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賞花摘果,晚上在燈光下燒烤、唱歌,之後在民宿洗上一個熱水澡,放鬆身心……在河北秦皇島市山海關區石河鎮望峪村的大櫻桃採摘園,遊客們對這樣的鄉村遊旅程很滿意。
這是山海關區推進鄉村振興促進鄉村旅遊取得成效的一個縮影。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農村富不富,關鍵在支部。近年來,山海關區突出黨建引領,念好「嚴、強、新」三字訣,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精心打造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宜居宜業宜遊的鄉村振興示範區。
落實責任「嚴」字當頭
「農村基層黨組織強不強,基層黨組織書記行不行,直接關係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效果的好與壞。」山海關區委常委、組織部長史國偉說,山海關區通過健全機制,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核心作用和黨員先鋒示範作用,同時強化執紀監督,確保村級幹部隊伍信念堅定、作風過硬,執行政策不走樣,責任面前不推諉,困難面前敢擔當,鄉村振興有作為。
為此,山海關區實施「責任提級」工程,開展「鄉鎮黨委規範化建設」創建,讓鄉鎮和村黨組織書記逐級建立黨建工作問題清單、整改清單、責任清單,籤訂黨建任務書,壓緊壓實鎮黨委和村黨組織抓好農村黨建工作主體責任。
同時,山海關區構建「提級述職+年中述職+年度述職」三位一體的「常態化」工作述職機制,每季度開展提級述職,找短板、理思路;每半年開展年中述職,曬成績、亮做法;每年底開展年度述職,抓落實、求實效,並把測評結果納入年度考核重要內容,實現嚴管厚愛、量化考評,提高考評實效。
2019年以來,山海關區已累計開展基層黨建觀摩評比10次,召開調度會23次,提出整改建議42條,印發督導通報3期,約談思想守舊、能力欠缺、工作落後的村「兩委」幹部35人次,對問題較多的支部書記,及時進行調整,通過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基層黨建督查,確保各項工作落實到位。
(小標題)固本「強」基提升水平
「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幹部」,為全力推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山海關區深入實施「固本強基」工程。
通過實施陣地提升工程,山海關區投入500餘萬元打造特色黨建陣地25個,按照「五個統一」和「六有標準」,對全區96個村「兩室」和綜合服務站進行改造提升,確定代辦員106名,建立首問負責制、AB崗等12項機制,全面提高為民服務質量和水平。今年以來,山海關區基層陣地累計收集村情民意信息1100多條,為村民辦實事648件。
通過實施「頭雁引領」工程,山海關區落實村黨組織書記縣級備案管理制度,有效加強對農村幹部的日常管理,並開展「十百千」培訓計劃,組織「每日一學,每周一練,每月一考」的「三個一」線上學習,全面提升村黨組織書記能力素質。2019年以來,累計開辦「關城大講堂」5次,舉辦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領富致富能力等專題培訓班7期1954人次,做到村「兩委」幹部培訓全覆蓋。
此外,山海關區還建立「三冊六薄十盒」村級黨組織檔案管理制度,制定《村級組織規範化建設指導手冊》《農村黨內規章制度彙編》《關於實施基層黨建規範化、標準化、精細化管理條例》《區鎮村三級黨組織抓黨建責任制管理措施》,確保各項制度落到實處。
服務發展以「新」求效
「哪裡任務險重、哪裡困難較大,哪裡就有黨組織的堅強領導和紮實工作」,山海關區在實際工作中,注重強化基層黨建工作的實踐特色,在推動發展、促進變化中使黨建效益最大化。
據介紹,通過實施「織網」工程,山海關區健全完善村黨支部、村委會、監委會、綜合服務站、保潔隊、合作社協調聯動的「六位一體」治理體系,在全區96個行政村全部構建「村中有網、網中有格、格中定人」的「四級網格」工作機制,按照政策宣講到戶、決議傳達到戶、工作發動到戶、意見徵求到戶「四必到」要求,夯實為民服務責任鏈。
同時,山海關區建立區財政投入基層黨建經費動態增長機制,將農村黨建工作經費、服務群眾經費全部列入財政預算,逐年提高。為提高村幹部的政治待遇,近年來,山海關區已從優秀村黨組織書記隊伍中招錄公務員2人,58名村幹部擔任「兩代表一委員」,進一步提升基層幹部的幹事創業活力。
此外,山海關區通過實施村集體經濟「清零倍增」計劃,按照「一村一策」原則逐村制定《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三年計劃》,建強農村產業鏈黨組織66個,打造出望夫石村「小吃民俗一條街」、回馬寨無公害蔬菜基地等一批集體經濟示範項目,培育出領軍型、創新型、技能型致富帶頭人200餘人,輻射帶動1500餘戶村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