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原創作者悅盡古今天下事,專注原創文章創作。
華山是著名的五嶽之一,在古代的時候名稱華不注,因為在那裡山的形狀像一朵蓮花注水從此得來華山的美名。華山美景一峰獨立,平地拔起,旁邊沒有任何連附,一直衝入雲霄,山勢奇秀而險峻,在那裡的美景蒼翠欲滴,華山從古至今都有著「奇險天下第一山」的美稱。這裡有一座在宋仁宗皇佑年間建造的庭院,名為玉泉院,位於華山北麓陝西省華陰市,其實很少有人知道這裡,居然有如此的美景。
在這裡其實是道教主流全真派的地方,在這裡其實也是遊客遊覽華山的必經之地。玉泉院在當時的那個年代,是全真派著名道士,是道士賈得升為師傅陳摶建造的,這裡遭受到很多次的破壞直至明清,才有了現在的這種規模。陳摶是五代宋初著名的道教學者。他繼承了漢代以來的象數學傳統,並把黃老清靜的無為思想、道教修煉方術和儒家修養、佛教禪觀會歸一流,對宋代理學有很大的影響。後來宋太祖賜號在此建「希夷祠」以示紀念。山門前廣場有尊陳摶老祖先臥睡的雕像,將老先生酣睡的神態表現的真是栩栩如生。
希夷祠是玉泉院的主要建築。在希夷祠前廳正上方懸掛著光緒皇帝為他御筆寫的「古松萬年」匾額,在後殿門楣上方掛有慈禧太后書寫的「道崇清妙」匾額。值得一提的是,院內中間有棵非常有名的「痒痒樹」,只要觸碰樹木,樹木全身都會顫動,景象十分的神奇,讓人也算是感到十分的震撼。在這裡也是一座古典的中式園林。非常的秀美與精緻。背靠著華山建造,院內有著亭臺樓榭、古木參天。
除了這些,在院內的東部還有很多的景觀,那裡有八卦亭、華佗墓、三聖母殿等古典園林景觀,都非常值得去遊玩。其實道觀之所取名為玉泉院,那只是因院內有一眼清澈甘甜的泉眼,這裡的清泉其實是和山頂的鎮嶽宮裡的玉井相通,玉井其實是由於各種神話的傳說,玉井被披上一層神秘的色彩,因此登華山的遊客都想親口品嘗一下玉井水的甘甜,玉井便成為華山上的一道著名的景觀。泉水與山影相互倒映著,遊魚相樂,別有一番奇特的景趣。相傳唐玄宗的妹妹在華山遊玩的時候,不小心將頭髮上的玉簪,掉落在那蓮花峰鎮嶽宮的玉井裡。次日公主下山後,在玉泉院的泉水邊意外找到在山頂上丟失的玉簪,這才知道這眼清泉與山頂的玉井相通,於是將這個泉眼命名為「玉泉」。
玉泉院內一座山蓀亭,這座亭子建於圓形的巨石的上面。相傳為陳摶老祖修建。他在這裡觀賞秀美的風景的時候,還寫下了《釣潭集》、《三峰寓言》等著作。金庸老先生也曾在《射鵰》裡面描繪過山蓀亭:「只見亭旁生著十二株大龍藤,夭矯多節,枝幹中空,就如飛龍相似。」在山蓀亭下面生長著一棵盤根錯節,樹木的根枝都在盤旋交錯。根扎得很深,葉子也非常的茂盛,沐浴著陽光。據傳說為陳摶手植。千古年來因為沒有人去修剪,生長得無憂無慮,所以得名「無憂樹」。
在山蓀亭西邊還有一道景觀那就是希夷洞,那是在是在宋代皇祐年間建造的,在洞內供奉著陳摶石臥像一尊,據傳說身體哪部位痛,摸石像相同的部位疼痛就會減輕。在這裡有很多的歷代文人都為玉泉院留下了很多的碑石題刻。在院裡有一塊巨石,那裡非常醒目的刻有馮玉祥將軍的「水利救民」、「破除迷信」等題刻石碑,從這些剛勁有力題字中就可以看得出將軍的遠見和愛民的思想。
泉院綠蔭蔽天,迴廊曲折,來登華山的遊客很多此歇腳,隨後出發登山。如果有你有機會的話,不妨也來四處轉轉。
本文是小編的個人觀點,不代表任何組織和個人。感謝大家的閱讀。聲明: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歡迎關注悅盡古今天下事,讓我們一起去體驗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