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開的繡球花。記者 曹聰 攝
盛開的繡球花。鄒義東 攝
福州日報記者 趙昕玥
在閩侯縣廷坪鄉,距福州城約50公裡的深山裡,有一處「世外桃源」。這裡不僅有山中的閒趣、雲海的壯美、星河的燦爛,還有百畝繡球花海迎夏綻放,向人們發出賞花摘果的邀請。
盛開的繡球花不只是一幅夏日美景,更在山間悠悠講述鄉村振興的動人故事:自去年初落地實施,以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為目標的「繡山花谷」項目,短短1年多時間,便粗具規模。
短短1年多
計劃書變百畝花海
昨日,記者驅車至廷坪鄉汶合村良地自然村。還未見花海,潺潺的溪水聲搶先入耳,信步走過一座古樸小橋,眼前豁然開朗:百畝「繡山花谷」映入眼帘。
或粉、或紫、或白、或藍……置身花海,四五片花瓣組成一朵小花,十幾朵密密的小花簇擁在一起墜在枝頭,清新又優雅。
「首期花海有100畝,種的是一年可開花三次的夏延繡球花。現在是花開得最好的時候,你看,大家都忙著整理花田呢,希望用最美的景色迎接八方朋友。」汶合村黨支部書記林邦桂一邊向記者介紹,一邊指著在田間忙碌的身影。
為「繡山花谷」播下「種子」的人,是鄉賢企業家陳榮順。2002年,他從福建農林大學畢業之後,在泉州等地種花、辦花藝培訓學校、建花卉種植加工基地。
2019年春節,陳榮順帶著「繡山花谷」項目計劃書回鄉,很快就得到政府的鼎力支持。「從去年2月18日,我們提出回鄉投資意向,到去年4月5日種下首批花苗,再到現在首期百畝花開,政府的重視和給力服務一直是我們的堅強後盾。」陳榮順說。
據介紹,項目將分三期建設。一期建設期到2022年,計劃完成800畝花卉種植與觀光旅遊項目建設,同時完成花卉精深加工項目和基礎設施建設。
農業「接二連三」
打造田園綜合體
繡球花的花語是「希望」「團結」「圓滿」。陳榮順以「繡山花谷」回報鄉梓,給鄉親帶來致富希望的同時,也激發鄉賢、村民團結起來振興鄉村。
回顧一年多來良地的變化,除了從荒地菜地變花海,還有村民的華麗轉身:大家從花卉種植門外漢到種植能手,從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到為項目建設建言獻策,從紛紛外出打拼到陸續回鄉就業。
「陳榮順從泉州運來繡球花苗,手把手指導村民種植,30餘名花農基本都是村裡50歲以上的村民。」林邦桂告訴記者,項目既解決了村裡的勞動力閒置問題,又提高了村民的收入,許多村民還積極入股參與項目,助力美麗鄉村建設。
去年,廷坪鄉明確提出「要把良地村打造成田園綜合體」的目標,讓農業「接二連三」,在「繡山花谷」打造集花卉、蔬果、加工、文化、旅遊等於一體的新型花卉產業鏈,推動產業融合發展。目前該項目的各項配套設施如停車場用地改造、道路拓寬、裸房整治、新建公廁等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展開。
除了花海,良地的「美景」「好物」還有不少。這裡高山環抱,兩條溪流穿村而過,景色宜人。這裡還有宋代銀礦遺址,至今山上仍有古時採銀留下的多個礦洞。這裡還有千畝水蜜桃和芙蓉李。「在繡球花盛放期間,桃李也將迎來豐收。下個月,我們計劃組織一次採摘觀賞節活動。」廷坪鄉黨委書記林雋說。
「我們有幹勁,也看到了希望,但受疫情影響,線下鮮切花銷路受到影響。」林邦桂誠邀八方朋友來良地遊玩,也誠邀從事鮮花電商的愛心人士來助力鄉村振興。
有意採摘桃李、觀賞繡球花的市民可聯繫林邦桂(聯繫電話:13675066766),預約採摘活動和賞花之旅,一起助力良地「繡山花谷」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