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7月6日訊 作為較早引進觀光工廠業態的省份,福建於2015年啟動省級觀光工廠評定計劃。兩年間,福建省共有兩批共59家觀光工廠進入這一名單。在產業融合的大背景下,工業旅遊作為一種全新業態被廣為提倡。悄然興起中的觀光工廠,便是工業旅遊的重要形態之一。它基於傳統工業的生產場景、工藝、設施,輔之以解說、導覽、DIY等服務,讓遊客獲得有別於傳統旅遊的體驗。作為介於二產與三產的中間形態,觀光工廠一方面豐富了旅遊產品體系,另一方面為傳統製造業轉型提供了新的路徑。作為新生業態,福建觀光工廠在發展過程中,除探索出新的路徑,也面臨著諸多困惑。
為工業企業轉型提供新方向
公眾對觀光工廠的認知,大多源自我國臺灣地區。在福建,觀光工廠發展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企業、政府、社會多方發力,積極推動。
「觀光工廠為工業企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了新的路徑和選擇,為豐富旅遊產品、完善旅遊產業鏈條開闢了廣闊的空間。」2015年出臺的《福建省觀光工廠建設與服務規範》,對發展觀光工廠的意義,有這樣的描述,「我省觀光工廠市場潛力巨大,可以備選觀光工廠題材多樣,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2015年下半年,福建旅遊主管部門在全省啟動觀光工廠評定工作,並於當年12月公布了首批33家觀光工廠名單。一年以後,福建又評定了第二批26家省級觀光工廠。觀光工廠計劃,在各地得到了響應。例如,漳州市龍文區便出臺專門扶持政策,規定對新評定為省級觀光工廠的視同國家4A級旅遊景區予以獎勵。
青蛙王子:開展情境式營銷
「當前的消費潮流更注重個性化與體驗性,觀光工廠模式有助於開展情境式營銷,讓消費者在體驗中產生認同。」葛曉華是青蛙王子(中國)日化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出於營銷創新的初衷,青蛙王子於2015年啟動了觀光工廠建設。該觀光工廠分為文化宣傳區、觀光體驗區、娛樂休閒區、商業購物區、主題動漫區五大功能區,其中觀光體驗區,針對3-12歲這一目標消費者,設立了口腔護理課堂、手工皂DIY課堂、青蛙王子AR體驗課堂等體驗性項目。
眼下,越來越多的傳統企業,有志於導入這一全新業態。早前因為「塑料紫菜」風波備受打擊的晉江紫菜企業,便有此打算。當地旅遊部門對外宣稱,擬推行「觀光工廠+文創產品」的模式,推薦有條件的紫菜生產加工企業申報省級觀光工廠,讓消費者零距離認知紫菜加工過程,提升對產品的信任度,以此打一場口碑翻身仗。
觀光工廠的掣肘與挑戰
仍處於起步階段的福建觀光工廠,依然面臨發展瓶頸。對此,《福建省觀光工廠建設與服務規範》中有這樣的描述:「在產業規模、服務水平、項目開放力度、接待能力、實際接待量等方面均與政府的期待有較大差距。」
青蛙王子觀光工廠運營近兩年來的數據,可以印證上述結論:「自建立以來累計接待近5000人次,其中多為公益性質的參觀團為主,以旅遊為目的的自發參觀,尚無案例。」
這並不符合青蛙王子最初的期待。但在實際操作中,青蛙王子團隊遇到了諸多掣肘。「在專業人才方面,採用的是旅遊服務部與行政部兩個牌子、一套人馬運作,並在員工隊伍中聘請二三十個兼職講解員,只能提供簡單的講解服務。」
青蛙王子觀光工廠所面臨的發展困境,具有普遍性。廈漳兩地的不少觀光工廠在硬體方面大手筆投入,但在具體的運營過程中,卻缺乏必要的創意與人情味。以某照明企業觀光工廠為例,企業主斥巨資購進大量不同時期的燈具,以呈現照明設備的歷史發展進程。但在林穎穗看來,它更像是傳統意義上的博物館——冰冷的數據與史料,形同背書的講解,「逛了一圈下來什麼也記不住」。
期待政策支持和市場培育
儘管部分觀光工廠運營現狀不如預期,但業界共識是,觀光工廠具有可期的前景。當前,尚處於探索階段的福建觀光工廠,還需要更多政策支持和市場培育的過程。
作為新生業態,政府需要進行專業的輔導與孵化。「儘管我省在全國率先支持觀光工廠的發展,但政府的引導措施與工業企業的需求尚未完全銜接。」龍文區文化廣電體育局局長林溪圳認為,儘管當前不少企業有志於發展觀光工廠,但在如何進行市場定位、如何開發多元化的體驗性項目、如何完善服務品質等方便,仍顯得力不從心。「政府部門可以匯集工業、旅遊、文創、營銷等領域的專家,組成專家團,對有志於發展觀光工廠的企業進行輔導與培訓。」
建立行業規範,構建完備的評價標準體系,同樣重要。2014年,福建旅遊系統便與華僑大學合作,探索制定了《福建省觀光工廠建設與服務規範》,對觀光工廠的基本條件、主題特色、服務規範等進行明確界定。
林溪圳認為,觀光工廠的後續運營,需要足夠的人流量作為支持。「這需要觀光工廠與傳統景區之間進行有效的串聯,融入本土旅遊體系,否則觀光工廠將成為一座孤島。」他表示,目前龍文區旅遊部門已與當地旅行社進行對接,試圖將本地觀光工廠納入其旅遊觀光線路中,實現工業旅遊與傳統旅遊的和諧互饋。(伍策 冷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