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臉識別支付系統科研進展

2020-12-24 蘭州新聞網

2013年,中國科學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智能多媒體技術研究中心啟動了以人臉識別為核心技術的人臉識別支付方式的研究。

截止2014年8月,該中心已經完成了人臉識別支付系統的關鍵性技術研究。該中心全球首創的人臉數據採集陣列,能夠從91個角度對人臉同步採集,能對人臉識別影響最大的多變光照、多角度、遮擋等狀態進行最優的識別效果。智能多媒體技術研究中心的人臉識別系統已應用在邊檢站自動通關系統、動態人臉識別考勤機、多屬性動態人臉識別系統等。在此基礎上,中心研發出了人臉識別行動支付系統,已能夠實現支付只需「刷臉卡」。[2]

行業應用

教育機構,電信局、廣播、傳媒,政府機構,國際會議,航空服務業,高檔小區,醫療行業

系統難點

人臉識別被認為是生物特徵識別領域甚至人工智慧領域最困難的研究課題之一。人臉識別系統的困難主要是人臉作為生物特徵的特點所帶來的。

相似性

不同個體之間的區別不大,所有的人臉的結構都相似,甚至人臉器官的結構外形都很相似。這樣的特點對於利用人臉進行定位是有利的,但是對於利用人臉區分人類個體是不利的。

易變性

人臉的外形很不穩定,人可以通過臉部的變化產生很多表情,而在不同觀察角度,人臉的視覺圖像也相差很大,另外,人臉識別還受光照條件(例如白天和夜晚,室內和室外等)、人臉的很多遮蓋物(例如口罩、墨鏡、頭髮、鬍鬚等)、年齡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

在人臉識別中,第一類的變化是應該放大而作為區分個體的標準的,而第二類的變化應該消除,因為它們可以代表同一個個體。通常稱第一類變化為類間變化(inter-class difference),而稱第二類變化為類內變化(intra-class difference)。對於人臉,類內變化往往大於類間變化,從而使在受類內變化幹擾的情況下利用類間變化區分個體變得異常困難。

用戶配合度

現有的人臉識別系統在用戶配合、採集條件比較理想的情況下可以取得令人滿意的結果。但是,在用戶不配合、採集條件不理想的情況下,現有系統的識別率將陡然下降。比如,人臉比對時,與系統中存儲的人臉有出入,例如剃了鬍子、換了髮型、多了眼鏡、變了表情都有可能引起比對失敗。也就是說,人如果發生較大變化,系統可能就會認證失敗。光照、姿態、裝飾等,對機器識別人臉都有影響。

技術原理

人臉識別內容

人臉識別技術包含三個部分:

人臉檢測

面貌檢測是指在動態的場景與複雜的背景中判斷是否存在面像,並分離出這種面像。一般有下列幾種方法:

①參考模板法

首先設計一個或數個標準人臉的模板,然後計算測試採集的樣品與標準模板之間的匹配程度,並通過閾值來判斷是否存在人臉;

②人臉規則法

由於人臉具有一定的結構分布特徵,所謂人臉規則的方法即提取這些特徵生成相應的規則以判斷測試樣品是否包含人臉;

③樣品學習法

這種方法即採用模式識別中人工神經網絡的方法,即通過對面像樣品集和非面像樣品集的學習產生分類器;

④膚色模型法

這種方法是依據面貌膚色在色彩空間中分布相對集中的規律來進行檢測。

⑤特徵子臉法

這種方法是將所有面像集合視為一個面像子空間,並基於檢測樣品與其在子孔間的投影之間的距離判斷是否存在面像。

值得提出的是,上述5種方法在實際檢測系統中也可綜合採用。

人臉跟蹤

面貌跟蹤是指對被檢測到的面貌進行動態目標跟蹤。具體採用基於模型的方法或基於運動與模型相結合的方法。此外,利用膚色模型跟蹤也不失為一種簡單而有效的手段。

人臉比對

面貌比對是對被檢測到的面貌像進行身份確認或在面像庫中進行目標搜索。這實際上就是說,將採樣到的面像與庫存的面像依次進行比對,並找出最佳的匹配對象。所以,面像的描述決定了面像識別的具體方法與性能。目前主要採用特徵向量與面紋模板兩種描述方法:

①特徵向量法

該方法是先確定眼虹膜、鼻翼、嘴角等面像五官輪廓的大小、位置、距離等屬性,然後再計算出它們的幾何特徵量,而這些特徵量形成一描述該面像的特徵向量。

②面紋模板法

該方法是在庫中存貯若干標準面像模板或面像器官模板,在進行比對時,將採樣面像所有象素與庫中所有模板採用歸一化相關量度量進行匹配。此外,還有採用模式識別的自相關網絡或特徵與模板相結合的方法。

人臉識別技術的核心實際為「局部人體特徵分析」和「圖形/神經識別算法。」這種算法是利用人體面部各器官及特徵部位的方法。如對應幾何關係多數據形成識別參數與資料庫中所有的原始參數進行比較、判斷與確認。一般要求判斷時間低於1秒。

刷臉支付設備整體市場2019年比2018年增長了12倍,儘管受到疫情影響,但刷臉支付市場正在復甦。深圳市彬戈科技有限公司獲悉,根據微信支付數據,截止至2020年6月,刷臉支付設備相比2019年12月增長了70%。刷臉支付設備在行業場景應用增長速度也非常快,2020年6月與2019年同期相比,其中大屏自助設備增長1倍,自動售貨機增長2倍,桌面收銀設備增長10倍。

2020年開始,深圳市彬戈科技有限公司專注於深耕技術升級,時刻緊跟刷臉時代下,掃臉支付系統及設備普及,為廣大門店商家提供刷臉設備及技術支持,目前基於華南市場,初步計劃拓展全國區域市場,在設備廠家及行動支付官方通道(支付寶及微信)的政策趨勢下,人臉識別付款將會迎來新的機會。

相關焦點

  • 加持人臉識別系統 KFC升級店實現「微笑支付」
    近日,KFC將其第一家升級店KPRO開在了杭州萬象城,這家升級店採用人臉識別系統等技術,使人們獲得更輕鬆自在的就餐體驗。在這家以技術和健康概念為主題的店裡,消費者微笑就可通過人臉識別系統完成支付。此外,店內並沒有設置點餐檯和收銀員,消費者到店點餐不僅可以通過設置在門口的幾臺自助點餐機點餐,也能通過手機掃描餐桌上的二維碼自助點餐、支付。對此,百勝中國總裁Joey Wat表示:「該店面向年輕,對科技感興趣或是熱衷於接受新的口味與創新的消費者。」
  • 公交「刷臉」時代來了,公交人臉識別支付系統助力公交特殊卡管理
    國朗公交人臉識別支付系統助力公交高效規範特殊卡群體管理:建立人臉識別支付系統,不但可以掃碼拍卡乘車,而且對於老人學生等特殊人群可以直接刷臉乘車,對持有特殊卡的群體,可以人臉識別進行一年一次的年檢。嚴格審查辦卡人員身份,從源頭上杜絕冒領優惠卡。
  • 醫療機構使用人臉識別系統,法律風險在哪裡?
    近年來,為提高就醫便利,縮短就診排隊掛號流程,提升預警安防能力,各地醫療機構相繼使用人臉識別系統。隨著人臉識別技術在醫療機構的廣泛應用和個人信息保護立法的不斷完善,使用人臉識別系統潛在的法律風險引發社會關注。基於此,筆者擬就醫療機構人臉識別可能面臨的法律風險進行提示,並提出防範建議。
  • 刷臉支付:3D人臉識別和2D人臉識別為什麼不一樣?網友:我選3D
    刷臉支付:3D人臉識別和2D人臉識別為什麼不一樣?網友:我選3D最近颳起了一股「刷臉熱」,小到個人大到超市以及銀行,都在使用這個刷臉支付,說它好吧,確實解決了很多人的問題,你說它不好吧,也是有原因的,比如最明顯的一個壞處就是:很多人覺得它並不是那麼安全,因為二維碼比較私密啊,但是這個就不一定。這裡就需要來具體了解一下了,到底2D和3D的人臉識別有什麼不一樣呢?
  • 小區安裝人臉識別系統,先回答五大安全問題
    小區人臉識別系統的安裝需求來源、目的眾多小區開始安裝人臉識別系統,甚至有小區強推人臉識別系統,導致很多不願意接受人臉識別系統的住戶不能回家。如此這般操作,小區住戶非但沒有體驗到安全、便利,甚至還有家難回、生了氣、鬧了彆扭。給居民日常生活造成困擾,這顯然不是小區安裝人臉識別系統的初衷。做一件事,首先要明確的是需求方和目的。那麼到底是誰提出安裝小區人臉識別系統的呢?
  • 小區安裝人臉識別系統應有法可依
    (12月29日 中國新聞網)小區以管理更安全、更高效為由,安裝人臉識別系統,不是一無是處。作為一項新興技術,人臉識別技術應用在適當的地方,有一定的意義。譬如,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小區可以對外來人員實現精準化防控,拒絕非本小區居民進入小區。這一辦法,同樣適用於小區防盜安全等問題上。
  • 廣州南站啟用人臉識別系統
    繼此前投入人像驗票閘機後,近日,廣州南站又配置一項保障安全的「黑科技」—————人臉識別抓拍系統,通過人像數據的採集,能有效地尋找走失人員,識別違法犯罪分子等。  記者親測  戴上口罩也能模糊識別出來  為了測試這個人臉識別的精準度有多高,記者通過工作人員在監控後臺系統輸入了記者的頭像照片,不到一秒鐘,系統馬上搜索出20多張記者在不同時間、不同位置、不同角度的照片,連一些從記者側後方抓拍到的人臉數據,都能被機器認出。
  • 支付寶人臉識別怎麼設置 支付寶人臉識別在哪裡找教程
    支付寶人臉識別是支付寶推出的一個系統安全認證的功能,之前只是作為部分功能安全認證的一個功能,因為在3.15晚會上被曝光之後被質疑安全性再次受到關注。  在晚會現場有一個互動環節,利用他人的自拍照或者通過圖像處理軟體可以實現動態自拍照片,從而通過人臉識別登錄他人社交媒體以及銀行帳號。  看似安全又高大上的識別方式,卻輕易被破解。
  • 選購人臉識別系統套路深,專業景區人臉檢票系統如何選?
    現在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景區迎來了更現代化的人臉識別快捷檢票時代。,提高景區檢票效率,遊客更方便快捷地進入景區,在疫情防控關鍵時期,人臉識別系統再升級,戴口罩也能精準識別,無接觸式入園檢票更符合防控舉措。
  • 以貌取人 人機大戰裡的人臉識別技術
    人臉識別技術,也叫做人像識別、面部識別技術,是基於人的臉部特徵信息進行身份識別的一種生物識別技術,用攝像機或攝像頭採集含有人臉的圖像或視頻,並自動在圖像中檢測和跟蹤人臉,進而對檢測到的人臉進行分析和識別。▲ 推動人臉識別技術的關鍵人物——馬雲    是什麼力量使人臉識別在短短兩三年的時間裡,就實現了如此巨大的變化、迅猛的發展呢?
  • 超市智能儲物櫃人臉識別系統製作
    導讀 超市儲物櫃我們經常能夠見到,而且大部分的朋友都使用過這款設施,我們在使用這款產品的時候大部分都是條碼系統的,現實隨著科技不斷的進步,一些新系統也逐漸被開發出來了,人臉識別就是其中的一種
  • 日本全家攜手鬆下推出人臉識別購物系統便利店
    該門店的亮點在於顧客可以通過人臉識別購物,省去收銀的時間和人手。該店為「全家佐江戶店」,面積約達250平米,開設在松下研發部門等入駐的設施旁邊。門店一角引入通過人臉識別進店後可以結帳的系統,若顧客將商品放在收銀臺上看向攝像頭,系統會進行人臉識別。松下職員進行人臉及用於支付的信用卡等信息註冊後就能使用。設想開店之初約千人註冊。
  • 倫敦警察測試了人臉識別治安系統,但卻頻繁抓錯人
    在 8 月底的英國倫敦傳統民俗活動諾丁山狂歡節期間,人權組織 Liberty 被邀請現場觀摩了倫敦大都會警署上線的實時人臉識別系統。 在倫敦街頭,警察在路邊使用偽裝成民用汽車的警用車輛監控狂歡節人群,試圖使用這個系統找到人群中混跡的被通緝人員。
  • 7-11未來店鋪「X-STORE」提供人臉識別POS系統
    【PConline 資訊】近日,NEC為臺灣7-ELEVEN首家未來便利店「X-STORE」提供了人臉識別系統及基於畫像識別的POS系統,該店鋪是臺灣統一超商股份有限公司於2018年開設的。此次應用的人臉識別系統搭載了NEC最尖端的AI技術群「NEC the WISE」 中識別精度世界第一的人臉識別AI引擎「NeoFace」。今年1月,臺灣7-ELEVEN已在其總部大樓內開設了僅限員工使用的「X-STORE」,於6月25日起對一般消費者開放,並於7月18日在臺北市信義區開設了「X-STORE」2號店(必成店)。
  • 景區人臉識別閘機檢票系統 遊樂場動態面部識別票務系統
    人臉識別閘機主要是人行通道閘機和人臉識別技術的結合,君聯創新科技生產應用的一款新的閘機產品。人臉識別閘機的工作原理景區人臉識別閘機景區票務系統人臉識別人臉識別閘機是硬體閘機的基礎上,增加了面部識別模塊,通過採集訪客面部信息,經過一定的算法處理判斷出訪問權限
  • 榆林二郎山上線全域售檢票系統和人臉識別檢票功能
    此次合作建設線上線下全域售檢票系統、自助售票系統和人臉識別檢票系統。以智能票務系統解決方案對人工模式進行全面升級,遊客可在現場窗口、自助售取票機、微信公眾號等多個線上線下渠道使用行動支付進行購票。窗口售票系統規範了景區門票的票類管理和有效期限管理;微信公眾號售票平臺,實現在線景區門票預訂和支付購買、服務信息推送、旅遊分享等;構建線上線下區域售票平臺,現場檢票閘機統一識別驗票,並且可對所有渠道售票、檢票數據進行查詢統計分析,生成各類圖形報表,直觀清晰。
  • 食堂人臉識別哪家強 看看滿客寶智慧食堂系統
    早在2014年,經過試驗測試對比,滿客寶智慧食堂系統就發現人臉識別解決方案要比傳統的一卡通就餐系統,整體就餐效率高出30%。滿客寶智慧食堂系統支持遠程訂餐、刷臉就餐、自助結算等多種功能,更厲害的是,它的數據分析能力!
  • 商湯科技「人臉布控系統和深度學習人臉視圖情報研判系統」
    隨後,商湯集團產品總監張廣程介紹「SenseFace人臉布控系統」 研發情況和產品主要技術性能;深圳市商湯科技有限公司產品線經理陳治華作「深度學習人臉視圖情報研判系統」技術報告,並由專人現場做了演示;此外,商湯集團主任研究員閆俊傑博士重點介紹了商湯科技深度學習技術在安防監控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
  • 兩家24小時無人便利店亮相銀川,配備人臉識別系統
    「刷臉」進店、24小時營業、沒有收銀員、掃碼支付……4月27日,由寧夏眾億傳媒投資有限公司及北京函數空間科技有限公司攜手打造的智能無人便利店在銀川市興慶區鳳凰街與康平路交叉口西南角、西夏區懷遠路與同心路交叉口西北角分別亮相。
  • 景區擠爆怎麼辦 人臉識別檢票系統助你3秒入園
    啟功人臉識別系統可與通道閘機或門禁搭配應用一方面,旅客可通過實名制人臉識別購票,當遊客重複玩某項遊戲時,開始時只需錄入一次臉部信息即可,減少了重複購票的繁瑣工作,並且在入園檢票時通過人臉識別驗證就可以了,提高了入園的效率。另一方面,景區員工可進行人臉識別考勤,極大地提高了景區員工考勤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