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細處入手為居民解憂
——珠山區裡村街道馬鞍山社區「雙創」工作略記
景德鎮在線訊(甘牧)「我們居住的宿舍變化真大,環境衛生比以前好了很多,路面很平整。社區幹部也非常負責,經常來這裡檢查,我們十分滿意!」提起自家附近這些年發生的變化,住在珠山區裡村街道馬鞍山社區市食品公司宿舍的居民陳香蘭深有感觸。
近年來,珠山區裡村街道馬鞍山社區按照「路平、水通、燈亮、線齊、牆美」的標準,積極開展「雙創」工作,讓很多像陳香蘭這樣的居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身邊的變化。
日前,記者來到馬鞍山社區,感受社區環境發生的巨大變化。在一名社區工作人員的帶領下,記者來到了經過改造後的市食品公司宿舍。記者看到,宿舍的牆壁粉刷一新,水泥路面十分平坦,幾位工人正在梯子上忙著整理空中的各種線纜,一些居民家中的窗戶上安裝了金屬製成的防鼠網,一輛汽車停在了劃好的停車線內……
今年以來,該社區全力開展「雙創」工作。社區與有關部門聯繫,對小區內破損的電錶箱、水錶等進行更換,同時大力整治空中亂象,將原本雜亂無章的線纜進行整理並用塑料藤蔓進行裝飾,有效地消除了「空中蜘蛛網」的現象。此外,社區在老舊小區內安裝了路燈,方便居民夜間出行,同時對小區樓道雜物進行清理,修復了一些受損的消防栓,為居民樓配備了消防器材。社區還為小區安裝了健身器材,對路面進行了硬化,在居民較為密集的地段統一安裝了晾衣架。
「我們對一些明溝進行了改造,在上面蓋上水泥板,將其變成了暗溝,有效地防止了蚊蟲滋生,清理了很多小區內的小廣告,為居民樓中裸露的插座盒安裝了擋板。在日常排查中發現一棟居民樓的陽臺外有一塊木板可能會掉落,存在安全隱患後,我們便及時採取措施,排除了這一潛在的安全隱患。」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在對轄區小區和宿舍亮化美化,打造了多條具有陶瓷人文特色裡弄的同時,該社區還將社區服務中心打造成了一個可供居民休閒的好去處。
據該社區黨委書記、主任齊菊英介紹,社區原來只有140平方米的辦公服務用房,近年來經過改造,面積達到了約4000平方米,坑窪不平的道路也變得寬闊平整。原來雜亂不堪的2000多平方米違建地、菜地和垃圾山也變成了美麗的休閒廣場和廉政公園。社區辦事大廳右側的群眾活動中心,也是該社區著力打造的一個亮點,這裡設置了桌球室、銀髮文苑、沙灘式休閒茶座。
如今該社區經過打造,著重劃分了6個區域,形成了「一廳(一站式服務辦事大廳),六區(黨建工作區、便民工作區、文化活動區、微愛養老區、特色功能區、信息共享區),一站(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格局,可以為不同年齡段的居民提供活動場所。該社區在文化活動區內設置了圖書閱覽室、電子閱覽室、舞蹈室(越劇小站),為下午放學後的兒童設置了「四點半課堂」。社區還根據實際情況,在特色功能區內設置了金牌調解室,為遇到矛盾的居民提供了一個面對面溝通的機會。(來源:景德鎮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