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驚心麗》電視劇正在熱播中,在每周一周二更新一集,目前更新了第18集,該劇在下周迎來大結局,很多網友想知道王昭和解樹結局會在一起?《步步驚心麗》結局會和中國的《步步驚心》結局一樣嗎?
下面海峽網小編給網友們揭曉步步驚心麗解樹各王子結局介紹。在19集預告中,解樹和王昭之間的愛情已經沒了,解樹為了離開王宮,願意嫁給王旭,可這更讓王昭懷恨在心,對王旭的報復越發瘋狂。黑化了的光宗為了除掉八王子,以他的後代為籌碼誘惑蓮花翁主與其聯合。
在《步步驚心麗》中,在王昭登上皇位之前,有三位皇子先後做了皇帝,王昭本無奪位之心,後來因為環境所迫才爭權奪位。原版《步步驚心》中,女主馬爾泰若曦在經歷了喜歡八爺、四爺又嫁給十四爺後最終病死,然後回到了現代生活中。不過,據推測,《步步驚心麗》大結局中,女主極有可能留在了古代。當然,這也要取決片方是否會拍續集。
如果按照國版《步步驚心》一般的話,解樹回到了現代。或者是與皇帝王昭在古代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鑑於目前並有傳出有要拍第二部的消息,傾向於解秀是留在了古代。另外,原本並沒有想要成為皇帝的王昭(李準基 飾),卻發現自己需要為了自己的家族與天下的百姓而作出努力,在與八皇子為首的對手集團的對抗中,也發揮出了自己沉著冷靜、思慮頗深的才華,最終在一幫家族宮臣的擁護下登上了帝位。而王昭成為皇帝後的皇后卻並不是解樹,而是自己同父異母的妹妹皇甫蓮花,皇甫蓮花是韓國高麗時期的大穆王后。
皇甫蓮花憑藉其利落的性格和天生的政治才能,成為了親手將目標扶上皇位並以此保護家門的造王者。是一位不可替代、具有致命魅力的公主,乾淨利落的性格和天生具備政治才能的高麗版阿爾法女孩皇甫延華,親手打造王且要守住家族的『造王者』。
除了幾位的顏值小編就只記住了一個場面!開場就是眾王子洗澡的戲!很養眼有木有?皇子們沐浴看沒看夠?很多網友表示這樣的開場方式,沒想到你是這樣的步步驚心。對於這種出場方式,小編只想代表廣大女性朋友對此劇的編劇導演以及演員們道一聲真摯的感謝!這部劇簡直了,讓人沉迷於各種男色無法自拔,總有一款皇子適合你。各位知道嗎?一部製作精良的劇,每一個鏡頭都不會浪費,哪怕是賣肉,但僅憑這麼一件事,你就可以看透每個人的性格,甚至是他的一生。
接下來小編將為大家做有深度又有內涵的剖析帶你一眼看透《步步驚心:麗》的各位皇子們,他們性格如何?最後結局是什麼呢?最後說一說女主解樹,竟然穿越到眾王子沐浴的水池中,女主好像懵逼了!我在哪?這是哪?還好我沒死!她有著與傳統高麗女子不同的語言行為活潑開朗、落落大方,集「化妝師」、「按摩師」等各種技術於一身,吸引了王子們的關注,尤其是溫柔如玉的八王子,這深情一望,簡直一眼萬年!
據說他後來成為了高麗第三代王「定宗」,難怪有那麼一絲絲帝王氣質。聽說老三有潔癖難道這才是他始終不和兄弟們共浴的真正原因?沒錯,他是有潔癖。三王子王堯,王后劉氏一手打造的王儲,外貌出眾、家族勢力強大、才能倶佳,因出生晚於大哥王武而未能成為太子,是他最大的遺憾,認為是王武搶奪了自己的位子。性格貪婪且傲慢,是兄弟們畏懼的對象。感情細膩,喜歡抓住弱點操縱他人,有潔癖,不喜歡自己手上沾血,後成為高麗第三代王「定宗」。
十王子,開國功臣王規的外孫,天生愛玩,厭學厭武,一輩子「中二病」,血氣方剛時,所有精力都放在「女人和戀愛」上。與解樹相識後,對其產生初戀的感覺。隨後被王賜婚,奉旨迎娶大將軍樸守卿的女兒樸順德。婚後也無法忘記解樹的王銀,一度讓順德傷心,但順德一片痴心,慢慢讓他產生了動搖。
八王子王旭,文武雙全,天生的領導者和政治家,善於收服人心為己用。與四王子王昭同年出生,但兩人的命運、性格全然不同。被外婆皇甫家族全力推為王儲,從未享受過屬於自己的生活。突然出現的鬼丫頭解樹,給過著沉穩生活的旭帶來歡笑和淚水。與政治聯姻的夫人相敬如賓,為了得到解樹,必須在激烈的王位之爭中取勝。
十三王子王鬱,母親為新羅亡國王室,繼承王位無望,寄情於藝術,有很高的鑑賞能力,書畫陶樂樣樣通,擅長玄鶴琴,兄弟們稱其為「伯牙」。高麗第一美男,傳聞他一出宮,全松嶽的女人來不及穿鞋跑出圍觀。悠閒自得地享受人生,對國政有自己的見解。微服出訪時偶遇虞姬並付出真心,但兩人之間有無法克服的時代之痛。
十四王子王貞,王堯、王昭同母所出,泡在蜜罐裡長大的老么。人見人愛,一旦陷入其魅力就無法自拔的如黑洞般的男人。但奇怪的是他的魅力對解樹不管用,解樹剛穿越到高麗時,他還是虛張聲勢的少年。
步步驚心麗王昭歷史原型人物
王昭早年經歷
高麗天授八年(925年),王昭出生於開州(今朝鮮開城)。他是高麗太祖王建第四子,母親神明順成王后劉氏是忠州地方的豪族劉兢達的女兒,在王建的29名妻妾中排行第三。此前她已為王建生育了樂浪公主和王泰、王堯兩個兒子。王昭自幼具有「英奇之表,岐嶷之姿」,頗得太祖王建的寵愛。他雖為神明順成王后所生,卻為王建另一夫人--信州院夫人康氏所撫養。他即位前被稱為「王昭君」。
翌年正月,大風拔起宮中樹木,王昭認為是兇兆,詢問禳除之術,司天台上奏:「莫如修德。」從此王昭開始讀《貞觀政要》,並建年號為「光德」。他所重用的人物樸守卿、信康、式會等均為功臣。王昭統治前期的穩健政策得到後人高度評價,成宗朝的崔承老說:「光宗八年之理,可方三代,又朝廷儀制,頗有可觀。」
除此之外,王昭還繼續與中原王朝保持冊封朝貢關係。他聽說後周取代後漢的消息後,取消了光德年號,改用後周廣順年號,並於廣順二年(952年)遣使朝貢後周。後周太祖郭威亦於翌年遣使冊封王昭為高麗國王。得到後周的冊封后,王昭的權力更加鞏固,也為他後來強化王權、削弱豪族的一系列舉措做好鋪墊。
王建於清泰三年(936年)完成了對後三國的統一,僅過7年便留下《十訓要》而撒手人寰了,正胤(太子)王武繼位,是為惠宗。王建一死,高麗王朝就進入危機四伏的瓶頸期。由於王建生前與豪族廣泛聯姻,而惠宗母家「側微」,基礎並不鞏固,所以與王建聯姻的各方豪族都想讓自家女子所生的兒子登位,一時風聲鶴唳,暗潮湧動,惠宗為防不測,不得不「左右前後,常以甲士相隨」。
王昭也捲入了漩渦中,在開運二年(945年)與其兄王堯一起被王建的親家之一王規所誣陷,惠宗不予理睬。不久後司天供奉崔知夢上奏:「流星犯紫微,國必有賊。」惠宗認為是王規陷害王昭兄弟的徵兆,便讓自己的長公主(即慶和宮夫人林氏,王昭的次妃)與王昭成親,以鞏固其勢力,因此王規陷害王昭的陰謀無法得逞。
惠宗在宮廷陰謀中長期臥病,到他臨終前的開運二年(945年)九月,各方矛盾達到白熱化。據正史記載,先是受王建顧命輔佐惠宗的重臣樸述熙被王堯懷疑有有異志,便遭流放於甲串(在江華島),王規假託王命殺死樸述熙;然後鎮守西京平壤的王式廉將軍與王堯合謀,率軍入京,在惠宗病死後扶王堯即位,是為定宗,次日就誅殺了王規及其同黨三百餘人。
惠、定之交的政局表面上是王堯聯合王式廉誅殺圖謀不軌的王規,忠臣樸述熙被誤殺,王堯在平定內亂的過程中被群臣推戴即位。但現代學者推測被史官掩蓋的事實是王堯、王昭兄弟利用惠宗病重發動宮廷政變,以王式廉鎮守西京的兵力為後盾,先後除掉了代表惠宗勢力的樸述熙和代表外戚豪族勢力的王規,使王堯奪取王位。定宗王堯在位三年就患重病,到乾祐二年(949年)三月十三日傳位於王昭,自己也在當天薨逝。有人猜測,王昭可能聯合開國功臣樸守卿發動政變架空了王堯,得以迫使王堯傳位於己。
接受陰謀與政變的洗禮而成為高麗國王的王昭,面臨著如何處理功臣、豪族勢力並強化王權的遺留問題,以及使新生的高麗國順利度過瓶頸期的歷史使命。即位之初,他採取漸進路線,豎立垂拱而治的明君形象,避免直接觸及功臣、豪族的既得利益。王昭即位後不久,就命令樸守卿等考定高麗建國以來的功臣,分四等賞賜,一方面穩住豪族的勢力,另一方面強化了國家對豪族的管理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