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高聳奇絕的5A級景區天姥山,李白想起曾在此流連的前輩天才謝靈運:
謝公宿處今尚在,
淥水蕩漾清猿啼。
腳著謝公屐,
身登青雲梯。
能被睥睨天下的李白惦記,謝靈運絕非尋常詩人,事實上,他同樣自視極高,曾經在喝酒時發出驚人之語:「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獨得八鬥,我得一鬥,自古及今共分一鬥。」
一石為十鬥。天下才氣,曹植得十分之八,我和世人各佔十分之一。
「江左風流宰相」謝安,侄子是打贏了「淝水之戰」的名將謝玄,謝玄有一個笨蛋兒子謝瑍,謝瑍卻生下了聰穎敏悟的謝靈運。謝玄自嘲道:「我生下瑍兒,瑍兒竟能夠生出靈運。」
謝靈運之母,是王羲之的外孫女,估計比丈夫聰明多了,所以兒子不差。
小時候的語文課上,老師曾經告訴我們,山水詩派鼻祖謝靈運,寫了這些膾炙人口的名句:
以及:
老師沒告訴我們,這個人拼命揮霍普通人難以企及的富貴和才華,最終走上不歸路。
謝靈運自幼好學,博覽群書,除了寫詩,文章也是一流。他承襲了祖輩傳下來的爵位「康樂公」,食邑二千戶,並且有官職在身,但是因為擅自殺死門客而被免官。
士族門閥家底深厚,經得起繼承人吃喝玩樂。他生性奢豪,喜歡名車寶馬,衣服器具都引領潮流,在有錢階級中獨樹一幟。
宋武帝劉裕推翻東晉政權,朝局大洗牌,很多世襲貴族失去了爵位。由於當年謝玄力戰保全南朝,謝氏的爵位沒有擼掉,只是由公爵降為侯爵,食邑五百戶,謝靈運還得以再次為官。
重回官場,他並沒有長進,器量狹窄,言行過激,經常失禮或者違背制度。朝廷就當養個文人,並不授以處理實際事務的官職。
謝靈運自以為才大如海,有資格參與機密,卻只能做閒官,心中憤憤不平,煽動一些人誹謗執政大臣,結果自己反被趕出朝廷,外出擔任永嘉太守。
永嘉不幸,攤上一個不管事的太守,只知道任意遊山玩水,一次出遊短則十幾天,長則一個月。政務、刑獄,全都置之腦後。
這還不過癮,一年後,索性辭職,專心玩個痛快。
宋文帝即位,誅殺了與謝靈運不和的執政大臣,將他召回朝廷。
謝靈運的詩和書法冠絕當時,被文帝稱為二寶,頗受禮遇。可他以名流自居,把自己定位成參與朝政的重臣,不甘心屈居文學侍從。心中牴觸,便常常託病不去朝廷值班,在家裡挖池塘,種竹子,驅使衙門裡的差役為自己幹活,沒完沒了。
這個山水詩人,著了魔似的貪玩,出城自由行,動輒十幾天,既不請假,也不上書皇帝說明情況。
文帝實在夠意思,並未發作,只暗示他給自己找條退路。謝靈運就請病假,去會稽郡始寧縣休養。
在那裡,他照樣遊玩宴飲,夜以繼日,於是被朝臣參奏而免官。
謝靈運毫不在意,繼續大玩特玩,還玩出了新花樣,發明一種木屐,上山時取下鞋底的前齒,下山則取下鞋跟的後齒,這就是李白提到的「謝公屐」。
他繼承祖上的財產,家業殷富,僮僕如雲,還有門客數百,足以折騰,於是開山挖湖,大興土木。出遊的時候,帶著數百名隨從,一路砍伐樹木,開闢山道。臨海太守接到報告,以為來了山賊,嚇得魂飛魄散,得知是謝大詩人出遊,心才放回肚子裡。
謝靈運還很刻薄,看不起篤信佛教的會稽太守孟顗(讀如已),嘲諷說:「得道成佛,必須是生來有慧根的文人。你升天必定在我之前,成佛必定在我之後。」
孟顗恨得直咬牙。
他倆的矛盾還不止於此。會稽有湖,謝靈運向朝廷要求,決口放水,改造成農田。這片湖離城很近,水產品豐富,許多百姓們的生計依賴於此,故而孟顗堅決不同意。謝靈運又看中另外一片湖,仍然遭到孟顗拒絕,前者便說後者並非為了百姓著想,而是不願傷及湖中生靈。言語往還,二人結怨更深。
謝靈運驕橫放縱,頗有擾民行徑,孟顗控告他有反叛的異志。謝靈運急忙趕到京城,替自己申辯。
文帝知道這個任性文人還不至於造反,並無加罪之意,讓他擔任臨川內史,還漲了工資,換個地方繼續享受人生。
在臨川,謝靈運遊玩放縱一如從前,被監察部門彈劾,發出拘捕令。他膽大妄為,將執法人員拘捕,然後發兵叛逃,真正走上了作亂的不歸路。
事實證明,他有文採,確實不具備軍政之才,不久便被官兵抓獲,押送京城。文帝愛才心切,赦免其死罪,改為流放廣州。他卻不死心,出錢招募亡命之徒,購買兵器,打算繼續造反。
同黨不慎被捕,陰謀敗露。文帝忍無可忍,下詔將他在廣州街市上斬首示眾。兒子謝鳳,受父親牽連,發配嶺南而亡。
作為山水詩鼻祖,謝靈運啟發了眾多後來者,不愧是李白、杜甫、白居易、蘇軾推崇的天才詩人;作為知識分子,他恃才凌物,毫無對蒼生的憐憫之心,不足一提;作為官員,他沉湎於個人享樂,驚擾民間,又妄圖作亂,可謂死有餘辜。歷史人物,往往具有多面性。
相關文章:謝安這樣的門閥子弟,想不當官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