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商報消息 ●長江商報記者 陳妮希
4月15日,京東到家公布4.15五周年慶大促階段性戰報,線上銷售額出現爆發式增長。根據京東到家對外公布數據顯示,4月5日-12日,平臺銷售額同比增長130%;三四線城市消費金額同比去年增長6.2倍;手機銷售額環比1月增長3.4倍。
伴隨著大促持續火熱,銷售額出現爆發式增長,對配送履約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對「大考」,達達快送平臺通過運力籌備擴充運力池、技術研發實現運力高效調度,為暴增訂單的快速履約提供了可靠保障。
在大數據、雲計算、IoT等新興技術的催促下,傳統供應鏈已無法滿足企業發展需求,企業變革、創新升級勢在必行。智慧化、數位化、可視化的供應鏈已經成為行業發展主賽道。對此,多位物流行業人士與長江商報記者交談時表示,未來依託於數位化運營的智慧物流將會是行業發展大勢所趨。
大數據保障訂單配送率升至100%
過去,京東到家平臺商戶揀配、騎士配送等過程一旦出現異常,達達快送的工作人員就需要通過收集、分析、排查等一系列流程,去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
在提昇平臺運營效率、高效調配大促配送運力的需求下,達達快送平臺依託蒼穹大數據平臺,上線「星空預警」工具,將原先的異常收集、分析、排查流程統一在線上完成。同時,「星空預警」工具還可以對訂單支付、商家揀貨、騎士接單、騎士取貨、訂單配送等所有環節進行全面的精準分析和趨勢預測,對可能出現的問題生成方案建議。
在今年大促預熱期的峰值日4月12日,京東到家平臺數百家沃爾瑪門店中,達達快送騎士全渠道訂單的平均配送時長僅需22分鐘,大多數門店的全渠道履約率達到了100%。
達達快送通過「人工智慧、大數據」等科技,持續升級智慧物流系統和蒼穹大數據平臺,充分釋放「新基建」動能,提高了運力調度效率和系統穩定性,為快送行業提供了可參照的樣本。
每單配送時長同比縮短23%
與商超訂單不同,超市、醫藥、鮮花、蛋糕、手機數碼等不同類型的門店,對履約服務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今年,各業態商家近10萬門店共同參與促銷狂歡。其中,醫藥訂單對配送時效和安全性要求更高。達達快送平臺積極擴大醫藥訂單騎士運力池,根據系統自動匹配功能,選擇服務水平高、配送時間快、距離合適的騎士進行醫藥訂單配送,確保訂單快速穩妥送達。
在電子消費品方面,今年線下門店華為專賣店首次參與4.15大促。在大促期間,首發華為P40系列新機,達達快送信用騎士讓近50城的用戶體驗到了1小時新機送達的極致購機體驗,首筆P40訂單僅用33分鐘送達。
經過此次調整,達達快送履約配送能力大幅提升。履約數據顯示,在大促高潮期,4月14日達達快送騎士平均每單配送時長同比去年縮短了23%;截至4月15日11點,當天最快一筆訂單來自凌晨1點的良友便利店,僅用時5分鐘就送達用戶手中。
作為國內領先的本地即時配送平臺,達達快送大促期間的「神速」配送給快遞行業帶來了可借鑑的思考。尤其是今年一季度,來自上遊電商業務量的持續增長,各家快遞企業想要提高效率和服務能力,必須做出相應調整。
業內預測,疫情過後,快遞企業將迎來爆發性增長,但機遇與風險同在,智慧物流將成未來物流巨頭核心之爭。中國物流學會特約研究員楊達卿在接受長江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當前物流市場正處於從傳統物流向數字物流轉型發展階段,尤其隨著工業網際網路發展,數字供應鏈服務成為綜合物流企業發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