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採採,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遊從之,宛在水中沚。
這首詩表現了抒情主人公對美好愛情的執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悵心情。創造了一個意境的——「在水一方」,可望卻難以達到是人生常有的境遇,「溯徊從之,道阻且長」的困境和「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的幻境,也是人生常有的境遇;從追求的興奮,到受阻的煩惱、再到失落的惆悵這一完整情感流的洗禮,這不就是我們大多數的人生常態嗎?這首詩之所以在幾千成為經典,就在於古人和今人在感情上是相通的,可以產生了思想共鳴。這就是這首詩千年不朽並成為經典之處。
全詩三章,只換少許字詞,反覆詠唱,詩中的第一章.詩以「兼葭蒼蒼。,白露為霜」發端,首先描寫了一幅秋葦蒼蒼,露重霜濃的清涼景色。正是身當此時此景,詩人寫他牽腸掛肚地思念起自己所嚮往和愛慕的人。但只見一片秋景寂寂,秋水漫漫,而人在呢?「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這句是說自己意想中的人遠隔秋水,遙遙不得相會。於是想去追尋她。但「道阻且長」,路遠水闊,又多險阻,難以到達。因而兀自在徘徊復,神魂不安。最後在尋來覓去中,他忽然覺得所愛的人宛似就在前面流水環繞的小島上,只是人影迷離,可望而又不可即,無法到達她的跟前。這顯然寫的是一種痴迷的心境。
寫出了在戀愛中一個痴情人的心理和感受,十分真實、曲折、動人。而在藝術上也表現出很高的成就
全詩三章都用秋景起興,把一片水鄉清秋的景物與委婉、惆悵的相思感情交鑄在一起,渲染了全詩的氣氛,創造了情景交融的意境。
所調「蒹葭蒼蒼,白露為霸」,「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採採,白露未已」,這是詩人所見的客觀景物,但詩人把這樣的景載入詩中來,它正是與詩人困於離情別緒之中的悽碗的心境相一致。詩人的的的悽碗心境,就是借這樣一幅秋涼之景得到渲染,烘託,得到較為具體的表現。另外,「蒹葭」一詩,叉把實情實境和想像、幻想結合在一起,用虛實互相生發的手法,來加抒情寫物的感染力的。如詩首先寫秋景,寫愛人路遠難尋,結尾卻用「宛在」一轉,似乎愛人就在面前。顯然,這裡寫的是一種想像,而這一想像,這一虛構之景的出現,卻正深到地寫心理狀態,寫出了對所愛者的強烈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