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廣西政協委員、廣西北部灣經濟區規劃建設管理辦公室黨組書記、常務副主任魏然。鍾欣攝
廣西政協委員、廣西北部灣經濟區規劃建設管理辦公室黨組書記、常務副主任魏然30日表示,北部灣經濟區正從規劃建設、開放型經濟、發展動能、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同城化等六大方面謀劃升級發展,全面對接粵港澳大灣區。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地處中國沿海西南端,由南寧、北海、欽州、防城港、玉林、崇左所轄行政區域組成。經過多年發展,經濟區已成為助推廣西社會經濟發展的強大引擎。2018年1—9月,北部灣經濟區GDP同比增長7.3%,財政收入同比增長10%,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9.8%,均高於全區平均水平。經濟區六市中,有五個市的GDP增速高於全區。1月25日至31日,廣西「兩會」在南寧召開。魏然在此間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時作上述表述。
區域的發展離不開規劃建設的升級。當前積極謀劃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方案,爭取在戰略規劃、產業發展、港口建設、政策設計等方面全面對接粵港澳大灣區,成了北部灣經濟區的新目標。
2017年1月20日國務院批覆《北部灣城市群發展規劃》,北部灣經濟區作為核心主體被納入規劃範圍,更是為該經濟區加速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提供了良機。
魏然介紹,為充分發揮北部灣經濟區在北部灣城市群中的核心作用,該辦主動對接國家戰略,會同有關部門編制完成《北部灣城市群發展規劃廣西實施方案》《北部灣城市群發展規劃廣西實施方案近期區域性重大工程表》,配合有關部門共同編制完成《推進<北部灣城市群發展規劃>實施合作機制》,為全面指導北部灣城市群發展規劃落地實施和區域合作做好相關準備。
談及未來北部灣城市群區域合作,魏然表示將重點做好六個方面工作:
一是以《北部灣城市群發展規劃廣西實施方案為指導》,以南寧核心城市為支撐,以北海、欽州、防城港、玉林、崇左為重要節點,構建「一灣雙軸、一核兩極」北部灣城市群框架,促進同城化發展,輻射帶動沿海沿邊城鎮,強化陸海空間管控,建設宜居城市和藍色海灣城市群。
二是充分發揮北部灣經濟區面向東協和沿海沿邊優勢,以創新為導向,加強與粵瓊、東協產業合作,有針對性地集聚產業高端發展要素,打造特色鮮明、布局合理、區域聯動的現代產業基地。
三是打通互聯互通瓶頸,統籌推進廣西北部灣城市群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城市群內外聯通水平。
四是充分發揮北部灣經濟區與東協國家海陸相連的獨特區位優勢,建立健全北部灣城市群開放合作協調機制,深化海陸雙向開放合作,不斷優化開放格局,加快推進「一帶一路」有機銜接重要門戶建設。
五是打破行政壁壘,強化協作協同,推動建立桂粵瓊三省區全作推進機制,加快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同城化縱深發展,推動北海、防城港和欽州三市一體化發展。
六是加強生態環保聯防聯控,推進與城市群生態安全關係密切相關的重點生態功能區建設、水系生態廊道構建、海洋生態系統保護等工程建設。
此外,北部灣經濟區還將主動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把經濟區發展放到全區、全國大局和面向東協、面向世界開放的大格局中去推進,內聚外合、縱橫聯動,在「南向」「北聯」上下好功夫,進一步深化拓展面向東協合作,著力推動開放型經濟升級。(記者 楊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