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持續降雨和長江來水增多影響,江蘇省河湖水位普漲。5日下午,記者在南京魚嘴溼地公園看到,長江水已淹沒遊覽棧道,古樹也已浸入水中。為了遊客安全,公園封閉了棧道入口。
記者從江蘇省水利廳了解到,今年我省6月9日入梅以來,已發生4輪強降雨過程,全省累計面雨量達307毫米,是常年同期的2.5倍,為歷史同期最大值。其中,淮北地區301毫米,是常年同期的3倍,列歷史同期第2位;江淮之間320毫米,是常年同期的2.5倍,列歷史同期第1位。與此同時,江淮來水同步壓境,長江大通流量持續上漲,已超5萬立方米/秒,較常年同期偏多1成;6月16日起,淮河吳家渡流量顯著增加,來量近4000立方米/秒,入梅以來淮河已有46億方來水入洪澤湖,是常年同期的5.5倍,位列近30年來第1位。全省主要河湖水位普漲,秦淮河、太湖、裡下河等地區河網水位超警,防汛工作全面鋪開,水利部門積極搶排洪澇水,太湖水位上漲趨勢得到控制,其他河湖水位也逐步回落。
據氣象部門預測,出梅前還有持續性強降雨,防汛形勢嚴峻複雜。一是降雨歷時長、範圍廣。氣象預測,未來一周梅雨帶在江淮流域至江南北部一帶擺動,我省將迎來多次較強降雨過程,預計沿江蘇南地區將有暴雨、局部大暴雨,累計面雨量將達80~150毫米,局部地區180~230毫米。二是河湖底水高、超警戒。目前,太湖水位達3.9米,較常年同期偏高0.49米,高於警戒水位0.1米,預計未來一周將超過4.2米。太湖水網、秦淮河、水陽江的底水較高,強降雨將造成水位超警。三是長江來量大、潮位高。長江1號洪水已在上遊形成,大通來量將持續增加,預計7日將超6萬立方米/秒。目前正處天文大潮的漲潮期,7月上旬沿江沿海將持續漲水增潮;高潮位的頂託將嚴重製約沿江和裡下河地區排水,內河水位的超警風險加大,尤其是太湖、秦淮河等地區,需要高度重視高潮位的疊加影響。
省水利廳將嚴密監測預報預警。密切跟蹤天氣、雨水情和汛情變化,加強與氣象、水文、自然資源等部門聯合會商,滾動分析預報洪水過程和水位變化,為工程調度和防洪搶險提供有力支撐。特別是密切關注太湖、秦淮河、水陽江、裡下河等地區水位變化,為及時做好應急搶險贏得主動。適時啟動防汛應急響應,對洪水防禦工作作出全面安排。及時向社會發布預警信息,提高公眾自防、自救意識。統籌調度水利工程,最大限度減輕可能發生的洪澇災害。對太湖,繼續加大望虞河、太浦閘下洩流量,全力搶排太湖洪水,努力控制太湖水位上漲。對蘇南沿江地區,加強沿江閘站聯合運行,全力搶排入江;適時啟用太湖地區蠡河樞紐、雅浦港閘等,努力降低蘇南運河水位。對裡下河地區,調度沿海五大港閘、江都站等閘站全力自排抽排洪澇水,有效控制區域水位上漲。對淮河地區,加強洪澤湖洪水調度,合理控制洪澤湖水位,並支持各地做好洪澤湖周邊及行洪河道沿線排澇工作。對水庫,加強汛限水位監管,嚴禁違規超汛限水位運行。加強排澇泵站運行安全管理,配強運行值班人員,有效防止設備故障,保證設備滿負荷運行。加強水位超警戒的河湖、超汛限的水庫管理,及時開展巡堤查險,第一時間發現和處置滲水、滑坡、管湧等險情,確保堤防安全。尤其是水陽江、固城湖、石臼湖等河湖的堤防內外水位差大、易出險,南京市要重點關注、加強防守。加強河道行洪管理,及時開展清河清障,保證河道過水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