高到180分——一降一升,引爆議題。
  • 黑龍江女孩,高考667分摘狀元上北大,語文考了135分很少嗎?
    不過有人,卻認為她高考成績偏低,尤其是語文,才考了135分。語文考了135分很少嗎?為了弄個明白,米醬查看了2012年高考語文最高分者是南京市理科狀元宋玥,語文考了137分,比李佳楠不過多2分而已。而被稱為差一分高考總分滿分的2004山東狀元王端鵬,他的語文也僅僅是138分。若沒有20分的加分項,他的分數也達不到749分。不過米醬繼續深挖,發現歷年高考語文滿分者,只有張鎮風,他總分748分,是1998年全國高考狀元,其中語文考了150分。在中國高考史上,他締造了傳奇,除了數學失了2分,其餘都是滿分。
  • 《甄嬛傳》裡的高考語文知識點?女老師力挺短視頻學習
    一本正經地提出並回答這些問題的,不是娛樂八卦博主,也不是清宮劇十級學者,而是一名北京的高中語文老師「韓小喵」。她以《甄嬛傳》、《知否》等熱播古裝劇為腳手架,在抖音拍攝了一系列短視頻解讀古代文化知識。  韓老師說,自己拍攝短視頻,原本是為了幫助學生應對高考裡的傳統文化考點。出乎意料的是,這些通俗生動的視頻吸引了大量學生黨之外的人群,不到四個月收穫了近110萬名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