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妍夫婦。網絡圖片
2011年,李妍的母親艾鳳月在甘曉幼兒園的空地種菜。據《華商報》
華山北峰日月巖。11月25日凌晨,李妍等四人穿過這條石縫,走到了絕壁邊跳崖。新京報記者 安鍾汝 攝
11月25日凌晨,西安雁塔區32歲的女子李妍一家四口從華山絕壁跳下,留下一群慌亂失措的債主,以及不知去向的超過3億元人民幣巨額債務。跳崖之前,李妍的女兒才出生兩個月,她是華潤萬家的採購部總監助理,丈夫是經營著西安兩家公司的商人,李妍的母親是個性格開朗的退休教師,她的婆婆是個普通的農村婦女。
這個普通而看似幸福的家庭是如何一步步走上人生懸崖,並陡然墜落的?
風從華山北峰日月巖的石縫中穿過,發出呼嘯聲。
以險峻著稱的華山,日月巖是險中之險——兩塊巨石拱起,中間石縫只容一人通過;穿過石縫,便直面深達1600米的絕壁懸崖。風從崖底打著轉向上吹,嗆得人無法呼吸。
11月25日凌晨,華山溫度降至零下,風力超過4級,雨夾雪。一家四口穿過這條縫隙,從日月巖背後躍身跳下。
李妍,32歲,華潤萬家西北區職員;丈夫嶽鉦為,32歲,西安億道商貿公司股東;母親艾鳳月,退休教師;婆婆陳海琴,家庭婦女。
華山道姑崔師父猜測,他們可能在北峰極頂尋找過跳崖的地方,但周圍欄杆很高,下面又有棧道,跳下去很可能被攔住。最後他們找到了日月巖後的這處絕壁。
「他們不希望有一絲生還的機會。」崔師父說。
「已經決定離開」
在華山王母宮待了一天後,李妍留遺書指明跳崖地點,並委託道姑幫助處理後事
最後見到這一家四口的人是王母宮的道姑崔師父。
王母宮緊鄰日月巖,由殿堂和側房組成。殿堂供奉王母眾像,側房是道姑住處。幾年來,這裡一直由崔師父一人看守。
24日,華山雨夾雪,遊人稀少。上午10點左右兩個老婦人和一對三十歲出頭的年輕男女出現在王母宮門口。四人的頭髮都溼了,腳上沾著黃泥。年輕女子凍得渾身發抖,但仍禮貌地問崔師父:「阿姨,您這裡有吃的嗎?我們又冷又餓。」
崔師父煮了四碗方便麵,四人吃著面,一句話也不說。崔師父問他們來自哪裡,為何這樣的天氣來華山。身穿咖啡色大衣的女人回答,「我們來自湖北,那是我女兒,那是女婿,那個是我親家母。」
吃完面,年輕的女子要給錢,崔師父說,不要錢,若有心,就放到大殿功德箱吧。年輕女子拿出幾張百元大鈔,起身到大殿。
接下來的一個白天,四個人一直待在側房,「他們說話聲音很小,一直在商量著什麼。」崔師父說,「我一過去,就什麼也不說了。」
下午5點,天色漸暗。崔師父為四人準備了一頓素麵當晚飯,留下四人在房裡避寒,自己下山了。
第二天早8點,崔師父回到王母宮時,四人不見了蹤影,年輕女子攜帶的皮包,以及她母親那件咖啡色大衣都堆放在桌子上,還留下一封書信:
「阿姨:我四人已經決定離開了……」
信裡詳細交代了跳崖的地點,並請崔師父幫忙通知警察收屍等。落款是四個人的籤名,「李妍、嶽鉦為、陳海琴、艾鳳月」。
從稱謂和字跡看,遺書是李妍寫的,除兩處塗抹外,字跡清晰,格式整齊。
華陰市公安局北峰派出所一位辦案警察和崔師父都認為,寫這封遺書的時候,李妍「應該很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