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讀者李小梅:熱心公益 用聲音傳遞世間真情

2020-12-15 瀟湘晨報

最好的文字,不是寫給頭腦和眼睛的,而是寫給耳朵和心靈的。朗讀者,就是把文字的溫度,轉換成力量傳遞給聽友。今年7月份以來,閩南網微信公眾號《印象古城》欄目陸續推出了53期推文,每一期都配上了聲情並茂、如臨其境的朗讀音頻。朗讀者李小梅根據文章的情節,語調時快時慢,情感時起時伏,激昂時濃墨重彩,感傷時低轉徘徊,讓人不自覺地沉浸其中。她通過講述古城故事,傳播泉州文化,帶著廣大讀者一起去領略古城的千年身姿與歲月。

「在一篇動人的文章面前,朗讀者就像擁有了頂級食料的廚師。」李小梅說,她將以情感為火候,以音樂為佐料,以特效為調味品,為大家炮製出一頓餐色香味俱全的饕餮盛宴。

圖為李小梅(受訪者供圖)

自小痴迷朗誦 從此一往情深

李小梅是泉州永春五裡街中心小學的一名教師,自小就喜歡音樂和朗誦。她利用自己的特長,擔任當地各類文化活動的主持人,積累了豐富的舞臺經驗。她熱心公益,指導學生誦讀經典,傳播正能量,自己也獲得福建省五星級志願者、泉州市學雷鋒標兵等榮譽稱號。

今年年初,出於對朗誦的喜愛,李小梅加入了福建省海峽朗誦藝術團,開始了更加專業的學習。她白天上完班,晚上就把自己一個人關在房間裡,反覆練習發聲、吐字等誦讀技巧,常常一練就是好幾個小時,為此甚至落下了視力下降、腰椎間盤突出等健康隱患。在她的帶動下,兒子也耳濡目染地愛上了朗誦,一家三口每晚的保留節目就是聽她的誦讀作品。

好學的李小梅用熱情和執著打動了藝術團中的老師,她的朗誦技巧一日千裡,逐漸形成了自己獨有的風格魅力。而正所謂「好馬配好鞍」,她的錄音設備也由最初的一個手機,一張書桌逐步升級為專業的錄音設備和錄音室,她的聲音也由此愈添魅力。

結識同道朋友 組建專業平臺

在早前參加的網絡公益活動中,李小梅認識了來自大連的志願者吳海波。同樣是朗讀愛好者,經過交流,他們萌生了成立工作室的念頭。「隨著社會節奏的加快,很多人都難以靜下心來閱讀,接受文學的薰陶。」吳海波說,他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把誦讀和文學結合在一起,既讓大家更有效地利用碎片化時間,又能讓文學作品更接地氣。

2020年2月,小梅誦讀工作室正式創立了,由李小梅擔任主播,吳海波擔任監製,兩人各展所長。很快,工作室又吸引了一批天南地北、熱心公益的專業後期製作成員。大家因為興趣和愛心聚到一起,建立了雲工作平臺,通過公益誦讀優秀文學作品,配上身臨其境的聲樂效果,讓大眾更直接、更深入地領略傳統文學的魅力。

一個好的朗讀作品,不僅要體現作者在文章中蘊藏的情感,還要求朗讀者對文章充分理解,並進行藝術再創作。而一篇文章,從拿到文稿到音頻製作完成,要經過審稿、預讀、錄製、校對、糾錯、後期構思、修音、配樂、添加音效、審音、修改、定案等十多個環節,每一個細節都要精益求精,每一個作品都要經過反覆打磨,有的甚至返工達到六七次之多。一段短短幾分鐘的音頻,看似簡單,往往需要工作室花上兩三天,甚至更多的時間去完成,這樣最終呈現的作品才能擁有感動人心,觸及靈魂的力量。

捐贈證書(受訪者供圖)

擔起社會責任 志願為抗疫「發聲」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讓全國人民的生活發生了很大的改變,「當時不知道疫情還要持續多久,心裡很迷茫。」李小梅說,待在家裡的那段時間,她聽到也看到了很多抗疫者感人至深的故事,時常感動落淚,心情也久久不能平復。

想著要為「抗疫」做點事,她和工作室馬上行動了起來,在一個月內推出了十餘部公益抗疫作品,發布在福建作家等媒體平臺上,為戰鬥在抗疫前線的英雄們鼓勁,希望用聲音的力量驅散籠罩在人們內心深處的陰霾。

其中,在「泉工文藝微聲」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文藝作品誦讀中,李小梅朗誦的作品《送行》被泉州市檔案館珍藏。

展示文學魅力 分享愛與感動

今年4月,工作室精心打造的《小梅誦讀》欄目正式入駐新華網客戶端,向全國讀者推廣優秀文學作品。短短半年多時間,欄目已推出相關作品近兩百部,累計閱讀量近8000萬,其中,《印象古城》第1期作品——廖伏樹《走進古城——寄文友》在新華網推出後的閱讀量達到了146.4萬,深受全國聽友的喜愛。

隨著欄目受眾率的提高,工作室開始與國家及省、市多個媒體合作,先後對接新華社官網悅讀頻道、光明日報閱讀公社、中國作家網、中國共青團雜誌、閩南網、福建作家、廈門日報、西海岸文學和詩客等平臺,更廣泛地傳播主流文化,展示文學魅力,分享愛與感動。

「我很享受朗讀給我帶來的快樂。」李小梅說,朗讀已成為她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即使當天沒有錄音安排,她也會走到錄音室裡坐一坐,感受一下它的氣息。也許正是這種愛到骨子裡的痴迷,才讓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小梅誦讀》的聲音。

【人物名片】李小梅:新華網客戶端新華號《小梅誦讀》欄目創建人及主播,「光明日報閱讀公社·尋味」「中國作家網·本周之星」「閩南網·印象古城」「西海岸文學平臺·小梅之聲」「詩客·小梅誦讀」等欄目主播,新華社官網悅讀頻道、中國共青團雜誌、福建作家、廈門日報、泉州通FM朗誦嘉賓,福建省海峽朗誦藝術團成員。(閩南網記者 陳玉玲)

【來源:泉州文明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獻出一份愛心 溫暖世間真情
    這是由全國婦聯發起的「恆愛行動---百萬家庭親情一線牽」公益活動。我校兩位女教師積極響應市婦聯號召,主動認領毛線,利用工作之餘編織毛衣,在寒冬到來之際,兩位老師親手將這份溫暖送到孩子們手裡,讓他們感受到來自「遠方媽媽」的愛。獻出一份愛心,溫暖世間真情。愛心如同溫暖美麗的陽光,使黑暗的角落撒滿陽光。涓滴之水成海洋,顆顆愛心變希望。
  • 莫幹山下書聲琅琅 2020年德清朗讀者第一季起航
    「虎哥誦讀」德清交流基地授牌儀式在莫幹山居圖民宿內舉行,朗誦愛好者們在綠水青山間,伴著風聲,和著蛙鳴,用聲音傳遞真情,訴說感動,迎接希望。》,向每一位參與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的人致敬;縣女企協成員代表深情朗誦原創詩歌《德清女兒》,展現了德清女性在抗疫期間的堅守和擔當……一字一句,一言一語,大家用聲音訴說著對祖國、對家鄉深沉的愛意。
  • 「血脈相連 愛心傳遞」招商銀行濟南分行舉行公益獻血活動
    血液,作為生命的源泉,是人間傳遞真情的紅色紐帶。用自己的愛心,救助他人,是扶助弱者的具體表現,是社會和諧文明的標誌。得知近期山東省臨床獻血壓力逐步顯現,無償獻血形勢十分嚴峻,招商銀行濟南分行積極響應山東金融團工委和山東省獻血辦公室的號召,第一時間發出愛心獻血倡議。
  • 【暖新聞】劉勇:熱心公益「勇」擔當 將愛的力量傳遞
    有了想法就要付諸行動:一家僅30平方米的小快餐店,店租150元每月,快餐2.5元每份……就這樣,劉勇用自己超強的執行力賺來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開夜宵城、撞球室、溜冰場,經營髮型屋、餐飲大排檔及中檔酒家等,中途南下廣東經營過髮型屋和休閒餐廳……從1993年第一次創業到2003年,十年創業路仿如坐上事業的過山車,五味雜陳。
  • 河南文藝戰「疫」:用文藝凝聚力量 讓作品傳遞真情
    戲劇表演藝術家金不換用豫劇貫口宣傳疫情防控「家庭保持通風好,講究衛生好習慣,多消毒來勤洗手,殺死病毒除後患……」「你聽一聽看一看,咱鶴壁的書記、市長走在抗擊病毒的第一線,黨員幹部做典範,發揮堡壘作用走在前……」著名戲劇表演藝術家金不換用豫劇貫口的形式宣傳當前的疫情形勢和一些防疫科普知識,並錄成短視頻。
  • 泉州真情在線公益協會2019迎新感恩年會圓滿落幕
    本著「促進社會和諧,共建幸福泉州」的宗旨,自願、義務、開放的參與原則,協會堅持吸納社會各界熱心公益事業的愛心人士,目前主要開展敬老愛老、陽光助學、綠色環保、愛心同行等系列公益活動,努力幫助社會上更多的弱勢群體、困難群眾。
  • 有歌跨越山海,傳遞真情與愛。XUÁN了合唱團雲創作公益MV《你能...
    2月26日,一曲由XUÁN了室內合唱團創作的公益MV《你能聽到嗎》匯聚戰「疫」愛的聲音,向所有奮鬥在疫情防治一線的醫務工作者們致敬。「在疫情期間,我們被醫生和護士們無畏艱險的精神所感動,尤其是犧牲的醫護工作者們,他們有的孩子即將出生,卻以國家的安危為己任,不幸倒在了抗疫一線。我們或許無法記住他們的名字,甚至都還不知道他們的名字……我們只能通過音樂來緬懷他們。
  • 客運公司駕駛員 熱心助人顯真情
    客運公司駕駛員  熱心助人顯真情 1月11日上午,一名旅客手拿錦旗走進客運公司辦公室,他急切得想見到駕駛員葉中東同志。經過工作人員仔細詢問,終於得知事情的原委。 原來這位旅客3號下午在汽車北站乘車趕往崑山,他將隨身攜帶的一個行李箱不慎落在了泰州班車上。
  • 用愛傳遞溫度,綠地香港與公益同行
    「綠地香港·紅外套鄉村公益計劃」自發起以來,短短一年的時間,已先後為雲、貴、川、湖北、東北等多地鄉村兒童帶去希望,用實際行動為社會匯聚更多正能量。而這只是綠地香港公益路上的一個縮影,一直以來,綠地香港都貫徹「為愛聚力」的公益宗旨,堅持做一家「有溫度、有理想、有情懷」的企業,希望通過公益賦能,貢獻企業力量,積極回饋社會,傳遞愛與希望。
  • 熱心助人熱心公益 讓自己有成就感
    「比起許多事情,熱心助人、熱心公益事業是自我最有成就感的事。」黃勤立說,「能夠通過自己或者發動身邊愛心人士去幫助他人,自己既欣慰又滿懷激動。」 說起黃勤立熱心助人、正能量的善舉還不少。比如1993年,當年初來乍到深圳並在酒店打工的他拾到28萬港幣後便歸還失主。2010 年,在其經營的叢林西餐廳他拾到了22萬元,也再次物歸原主。
  • 「朗讀者」活動主持人專場故事會 講述革命歲月的故事
    活動現場7月31日下午,為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95周年暨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南京人民廣播電臺與金陵圖書館特別策劃了「朗讀者」活動主持人專場故事會,9位來自南京人民廣播電臺的專業主播們從電波之後走進圖書館
  • 朗讀者梅子,提純聲音的藝術(全場視頻附後)
    梅子老師,名梅麗萍,創辦「梅麗萍藝術工作室」,多年從事藝術語言的教學,她本身也是一位朗讀者。近年來,梅子老師一次次光臨純真年代的文學藝術分享會,為大家奉獻聲音的盛宴。以優雅,淺淡,沉吟,餘韻悠長的美麗聲音進行朗讀,詮釋詩意,誦讀文學的魅力,演繹聲音的美學藝術,引領我們在她有溫度的聲音中,與詩意和故事相遇。
  • 橫縣「文明組合」:用山歌《眾志成城戰疫情》傳遞疫情防控新聲音
    到雲表鎮大良村擔任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工作隊員後,他結識了同樣喜歡唱歌又會樂器的村幹部——王志文,兩人一拍即合,經常在一起琢磨如何把黨的好政策、好聲音傳播給人民群眾,並為大家所樂意接受,於是「文明組合」應運而生。
  • 尋找「最美朗讀者」|元溪:讓我怎麼感謝你!
    最美朗讀者遼寧省第九屆全民讀書節現已盛大啟幕,本屆遼寧讀書節以「讀遼寧,愛遼寧」為主題,希望大家一起發現遼寧之美,感受遼寧之好。遼寧衛視現將面向社會尋找「最美朗讀者」,一起雲朗讀。歡迎各行各業愛朗讀的你一起加入,傳遞正能量,傳遞有愛的文化聲援力量,為建設書香遼寧,為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提供精神力量。本期嘉賓 元溪遼寧廣播電視臺主持人元溪朗讀《感謝》
  • 網易雲音樂上線「聲音,你好」公益活動主題曲銷售額將全部捐出
    近日,網易雲音樂攜手北京愛的分貝公益基金會推出「聲音,你好」公益活動,關愛聽障兒童,林宥嘉出任此次活動的公益宣傳大使,並演唱公益主題曲《火焰小溪》。基於對公益活動的一貫熱心支持,林宥嘉、華研唱片與網易雲音樂、愛的分貝迅速達成共識,也就有了《火焰小溪》這首歌。
  • 王金祥:一生熱心家鄉公益事業
    祖籍安溪縣城廂鎮上營村的僑胞王金祥,熱心公益事業,捐資興學樂育英才,贏得鄉親讚譽和各級政府表彰,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和中國公益事業聯合會授予「中華愛國華商」和「中華慈善大使」稱號。熱心社會公益事業王金祥1935年生於新加坡,畢業後隨父經商,1980年在金文泰區創辦「金祥參茸藥行」,後又創辦「金祥參茸行有限公司」,任董事主席,專事代理經營參茸中藥材,並註冊「金標燕窩」。他還參與創辦東隆實業有限公司,任董事。由於經營有方,事業蒸蒸日上。
  • 文字力量 傳遞真情——「祝福武漢」明信片傳遞活動
    3月12日起,上海郵政將攜手餓了麼、嗶哩嗶哩、口碑網、五星體育頻道共同推出《文字力量 傳遞真情》——「祝福武漢」明信片傳遞活動。屆時,市民們可在全市各大郵政網點免費索取《文字力量 傳遞真情》——「祝福武漢」特製明信片,也可以通過餓了麼隨餐贈送等方式獲得。
  • 真情為公益 幫扶暖人心
    對於中國農業銀行惠州分行(下稱「農行惠州分行」)而言,弘揚和踐行雷鋒精神也早已融入到每位惠州農行人的血液裡,今年的「學雷鋒活動月」期間,該行就充分發揮黨員、團員先鋒模範和生力軍作用,通過一系列的普惠金融、扶貧濟困、社會公益活動,讓農行人真情為公益的足跡留在了惠州的城鄉各處。
  • 董卿攜《朗讀者II》現身濟南
    4月20日,「朗讀城市·濟南——《朗讀者II》山東讀者見面會」在濟南市圖書館舉行。在央視主持人張澤群的主持下,《朗讀者》節目製作人、圖書主編董卿暢聊「朗讀者」節目及圖書製作背後的故事,以及與熱愛朗讀和閱讀的泉城讀者溫情對談,共同朗讀,開啟一場別開生面的《朗讀者》山東讀者見面會。
  • 阿幼朵擔任貴州公益愛心大使
    原標題:阿幼朵擔任公益愛心大使   1月2日,2014年「天下貴州人」新春聯誼活動新聞發布會現場,貴州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省文聯主席、活動組委會主任顧久為苗族新生代歌唱家阿幼朵頒發了2014天下貴州人新春聯誼活動公益愛心大使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