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報特約記者戴錚報導 第25屆日本伊藤整文學獎日前揭曉,現年54歲的作家佐伯一麥憑藉《渡良瀨》摘得小說獎桂冠,52歲的作家黑川創則以《國境(完全版)》獲評論獎。
伊藤整文學獎為紀念日本文學家伊藤整而創辦於1990年,其一大特色為每次均頒發小說獎和評論獎兩個獎項,大江健三郎、池澤夏樹、島田雅彥等名作家都曾獲此殊榮。令人遺憾的是,由於來自企業的贊助金減少,該獎項已難以為繼,本屆之後就將落下帷幕。
佐伯一麥本名佐伯亨,當過電工和雜誌記者,因崇拜梵谷的絕筆之作《麥田》而取筆名「一麥」。佐伯最擅長寫「私小說」,從1990年憑藉《短路》獲得野間文藝新人獎開始,就一直以身邊瑣事為題材進行創作。獲第60屆野間文藝獎的長篇小說《挪威》(Norge)描寫「我」隨妻子在奧斯陸一所美術大學陪讀一年的諸多經歷,將作者的私人體驗和情緒融入了悠長的海外生活。
佐伯表示,寫作私小說的出發點在於生在這個世界始終有一種危機感,而他認為文學創作就是對自我的定點觀測,起初只是將自己的心中所想赤裸裸地寫出來,後來則更多地通過接觸到的外界事物,來呈現內心的波瀾。
《渡良瀨》以茨城縣西部某配電盤製造工廠為舞臺,描寫了昭和時代行將結束時,28歲的主人公南條拓放棄東京的電工職業,帶著妻子和三個年幼的孩子,來到渡良瀨川附近一片乾涸的大地,尋找生活新天地。
評委黑井千次表示,《渡良瀨》以作者在配電盤製造廠工作的體驗為題材,用濃墨重彩的筆觸描寫了工廠的勞動場面與勞動者之間的交往,整部作品有著緻密的厚度。
黑川創曾以小說《海鷗之日》榮膺第60屆讀賣文學獎,獲本屆評論獎的《國境(完全版)》初版於1998年,探究了夏目漱石與當時中國東北和朝鮮的關係,曾入選2013年日本十佳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