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7月3日開始,中國消費者可以直接在 gucci.cn這個品牌中國官網上買到寫著「Love」的新款網紅手袋,或英國凱特王妃剛穿的那套 Gucci 小套裝。雖然Gucci早在2002年就開始在歐美開設官方電商平臺,但15年後如此突破中國電商市場的行為可謂激進。
在中國市場,此前大部分奢侈品牌都在做微店,與天貓合作,試圖連接國內線上及線下市場,Gucci 並沒有參與其中,反而選擇獨立運營其電商平臺。對於複雜的中國市場來說,這是大膽的嘗試,也足以顯示它對這一市場的信心。自建電商的投入巨大,在中國市場也可能短時間內難以獲得淘寶量級的流量優勢,但能夠讓品牌把控線上線下產品陳列的一致性。
2017年第一季度,Gucci 的銷售額達13.54億歐元,同比增長51.4%,亞洲市場貢獻突出,增長了63.1%,僅次於西歐市場。「從電商渠道來看,美國市場對於 Gucci 來說是最重要的。但就消費者數量和他們熱愛購買奢侈品的程度而言,中國也很重要。因此,我們必須要進入這個市場,而且要成功進入。」Gucci CEO Marco Bizzarri曾說道。
中國的消費者可以在這個新平臺上選購全系列作品,涵蓋手袋、鞋履、成衣及珠寶等各個品類。他們更可以靈活運用各種支付手段,通過支付寶、微信支付、貨到付款的方式支付訂單中的產品價款及相關運費。雖然目前暫不支持線上購買專賣店取貨,但在官網下單後,倚靠成熟的快遞系統,人們也能在2至4天內拿到產品。
根據Gucci官方說法,此舉是為了延續海外的獨立電商策略。Gucci一直主張線上及線下體驗一致,這種做法也是想繼續以不同渠道與消費者產生聯繫,同時,也可能幫助傳播2015年新上任的創意總監 Alessandro Michele 塑造的全新Gucci品牌形象——大膽、年輕化、風格鮮明。如果你留意過它的Instagram帳號,就會顯著感覺到這一新面目。
Gucci 重新設計的網站則更強調用內容講述產品背後的故事,比如「時裝秀」和「古馳(Gucci)故事」兩個欄目。它更深入地展現了創意總監 Michele 這季又創造了什麼魔幻又現實的故事。以1960年代流行的英倫風北方靈魂樂為主題的2017早秋系列,則呈現出品牌對青年文化的解讀。當然,每個系列也少不了 Michele 愛用的 Gucci 經典的花卉印花及「為愛盲目(「Blind for love」)字樣的服裝。
Gucci 這一整合內容與線上購物的方式早已在北美,歐洲,阿聯和澳大利亞被證實積極有效。」重新架構的網站與內容,使得用戶無論從瀏覽頁面還是在頁面逗留的時間來看,都展現了更高的參與度。以古馳網站為中心,對應創作的內容延伸到品牌其他數字接觸點,提供完整一致的圖像和敘事方式。」Gucci 在新聞稿中寫道。
雖然 Gucci 在全球範圍內提供的電商服務越來越方便,但這顯然不能完全取代零售體驗。如果你有機會去到紐約川普大廈的Gucci零售店,三維空間會是一種比二維的網站更豐富的體驗。首先,你會被那裡貌美的銷售所吸引,如果你願意,他們會馬上為你送上氣泡水,與此同時,你還能在瀏覽最新一季適合旅遊穿著的拖鞋的同時,聞到最新的 Gucci Guilty 香水的香味。當然,還能摸一下那件直接從秀場運來的五彩水貂皮外套(價值54000美元)。
這些實體零售體驗不斷花樣翻新,令人印象深刻,不過它也越來越變成一個像逛博物館,對於帶來實際消費,也漸漸不再是最直接的渠道。大多數人還是出於對方便的需求,在體驗之後,反而願意回家網購。時尚電商網站Farfetch CEO Jose Neves 曾對《紐約時報》如此描述,「快速將產品送達消費者手中仍然是奢侈品消費者的剛需,他們想要零售提供的戲劇化體驗,但也想要他們所選擇的產品,是他們想要的顏色、大小,並以最快的速度送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