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融界訊一、導語
2020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和複雜的國際環境的影響,各行各業均受到了極大的衝擊。根據統計局官方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下降1.6%。
然而,我國率先控制住了疫情,逐漸實現全面的復工復產,積極出臺並實施有針對性的復工復產政策、財政金融措施,助力市場主體紓困發展。可喜的是,二季度以來經濟運行逐月好轉,GDP同比增長3.2%。
在2020年上半年複雜的經濟環境中,投資機構出手更加謹慎,但是依然有不少企業拿到了融資。
二、2020上半年創投市場融資情況總結
1)2020上半年,根據融象產業研究院數據統計,我國創投市場公開披露融資事件1455起,融資總額超過4200億元。其中,一季度融資案例657例,二季度融資案例798起。
2)2020上半年,大健康行業融資案例數量排第一位,共發生融資事件247起;金融領域融資總額遠超第二名,位列榜首,約1135.54億元。
3)融象產業研究院統計顯示,融資發生額裡面,億元級別的融資事件案例共705起,融資規模達4072.50億元,佔上半年融資總額的95.78%
三、2020上半年創投市場融資情況分析
3.1每月融資概括
2020年1-6月,融象產業研究院統計,共有1455起融資事件發生,一季度657起,二季度798起。
從融資數量來看,4月以316起融資事件位列第一,排在第二位、第三位的分別是3月和6月。
從融資金額來看,1月以1304.34億元的融資規模穩居榜首,佔1-6月融資總額的30.68%。這得歸功於恆豐銀行在當月獲得的1000億元人民幣的戰略投資,投資方為大華銀行、中央匯金、南山集團。
3.2融資輪次分布
融象產業研究院融資報告收錄的2020年上半年融資案例中,獲得戰略融資的融資案例數量最多,佔比達26.32%,其次是A輪,佔比17.39%,第三名是天使輪,佔比13.26%。早期投資在數量上依然佔據突出優勢,從側面體現了早期投資市場的活躍以及創投雙方對市場環境的信心。此外,有超過350多個項目拿到了B輪或B輪之後的融資。
從融資金額來看融資企業輪次分布,越往後期估值越高,單筆融資金額也越高。比如F輪,融資案例數量23起,僅佔融資案例總數的1.58%,然該輪次融資金額有256.84億元,佔融資總額的6.04%。
3.3融資行業分布
2020年上半年,融象產業研究院共監測到1455起融資案例,其中,發生在大健康行業的案例共有247起,佔總數16.988%,是上半年融資案例數量最多的領域。企業服務、智能硬體分別發生融資案例234起、104起,位列第二、第三;教育培訓和電子商務融資數量相同,均為97起,佔比6.67%,並列第四。
在融象產業研究院收錄的數據中,2020年上半年的大額融資案例Top分散在各個熱門領域,然恆豐銀行的一筆千億融,使得金融領域的融資總額超過1135.50億元,穩居第一。排在第二、第三位的分別是大健康和智能硬體,融資金額分別是600.30億元和429.89億元,佔比分別是14.12%和10.11%。
3.4融資地區分布
2020年上半年,融資事件主要發生在北京、上海、廣東、浙江和江蘇。在融資數量方面,這5個省市的融資案例數量共有1185起,佔總量的81.44%;其中,北京以397起的融資案例排名第一。
值得注意的是,山東在融資金額方面,被恆豐銀行的千億級戰略投資推上榜首,接下來依次是北京、上海、廣東、江蘇。浙江在融資金額方面排在了第七位,然其融資數量排在第四位,可見浙江有更多早期項目獲得了投資人的青睞。
3.5融資金額區間分布
從融象產業研究院統計數據來看,2020年上半獲得投資的項目平均融資金額達到了2.92億元。但從下圖具體分析的結果來看,有42.68%的項目獲得的融資金額在50000萬元以下;融資數量不超過20%的2億元以上的融資案例,融資金額佔比達83.31%。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上半年的融資案例中,超過20億元人民幣的大額融資案例有24起,募資總額超過2193.43億元,佔上半年融資總額的一半以上。
3.6融資案例Top10企業
雖受疫情和經濟環境影響,投資機構出手次數減少,但大額融資基本在每個月都有發生,資本流向智能硬體、大健康、教育培訓等多個熱門領域,投資機構中多次看到騰訊、軟銀、紅杉、IDG、高領等機構的身影。
從融象產業研究院收錄的數據來看,2020年上半年融資金額Top10企業分別是恆豐銀行、貝殼找房、中芯南方、國軒高科、華大製造、青桔單車、猿輔導、自如網、Nexperia和作業幫。(如下圖)
四、利好政策概況
2020年1-6月,國務院及其各部門積極出臺了大量針對復工復產、「雙創」、營商環境、減稅降費等政策措施。同時,資本市場也釋放出諸多利好信號。
6月12日晚間,證監會發布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相關制度規則,與此同時,深交所發布了8項主要業務規則及18項配套細則、指引和通知,意味著創業板正式邁入了註冊制時代。
6月1日18點20分左右,中國人民銀行官網接連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強化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指導意見》、《關於進一步對中小微企業貸款實施階段性延期還本付息的通知》、《關於加大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力度的通知》三個政策性文件,引導商業銀行提升金融服務能力,推動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優化融資環境,進一步強化中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
5月27日,金融委辦公室發布了11條金融改革措施,強化金融支持具體落地,及中小銀行改革方案、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新三板轉板、加強金融違法行為行政處罰等內容。
5月18日,銀保監會等六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進一步規範信貸融資收費降低企業融資綜合成本的通知》,為了進一步規範信貸融資各環節收費與管理,維護企業知情權、自主選擇權和公平交易權,降低企業融資綜合成本。
3月6日,證監會公布《關於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司轉板上市的指導意見》,明確了新三板掛牌公司轉板到滬深交易所上市的制度安排,並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轉板機制通過打通企業上升通道、貫通市場之間聯繫、暢通投資退出渠道的「三通」方式,力挺中小企業利用資本市場發展壯大,進一步提升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以上政策僅為摘選,卻也能看出國家對於培育多元創業投資主體、多渠道拓寬創業投資資金來源、加強政府引導和政策扶持等多方面的鼓勵,期待有更多具有成長性企業能夠獲得資金支持。
五、結語
2020上半年,本就受資本關注的大健康、企業服務、智能硬體、教育培訓、電子商務等行業,因為疫情的關係,更加受資本追捧,並在此期間利用網際網路、雲計算、大數據等進行科技創新,嶄露頭角。在上半年發生的1455起融資案例中,有超過一半的融資事件發生在這五個行業;同時,在上半年融資金額Top100企業中,有47個企業來自這五個行業。
再看受疫情影響尤為嚴重的傳統的食品餐飲、旅遊酒店等行業,有的企業一蹶不振停止生長,但有些企業將線上線下融合,緊抓機遇尋求自救,獲得資本支持。在食品餐飲、旅遊酒店行業,超過億元的融資案例有33個,大家比較熟知的有:奈雪的茶獲得1億美元的B輪融資,三頓半獲得6.5億元人們幣的A+輪融資,簡愛裸酸奶獲得4億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等等;此外,還有22個項目獲得了天使輪或者種子輪融資。
現在,疫情防控已經進入常態化,夏糧產量創歷史新高,工業生產明顯回升,就業形式逐步改善,二季度GDP由負轉正,社會消費總額和固定資產投資降幅逐月收窄,經濟運行穩步復甦。在此信號下,融象相信,即便疫情仍然存在變數,國際環境依舊複雜多變,創投市場的下半年也值得期待。
免責聲明:本文數據收集均來源於公開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