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工信廳靖士寬:青島走在國內氫能產業利用的前列

2020-12-18 同花順財經

9月23日,2019青島氫能產業高峰論壇在青島國際會議中心舉行。論壇以「世界氫城、活力青島」為主題,旨在匯集全球氫能行業精英共話合作,搭建行業交流平臺,展示最新研發成果,促進理論領域智慧碰撞和行業之間交流合作,助力青島在氫能行業全球引領。

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省國防科工辦主任靖士寬在致辭中表示,美日德等全球主要發達國家高度重視氫能產業的發展。我國氫能技術開發利用也已上升為國家能源戰略,並已先後出臺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能源技術革命創新行動計劃2016-2030年》等頂層規劃。為我國加快發展氫能產業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保證。

山東省和青島市已經走在國內氫能產業利用的前列。

靖士寬表示,山東是工業副產氫第一大省,每年有400多萬噸的副產氫,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條件。山東省在全國省級層面率先啟動氫能源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編制工作。今年初,山東氫能源與燃料電池產業聯盟成立,成為全國第一個省級層面氫能產業聯盟。6月26日,中國氫能聯盟在山東發布全國第一個《中國氫能源及燃料電池產業白皮書》。

青島西海岸新區早在多年前就已經有了氫能產業的發展規劃。美錦氫能科技產業園等一批氫能產業項目落地,也將為青島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勁引擎。

據悉,本次論壇上,青島還將發布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扶持政策,進一步助力山東省和青島市打造協同創新新體系、構建產業合作新生態,為全省經濟增長做出積極貢獻。

來源: 新浪財經

相關焦點

  • 山東青島大步奔向氫能時代
    《規劃》劍指打造「東方氫島」,提出在未來10年完善氫能產業鏈體系,打造國內重要的氫能產業基地,將青島打造成國際知名的氫能城市。根據氫雲鏈發布的統計數據,2020年1至7月,中國氫能產業名義總投資金額超過1300億元;截至目前,中國累計推廣氫燃料電池汽車超過7000輛,建成加氫站70餘座。山東省氫氣年產量約400萬噸,佔全國產量的近1/5,地煉化工、煤制氫等產業都走在全國前列。但在這場能源結構的變革中,山東更需要破題綠色發展。
  • 軌道電車、工程機械叉車、運輸船舶……這些設備山東將要研發氫...
    齊魯網·閃電新聞6月24日訊 今天上午,省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市場監管局、省能源局解讀《山東省氫能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2020—2030年)》並回答記者提問。
  • 山東推進七港口氫能建設,兩大國企助推氫能商業模式落地
    港口是氫能產業的重點落地場景。此前國內多個港口開展了氫能應用方面的嘗試,但尚未組織起大規模的氫能港口的探索。山東再一次在氫能領域起到了帶頭作用。2019年11月,山東青島港全自動化碼頭(二期)投產運營,打造全球首個「零排放」的氫動力自動化港口。據了解,青島港投用氫動力自動化軌道吊,軌道吊採用氫燃料電池加鋰電池組的動力模式,為全球首創。2020年4月,雄韜股份完成對西井科技的戰略投資,雙方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布局港口氫能。
  • 姚錦龍談美錦氫能科技生態園:青島是氫能事業首選地
    來源:新浪財經9月23日,2019青島氫能產業高峰論壇在青島國際會議中心舉行。論壇以「世界氫城、活力青島」為主題,旨在匯集全球氫能行業精英共話合作,搭建行業交流平臺,展示最新研發成果,促進理論領域智慧碰撞和行業之間交流合作,助力青島在氫能行業全球引領。美錦能源董事長姚錦龍介紹了美錦能源和美錦氫能科技生態園的基本情況。
  • 東方氫島:青島新野心
    日前,《青島市氫能產業發展規劃(2020—2030年)》(以下簡稱《規劃》)發布,提出在未來10年將青島發展成為國際化氫能城市,打造國內重要的氫能產業基地,實現「東方氫島」的總體發展目標。二是擁有眾多科研實力雄厚的能源領域研究機構,比如,山東能源研究院、中國石油大學、山東大學、青島海洋大學、山東科技大學等均在氫能不同領域開展長期研究,提供了強大的人才和技術支撐。三是同時具備汽車、軌道交通、發電供熱、港口碼頭等氫能應用示範全場景,為產業未來發展提供了廣闊的想像空間。青島,氫島,雖僅有一字之差,但要想願景變為現實,未來仍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 高分濰坊中心揭牌儀式暨高分產業發展大會舉行
    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山東省濰坊市數據與應用中心揭牌儀式暨高分產業發展大會順利舉行 與會領導和嘉賓共同為高分濰坊中心揭牌近日,由山東省第四地質礦產勘查院(簡稱「山東地礦四院」)承辦的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山東省濰坊市數據與應用中心揭牌儀式暨高分產業發展大會在濰坊魯臺會展中心會議中心舉行
  • 借鑑德國經驗 促進氫能產業發展
    2020-10-13 14:19:03   ■ 鄖彥輝    氫能作為一種綠色、高效的二次能源,可廣泛應用於工業、建築、交通、電力行業,氫能的開發與利用技術已經成為新一輪世界能源技術變革的重要方向
  • 8家企業在中國的氫能業務發展以及產業布局情況分享
    根據香橙會氫能資料庫,目前在中國成立子公司或者與產業鏈上下遊有業務往來的海外企業有95家,圖表2所示。 其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燃料電池系統(14家)、氫製備(12家)、燃料電池電堆(9家)、閥門管路(9家),這與當前國內氫能和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現狀比較契合。
  • 山東東嶽未來氫能材料有限公司融資三個億!!
    4家公司以同等價格對山東東嶽未來氫能材料有限公司進行增資。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投資新增的四家機構都來歷不小:中金資本運營有限公司是國內券商龍頭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設立的投資平臺,國內頂級股權投資機構,旗下中金啟辰(蘇州)新興產業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的出資人包含目前氫能招商熱度非常高的常熟市國資委等。
  • 東嶽集團擁抱未來氫能時代 氫能關鍵材料高峰論壇暨東嶽集團2021...
    在這樣一個形勢和節點上,我們的戰略選擇,就是起而行之、走在前列,著力打造氫能生產應用標杆城市。這既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能源安全新戰略思想的具體行動,也是破解環境瓶頸制約的重要舉措,更是培育發展新經濟的應有之義。
  • 美錦能源姚錦龍:將打造全國氫能產業典範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張雪)美錦能源董事長姚錦龍9月23日在2019青島氫能產業高峰論壇上表示,公司將藉助美錦氫能科技生態園,立足青島,以氫能產業賦能,擴大新能源、新材料、新裝備三大領域互融互通效應,加速青島新舊動能轉化,培育強勁經濟動力。
  • 這個重磅會議描繪「山東未來」!青島的機遇和作為都在裡面……
    有點抽象,概括起來就是「七個走在前列」——在綜合實力上,山東要走在前列,生產總值邁上新臺階,山東半島城市群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的龍頭作用凸顯,成為國內大循環的戰略節點、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樞紐,成為國家新的經濟增長極;在發展質效走在前列,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
  • 全國10多個城市入場 佛山氫能產業如何持續領跑?​
    廣順新能源副總經理吳勇輝介紹,廣順先後與燃料電池國家工程中心、中國科學院佛山產業技術創新與育成中心等合作,投入2億元進行研發,成為國內唯一一家能夠配套氫燃料電池乘用車的空壓機供應商,產品被廣泛應用到上海、南京、武漢等地氫燃料電池公交車示範運營線。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新疆工信廳幫扶莎車縣:以工業化思維 走扶貧...
    以工業化思維 走扶貧致富路新疆工信廳幫扶莎車縣側記新疆的莎車縣是全國深度貧困地區之一,由新疆工信廳派駐到當地深度貧困村的17個第一書記,充分發揮領頭雁作用,衝鋒在第一線,抓黨建、促穩定,實施「集團化作戰」扶貧,合力發展養雞業,為村民們闖出了一條致富路
  • 「好客山東」響中國 山東文旅工作走在全國前列
    新聞發布會現場海外網12月9日電 山東是文化和旅遊大省,A級旅遊景區1200餘家,數量居全國第一,「十三五」時期,山東全力推動文化和旅遊持續健康發展,整體工作走在全國前列。藝術精品創作迎來由「高原」向「高峰」跨越的新時期,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更加健全,文旅產業發展質量不斷提高,齊魯文化、「好客山東」美譽度響徹全國。
  • TUV南德攜手中國氫能聯盟研究院共同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政策紅利持續釋放,中國氫能產業發展進入快車道在能源格局發生深刻變化的當下,氫能作為全球最具發展潛力的清潔能源之一,其熱度近年來持續攀升,全球各國都高度重視氫能產業的發展,將其視為解決能源資源危機和環境危機的重要戰略方向。
  • 唐山海港開發區:探索發展氫能重卡產業「新藍海」
    近年來,唐山市海港經濟開發區(以下簡稱唐山海港開發區)依靠產業和技術優勢,全力打造從制氫、儲存運輸、加氫、氫能汽車生產及氫能裝備生產等全產業鏈模式,打造河北省乃至全國重卡運輸「柴改氫」的示範區,探索發展氫能重卡產業「新藍海」。據介紹,唐山作為重工業城市,推廣氫能利用——尤其是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對唐山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雙調整具有重要推動作用,也是打贏唐山「藍天保衛戰」的有利支撐。
  • 廣州打造「中國氫谷」電動公交車投入規模居世界城市前列
    新能源車年產能達30萬輛,電動公交車投入規模居世界城市前列,全國首家燃料電池膜電極產業化項目正式建成,廣州正打造「中國氫谷」……記者從廣州市工信局獲悉,「十三五」以來廣州市出臺系列政策,加大產業扶持力度,八大新興產業之一的節能和新能源產業進入發展快車道,對促進經濟增長、產業轉型升級,建設生態文明城市、美麗廣州的目標發揮了重要作用。
  • 7座氫站,1500氫車,泰安市公布氫能產業發展規劃
    到2023年,建成加氫站1座,燃料電池汽車營運車輛示範運行規模達到10輛;到2025年,累計建成加氫站3座,燃料電池汽車規模達到300輛,培育國內領先的企業2-3家,氫能產業鏈年營業收入達到30億元。到2030年,累計建成加氫站7座,燃料電池汽車規模達到1500輛。
  • 氫能產業:打造中日產業合作的新內容和示範
    布局:大連已制定氫能產業新格局 2020年,大連首次將大力發展氫能產業寫入市政府年度工作報告,明確未來以氫燃料電池汽車為突破口,逐步拓展到氫能船舶、氫能軌道交通、氫能電站等多個應用領域,並積極推動氫能在小型社區、大型產業園區應用,帶動氫能產業全產業鏈協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