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範空降兵連」:中國空降兵部隊的一把「尖刀」

2020-12-16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1月20日電 題:「模範空降兵連」:空降兵部隊的一把「尖刀」

  作者 陶社蘭 袁文濤

  隆冬時節,鄂北某地,一場空降兵戰備營緊急出動演練正在緊張地進行。這邊,戰車飛快地部署到位;那邊,攜帶裝具的空降戰士飛奔而來。數分鐘後,一輛輛滿載武器裝備和傘兵的戰車,向著集結地域呼嘯而去。

  空降兵被稱為戰略拳頭,以其能超越地面障礙、實施遠距離奔襲而成為現代立體戰爭中的一支重要突擊和威懾力量。如果把它比喻成「尖刀」,那麼,這個營的六連--特級英雄黃繼光生前所在連,就是「尖刀」上的「刀尖」。

  2013年8月下旬,中央軍委授予六連「模範空降兵連」榮譽稱號,號召全軍和武警部隊學習。

  回顧「模範空降兵連」的戰鬥歷程,抗日戰爭、革命戰爭、抗美援朝、邊境自衛反擊……每一場戰爭戰功赫赫,書寫不敗神話。走進新時代,盤點「模範空降兵連」的新戰績,使人由衷欽佩:抗洪搶險、抗震救災、聯合軍演、國慶閱兵……

  戰爭年代能打仗、打勝仗,和平時期爭第一、扛紅旗。在空降兵戰略轉型和跨越發展的新徵程上,「模範空降兵連」錘鍊出過硬的打仗本領。

  永不捲刃的「刀鋒」

  這是一場沒有預案「戰鬥」:

  2013年4月,上級抽查部隊戰備工作,臨機對「模範空降兵連」進行全員全裝全要素實戰化拉動。人員、車輛集結完畢後,直接開進到鄂北某機場,並隨即抽點人員升空跳傘,空降著陸後遂行相關任務,連隊官兵在絲毫不知情的情況下,空中實跳、實投,圓滿完成出動任務。

  「近年來,他們每年都要接受上級檢驗拉動數十次,次次拉得出、打得贏。」「模範空降兵連」所在團團長張曉寧說。

  軍人沒有和平期,只有打仗和準備打仗兩種狀態,必須時刻保持箭在弦上、引而待發的姿態。「模範空降兵連」的官兵更是深諳此理。

  鍾林是「模範空降兵連」第36任指導員。2000年12月入伍時,他就是這個連隊的兵。從那時起,他就知道:連隊堅持每月一回小拉練、每季一次緊急出動;單兵攜行物資「箱包化」、班排物資「模塊化」、連用物資「車載化」,做到「一推就裝、一提就走、一放就用」;每周學習研究戰備方案,人人對反恐維穩、應急處突、搶險救災等十多個戰備出動方案「一口清」,對各類情況的應急處置程序「一說準」。

  「連隊是一個培養人的大學校,又是一個特別能戰鬥的集體。因為,英雄的血性,早已融入戰士的血脈。」鍾林說。

  今天像打仗一樣訓練,明天才能像訓練一樣打仗。在平時的訓練中,連隊總是堅持從難從嚴從實戰要求出發,下狠勁鍛造過硬戰鬥力。

  刀鋒向前,越磨越利

  2013年7月底,「模範空降兵連」組織了一次常規而又特殊的跳傘訓練,說它常規,是因為跳傘訓練對連隊官兵來說早已習以為常;說它特殊,是因為此次是成建制進行260米超低空跳傘,並使用4種機型3種傘型開展跳傘訓練,還涉及多種跳傘方式。

  這一戰,使該連傘降作戰功能有了新突破。

  刀鋒向前,越磨越利。部隊改制換裝,他們先行示範引路,率先實現轉身、轉型,新裝備列裝6個月形成戰鬥力;為適應多樣化軍事任務需求,他們主動增設直升機索降、戰鬥攀崖、擒拿格鬥等特種訓練課目,拓展步兵分隊未來作戰功能;外出駐訓演練,他們有意將官兵拉到山上、放到海裡、困在島中,在生疏地形、惡劣環境中礪意志、練技能、強體魄……

  2012年,空降兵在某大型運輸機和新型降落傘上進行戰鬥力整合空降實戰試訓,需要在空降兵部隊挑選一個試訓單位。

  試訓,意味著要承擔未知的風險。思來想去,上級還是把這項重任交給了「模範空降兵連」。因為,在「模範空降兵連」的連史上有著多項輝煌紀錄:上世紀60年代,空降兵改編之初,他們僅用67天就成建制完成首次跳傘,率先實現了傳統步兵到傘兵的轉型;1990年,又是他們,完成了空降兵歷史上首次某大型運輸機和某新型傘「三門四路」試跳任務,加速了部隊戰鬥力轉型的進程。

  連隊官兵深知擺在自己面前的風險:新型飛機、新型降落傘,一無數據,二無經驗,三無教材;披掛系統最重達幾十公斤,人的身體能否承受起這種衝擊力,這一切都靠大家用生命去探索。

  自受領試訓任務以來,連隊官兵每天起早貪黑,白天晚上連軸轉。他們向飛行員學習,了解新飛機的飛行參數與結構特點,向生產廠家諮詢了解新型降落傘的技戰術性能,精確計算各種空降數據。傘訓骨幹何曉斌為了精確計算各種空降數據,不分晝夜泡在圖書室查閱各種資料,吃飯睡覺都在琢磨,短短一個月內體重掉了3公斤。

  終於,伴隨著一個個不眠之夜、一次次的地面準備,一項新紀錄又在該連產生了——成建制新型機、新型傘、新裝備披掛武裝跳傘成功,為兄弟部隊全員全裝空降作戰趟出了一條新路。

  「模範空降兵連」,又一次成為空降兵戰鬥力加速建設的排頭兵。

  血性是全連官兵的「特質」

  「模範空降兵連」出了名,成為空降兵部隊的一把「尖刀」,也有連隊不服氣,時不時找上門來挑戰。面對挑戰,「模範空降兵連」官兵總是從容應對,不僅在素質上不輸給別人,在戰鬥作風上更展示了過硬形象。

  一直想把「模範空降兵連」「拉下馬」的五連,不放過任何機會與「模範空降兵連」比著幹,但每每差口氣趕超。五連指導員童旭承認:專業技能不分上下,差就差在血性不足。

  在「模範空降兵連」,為連隊爭得榮譽的官兵最光榮;拖了連隊後腿、影響連隊榮譽最可恥。官兵危險敢上、重擔敢挑、紅旗敢扛、第一敢爭。

  有一次,「模範空降兵連」與另一個標杆連隊比武,在5公裡越野時,輸給了後者。於是,全連官兵臥薪嘗膽,準備來年報一箭之仇。

  「他們放棄了休息,加大訓練力度。每個人腿上綁著沙袋,背上穿著沙背心。這種超負荷訓練,我看了都很感動。」「模範空降兵連」所在團政委田新說。

  就是這種不服輸的精神,在第二年的比賽中,「模範空降兵連」贏了對手。

  「血性不是天生的。火熱的訓練場,是讓戰士熱血沸騰的大熔爐。」連長張宇說,培養軍人的血性,除了艱苦的磨礪和嚴格的訓練外,別無他途。

  單兵戰術訓練,他們專揀砂石路、坦克跑道等堅硬地帶展開;構築掩體,他們專挑河邊水塘邊荊棘叢生、草根縱橫的地方下鍬;實戰化演練,他們自我加壓,人人負重30公斤,向300米高的山頭髮起衝鋒……手掌上厚厚一層繭、腿肘上累累傷疤,是戰士們血性的「印記」。

  2013年夏末,連隊奉命代表空降兵部隊參加演習。演習當天,空降場上空有狂風、沙塵暴、大面積上升氣流,這三項都是空降兵跳傘演習的「沼澤地」。按照演習計劃,這次任務,要執行單門左右兩路同時跳,出機艙後降落傘受大風影響極易發生相撞、纏繞等危險情況。

  「跳!」800米高空,在連長張宇的帶領下,官兵們躍入藍天,撲向大地。

  憑著平時練就的過硬跳傘技能,官兵們沉著冷靜地處置各種特情,強行著陸。官兵們或被強風拖拉,或被狂風捲起又摔下,有的被拖出300米以外,手背、膝蓋等多處磨得血肉模糊。指揮員一聲令下,官兵們快速集結突破,跨壕溝、越反空降堡、穿鐵絲網,勇猛地撲向「敵」陣。二班長王漢琛被狂風拖拉,身上多處受傷,但他強忍劇痛,指揮全班連續突破8道障礙,摧毀4個裝甲目標。

  這些年,「模範空降兵連」走南闖北,一路拼搏。一次次的磨礪摔打中,連隊官兵徵服了高原、沙漠、叢林、海島等複雜地形和雨、雪、風、霧等各種惡劣氣候條件,探索出多種空降突擊作戰的新戰法,成為能隨時履行急難險重任務的空降尖兵。(完)

相關焦點

  • 空降兵軍橫空出世:中國空軍的空降兵部隊已劃歸北部戰區
    本輪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之前,根據《國防白皮書》介紹,中國空降兵是中國空軍建制下的一個兵種,與航空兵、防空兵和雷達兵等兵種並列,除指揮機關,還擁有空降第15軍作為作戰力量。作為一支高技術兵種,中國空軍空降兵的成立時間卻非常早,而且在66年的部隊建設中,融貫東西,形成了一整套有解放軍特色的空降技術和戰術。
  • 人民空軍70年|鍛造空降作戰尖刀利刃
    作為我軍參演力量,空降兵在演習中成建制實兵空中進入,實裝帶彈空投,快速機動突擊,精確摧毀「目標」,充分展示了中國空降兵的突擊作戰能力。作為參演人員之一,空降兵某旅排長王超介紹:「這次行動,我們採取人車同機同降的方式進入演習預定地域。落地後在三分鐘內完成了戰車傘具解脫和人員集結,各戰鬥要素密切配合,一舉突破前沿陣地。」
  • 中國空降兵特色裝備揭秘 武裝翼傘如虎添翼(圖)
    中國空降兵特色裝備揭秘 武裝翼傘如虎添翼(圖) 1982年10月,中國空降兵自主研製出抗風性能強、著陸速度、衝擊力小的「傘兵-X型傘」。2003年8月,空降兵成功推出新型傘兵傘。它採用主傘與備份傘一體化背式結構,具有超強的穩定性和滑翔能力,使空降兵具備了「在空中操槍弄炮的能力」。目前,他們已自行研製出傘兵傘、武裝翼傘、動力翼傘等10餘種不同型號、性能各異的傘具裝備列裝部隊,使部隊具備了全方位、全天候跳傘作戰能力。
  • 中國空降兵:藍天滔浪的雄師勁旅
    新華社內蒙古朱日和7月31日電題:中國空降兵:藍天滔浪的雄師勁旅    陳曦、蔣龍、夏澎    他們走在空中,打在地面,機動靈活,神出鬼沒,像一把把尖刀刺向敵人最要害的部位;他們具有極強的應急機動能力和戰鬥力,一旦需要,可在數小時內成建制投入中國任何地區遂行作戰任務;他們是中國應付未來局部戰爭和突發事件的一支重要戰略威懾和突擊力量
  • 「模範尖刀連」:做永不捲刃的尖刀
    先後參加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等戰鬥百餘次,湧現出「特級爆破英雄」李廣正、「戰鬥英雄」石連標等大批英模人物,被授予「戰鬥模範連」「模範尖刀連」等榮譽稱號。「矢志不渝、勇往直前、尖刀所向、無堅不摧」的「尖刀」精神。在長期的積澱中,成為連隊一張最閃亮的名片,激勵一代代官兵永葆初心,擔當使命。
  • 品單兵野戰口糧,零距離接觸新裝備…千餘市民近距離感受硬核空降兵
    該旅駐地黨政領導、機關幹部和群眾代表共計1200餘人來到現場,一同見識空降兵風採、見證空降兵建設發展成就。楚天都市報記者跟隨參觀的代表們一起,走進這支特級戰鬥英雄黃繼光生前所在部隊,感受新一代空降兵的風採。
  • 空降兵部隊首批女投放員正式上崗
    提要:不久前,我空降兵部隊首批女投放員正式上崗
  • 他們是特種兵,是尖刀上的刀尖!
    在空降兵,就有這樣一支部隊,他們被稱為「尖刀上的刀尖」,始終不斷地「錘鍊」自己的極限,他們上得了刀山、下得了火海,從傘降再到泅渡,他們無所不能,他們就是——「
  • 空降兵直升機部隊聯合特種作戰部隊
    蓄勢待發中國軍網-中國空軍訊(岑卓駿、鄧曉寧)1月中旬,某綜合訓練場,在巨大的轟鳴聲中,20餘名特戰隊員攜帶新型武器裝備按照戰鬥編組登上直升機,緊急飛赴作戰區域……這是空降兵直升機部隊聯合特種作戰部隊進行多專業、多機型協同作戰訓練的一個場景。
  • 天降神兵撼敵膽:中國第1支空降兵部隊的前世今生
    中國在抗戰後期也曾組建過一支空降兵部隊,並參加了最後的抗戰。   中國軍隊最早創建空降兵部隊的實際行動,始於1942年。時任空軍入伍生總隊長的勞聲寰是當時的負責人,他在回憶錄中寫到:「我空軍當局鑑於德國用垂直包圍以戰車席捲歐陸,而日寇空軍正佔極大優勢,我大後方之安全需及早策劃加強對空作戰之部署。由士校將飛行淘汰之學生,改習跳傘,作建設傘兵部隊之試驗,演習防空及對空作戰等,是項任務委諸我來負責。
  • 神器在手:來看看空降兵和高原部隊的新神器!
    63式107毫米火箭彈作為中國一款「神器」級別的武器,以其優良的性能出口到多國,也被多國進行了仿製,其可以多管連射也可以單枚射擊,簡單方便還能提供一定的火力支援,是一款經過實戰和時間考驗的武器。但是其依然存在攜帶不便的問題,如果單兵攜帶的話上高原作戰或者空降兵進行滲透突襲的話還是有很大的問題的。怎麼才能將火力和機動性進行最高校的組合呢?中國採用了將山貓全地形車加107火箭彈的組合,這次真是將這兩款「神器」的作用發揮到了極限。山貓地形車是指理論上可以在任何地形上行駛的車輛。
  • 俄軍最強兵種之一的空降兵,配武直和米26在敵後開花
    作為以直升機為主要運輸裝備的"尖刀",俄軍空中突擊旅的首秀將決定俄軍空降部隊的改制方向。空降兵自誕生那天起,就是各國軍隊中的精英,被作為尖刀部隊使用。空降兵首次成功運用,是在1940年5月10日至11日的埃本·埃美爾要塞空降戰。
  • 空軍空降兵進行武裝、翼傘集群傘降演練 提升空軍部隊作戰能力
    連日來,從平原到戈壁,從海島到高原,空降兵展開了全域空降作戰演練。 在鄂北山區,空軍空降兵某旅組織翼傘集群傘降實兵對抗訓練,進一步提升部隊特種空降作戰能力。 空降兵: 好!300米之後。 空降兵指揮員: 所有人的側方不要過那條河。
  • 空降兵某部實戰化訓練攜武裝翼傘負荷50公斤
    在戰鬥力標準大討論中,空降兵某部領導深有心得——打勝仗,先校準政績觀準星 編者按 今年以來,全軍和武警部隊廣泛開展戰鬥力標準大討論,有力促進了大抓戰鬥力建設熱潮的持續興起。全軍官兵在「戰鬥力標準是什麼」上有了新認識,在「戰鬥力現狀怎麼看」上有了新思路,在「戰鬥力建設怎麼辦」上有了新舉措,努力使戰鬥力這個唯一的根本的標準真正立起來落下去。
  • 走近「雲端舞者」,聆聽四位空降兵戰士的精彩故事
    去年9月,在空降兵部隊組織的偵察專業大比武中,李剛作為教員參賽,幫助4個小組實現奪冠,李剛樂呵呵地說:「他們奪冠,我就開心!」  印象  甘做磨刀石  ■某武裝偵察連連長 胡 波  如果說偵察兵是一把尖刀,教員就是一塊磨刀石。
  • 中國空降兵列裝4X4突擊車,配備30毫米機關炮,火力「喪心病狂」
    日前,中國自主研發的首批某新型4X4輪式傘兵裝甲突擊車正式在空降兵部隊亮相。從外形上看,該車與中國早期出口的VN-3輪式裝甲車類似。4輪車上竟然配備了威力強大的30毫米火炮,火力遠遠超過了一般輕型車輛上的12.7毫米機槍,網友戲稱是火力「喪心病狂」。
  • 他是當飛行員的父親,她是當空降兵的女兒,父愛為空降兵女兒插上翅膀
    她是當空降兵的女兒,藍天上綻放的傘花,書寫巾幗不讓鬚眉的詩篇。儘管還沒有實現「爸爸駕機,女兒跳傘」的「藍天父女檔」,但22歲的羊育璐說,是父愛為她插上了飛翔的翅膀。愛答「到」的父親,讓女兒也習慣答「到」羊育璐是在部隊大院裡長大的孩子。
  • 中美俄空降兵跳傘高度大PK:美1000米,俄羅斯800,中國創造奇蹟
    截至目前,世界上有不到80個國家擁有空降部隊,但只有中國、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等五常擁有旅級規模的空降部隊。全球最精銳的空降兵應該說是美國和俄羅斯兩國。美國空降兵跳傘空降兵是一個需要勇氣的兵種,每次跳傘都意味著深入敵後,甚至有人說空降兵天生就是被包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