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塔寺曾用名禪定寺,大莊嚴寺,聖壽寺。始建於隋代,為隋文帝為獨孤皇后所建,因寺內有一木塔,顧被稱為木塔寺。
木塔寺是西安市區僅存的一座窯洞式寺院。因為歷經千年,木塔寺也只剩下了三孔窯洞,和一個山門。
雖然只剩下了這些,但木塔寺卻依舊香火旺盛,寺內依舊有僧侶看守。
也許是為了保護這僅剩的遺蹟,寺院的周圍圍上了柵欄。透過柵欄的縫隙可以看見,院內凌亂地擺放著巨大的銅香爐,以及雕花石柱殘塊,和一些規中規規矩的大石塊,由此可見當時寺院的盛景。
在簡陋的大雄寶殿的後面,就坐落著那三孔破敗得不成樣子的窯洞。其中一孔窯洞的門,已經被土掩了一半,只能當作窗戶。
從窯洞門口的鐵棚子上看,這裡還是經過了一番修復。也許是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因吧,這裡還是顯得破舊了許多,和外面的遺址公園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窯洞裡箍著青磚,供著三尊菩薩造像。像前除了供桌,還有許多蒲團,想來這裡應該是法堂之類的場所。
窯洞的兩側還有兩個窯門,通往兩側的窯洞,但都上著鎖。
從窯洞退出來,在大雄寶殿的左側有一個小院。從小院的布置上看,這裡應該是住人的地方。我在院裡發現了,一個已經被土埋了一半的石龜,從構建上看,這應該是某個石碑的基座,但石碑早已不知去向。
在這個小院裡,我還發現了一個石碑的殘片,說是殘片但沒準是一整塊,因為它大部分被埋進了土裡,只剩下一個半圓形的碑頂。除此之外還有一塊圓形柱基,因為是石頭做的,所以被保留到了現在。
從寺裡出來,順著路往前,百米之外,有一拱門,那便是木塔寺的山門遺址了。
山門的牆體用磚頭箍住,顏色土黃,頂上則長滿了雜草。
原本盛極一時,甚至逃脫了滅佛運動的木塔寺,卻逃脫不了時間的腐蝕,想想讓人不僅感嘆。
如今圍繞著木塔寺遺址,修建了木塔寺遺址公園。公園面積不小,裡面裡綠樹成蔭,湖水碧波蕩漾,給周圍的居民提供了一個休閒娛樂的好去處。
在公園裡有一塊寺院裡的石碑,石碑上的字跡早已模糊不堪,而且公園裡隨處都可以看到以唐文化和佛教文化為主題的雕塑與設備。
如果有感興趣的朋友,不妨到這裡來看一看。