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文題中描述的那樣,美國駐德國大使理察·格倫內爾(Richard Grenell)成功地實現了這一目標,根據一項民意調查結果顯示,在他即將離任之際,85%的德國人對美國持消極態度。這位外交官被召回華盛頓。隨著川普的提議,他將成為國家情報代理總監。該機構負責協調包括中央情報局,國家安全局和聯邦調查局在內的17個不同的特勤局。很難想像,川普將會給這樣一位妥妥的門外漢提供一個這樣責任重大的職位。而他此前擔任過的職務與情報毫無瓜葛。
川普與默克爾,圖片來源:俄新社
為了成為這個代理局長,格林內爾必須獲得國會的批准。但是,作為川普的忠實追隨者,要做到這一點,對他來說並不容易。但是,現在這位前大使手裡攥著一張「牢不可破」的王牌,可以對抗由民主黨人把持的下議院。事實上,格林內爾一直自豪地宣稱自己是美國「性少數派」群體的代表,而且正如《紐約時報》所聲稱的那樣,他一直在為擴大世界各地這類人群的「人權」而公開鬥爭。
早前有傳聞,白宮還提名格林內爾成為總統國家安全顧問的候選人。民主黨人拒絕召開國會聽證會,以批准前美國駐德大使擔任國家情報代理總監(格倫內爾將成為美國第一位擔任如此高職位的性少數派代表),民主黨人這麼做有可能會與那些極具影響力並且活躍的組織發生衝突,後者支持「性少數派」群體的權利。這樣的事態發展幾乎肯定會導致川普的對手在總統大選中失利。在任命忠誠的格倫納爾擔任如此高的職位後,白宮主人採取了完全正確的政治行動。
理察·格倫內爾,圖片來源:yandex
同樣引人注目的是,美國總統對為什麼選擇格林內爾擔任國家情報總監的解釋。川普在推特上寫道:「瑞克完美地代表了我們的國家(指在德國的任職),我期待著與他合作。」
與此同時,格林內爾如同擴音器般的「歇斯底裡式」外交使他與整個德國國家機構的關係變得一團糟。總理默克爾拒絕與他溝通,德國外交部長海科·馬斯也不願意在與他的談判中坐得太久。正如德國《明鏡周刊》所報導的那樣,正是這位前駐德大使的所作所為,讓美德關係跌至最低點。然而,川普卻說格林內爾的工作非常出色,給予他如此高的評價,沒有絲毫的諷刺意味。
但是,從白宮的角度來看,這位前大使確實確實完美地履行了他的職責和使命。確實,根據柏林美德商業俱樂部主席烏多·馮·馬森巴赫的說法:「格林內爾太謹小慎微了,在沒有華盛頓任何支持的情況下,他對任何事情都不會發聲的。」這意味著,這位美國前外交官發表的無數激起德國精英們的憤慨之情的聲明,可能是美國總統川普親自授意的。
這位美國前駐德大使作為白宮的喉舌,根本不與德國政界打交道,而是定期代表美國在媒體上大肆抨擊他們。除了批評「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項目外,他還對德國人拒絕參加美國保護荷姆茲海峽運輸路線的行動以及想與中國建立高科技合作關係大放厥詞。《明鏡周刊》認為,在兩年前格林內爾被任命為美國駐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外交使團大使之後,「德國和美國開始玩起了外交沉默遊戲」。美國大使試圖幹預負責柏林和華盛頓之間對話的組織「大西洋大橋」協會主席的選舉,這就是一個非常生動的例子。格林內爾曾親自致電該組織,表示對任命德國前外交部長西格瑪·加布裡爾擔任該協會主席表示不滿。在這位美國官員的要求被無視後,他徹底切斷了與「大西洋大橋」協會的聯繫。前歐洲議會主席馬丁·舒爾茨在描述格林內爾作為駐外使節的舉動時這樣說道:「他的冷漠超越了他對權力的需求。他表現得像一個右翼極端主義殖民軍官。」
然而,在美國總統川普看來,格林內爾在德國外交上的笨拙似乎是一個巨大的優勢,勝於一切。通過這種方法,川普決定讓他去領導情報部門,正如媒體經常報導的那樣,美國情報高官和川普本人在歐洲時堅決避免訪問德國。因此,將這個不受德國歡迎的人放在這樣一個相當有影響力的新職位上,將是「挖苦和刺激」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的又一擊。
德國前總理格哈德·施洛德,圖片來源:yandex
作為美國駐德國大使,格林內爾以某種方式模仿川普,表現得好像他面對的是附庸國,而不是在合作夥伴。他對德國的國防預算感到憤慨,對歐洲保守派表示同情,批評德國的能源項目和汽車工業。德國前總理格哈德·施洛德對格林內爾的無禮和傲慢表示憤慨:「我一直希望聯邦政府能夠明確表示不會與他有任何瓜葛。我們不是香蕉共和國!」 但是現在,在川普的支持下,格林內爾將從大使榮升國家情報總監。很顯然,川普認為,如此成功地疏遠德美關係的人應該更加得到重用。
(2020年2月21日,作者:彼得堡的肥天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