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可能在朋友圈被這樣一條視頻暖到了:《武漢 · 在一起》。
視頻出品:武漢市委宣傳部
3分29秒,記錄了2020年特殊的武漢。更準確的說,是今年武漢一個個普通人的真實故事。
沒有驚天動地的生死離別,卻是這座1500萬人的超大城市倖存又復甦的點點滴滴。
72歲的島田孝治老家日本福岡,從會計師事務所辭職以後,遊歷十幾個國家,最終落腳武漢。
他在華中師範大學旁開了一家咖喱飯店,順便免費教學日語,一晃就是十年。他不會一句中文,卻熱情可愛,被大家親切地叫做島爺爺。
1月武漢疫情爆發,日本大使館組織包機撤僑,他拒絕了:我為什麼要走?我就是武漢人啊。
封城期間,島爺爺跟著店長回到了江夏農村老家,吃著農家菜,在山溝賞野櫻花。
6月,日本導演竹內亮來武漢拍攝紀錄片時,問他為什麼決定留在武漢,他說:
雖然日本秋風清爽,但如春風般的溫暖只有在武漢才能找到啊。
87歲的王欣因為新冠肺炎住院,上海援鄂醫療隊的劉凱醫生推著他去做CT,剛好落日時分,劉醫生停下腳步,和老人一起看了一場夕陽。
當他們看夕陽的背影照片出現在朋友圈時,所有武漢人都被暖到了。
4月,王爺爺身體好轉,在上海醫療隊離開前,演奏了一曲《拉德斯基進行曲》。
很多人不知道,這位耄耋老人,是武漢愛樂樂團的小提琴手。
4月15日,武漢解封剛一個星期。一位外賣小哥接到蛋糕訂單,正準備送貨,卻發現是匿名顧客送給自己的。這一天,剛好是他的生日。
不是催淚段子,這是武漢真實發生的故事。
為了儘量多送單,外賣員們把包裝袋捆出十八般武藝。穿梭於全市16家方艙醫院、3000多個社區,把人們的期待如約送達。
武漢,是全中國乃至全世界在校大學生最多的城市之一。今年,有31萬人從這裡畢業,奔赴五湖四海。
因為疫情,大家還沒等來開學通知,已經要匆忙告別。和同窗四年的好友拍一張畢業照,成了奢望。
武漢理工大學的一位班長,用PS給全班同學製作了一張合影。
各奔前程的年輕人們,有了彼此想念的憑據。
長江邊生長的武漢人,總愛去江中搏擊浪花。無奈,每年舉辦的橫渡長江節,因為來勢洶洶的洪水取消。
初冬,摩拳擦掌的老將終於又回到了江邊,抖擻精神下水的時刻,發現老隊友們全都到齊了。
接近一年的蟄伏過後,生龍活虎的武漢人,又一起上場了。
遠嫁外地的武漢姑娘,在4月解封的第一時間搶購火車票趕回家。
母親責怪著:慌倒跑回來搞麼司喔?卻難掩久別重逢的感動。
平凡的故事,在每個武漢人身邊上演。
2020年,我們熟悉的武漢故事主人公,大多是抗疫一線的英雄。
與此同時,這座城市裡一個個普通人,卻用堅強又樂觀的生活,交出了讓人安心的答案。
短片之外,還有一些故事也在上演。
土生土長的武漢紀錄片導演蜘蛛猴麵包,在疫情期間拍攝《武漢日記》,也當起了志願者。
一次深夜給一位大哥送藥,隔著幾米距離,大哥打手勢讓他放下藥趕緊走。回家路上收到大哥發來簡訊:以後只要在武漢,就有我罩著你。
7月中旬,武漢持續暴雨又遭遇長江洪水,網上瘋轉內澇「看海」的謠言。一大波武漢up主紛紛站出來闢謠:武漢今年太不容易了,想讓大家看看它真實的樣子。
��
整個2020年,這座風暴中心的城市裡,人們戴著口罩,看不清彼此的面孔,卻互相幫助、彼此祝福。
無論年齡、職業,所有武漢人都在用力生活,每個人的經歷不同,卻又心照不宣,一起構成了英雄城市溫柔的交響。
2020年尾聲,武漢故事迎來落幕彩蛋:
武漢動物園今年有一大波小動物出生,小熊貓、矮馬,都有了可愛的寶寶。
9月,武漢秋高氣爽,王欣爺爺和當年陪他看夕陽的劉凱醫生重逢,兩人一起走到武大人民醫院,故地重遊,一起看了落日夕陽。老人緊緊抱住劉醫生說,這是我的救命恩人。
2020年,這座華中最大的城市,依賴著所有城市的溫暖,終於煥發新生。
昨天,在朋友圈看到一句新年祝福:
願2021年,是平凡的一年。
祝願所有熱愛生活的普通人,都能在新年順利平安
來源:HANS 漢聲
原標題:《武漢走向2021》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